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部由盜墓者發現的奇書,顛覆了很多歷史故事

一部由盜墓者發現的奇書,顛覆了很多歷史故事

原標題:一部由盜墓者發現的奇書,顛覆了很多歷史故事


古往今來,盜墓是一件既令人唾棄,又令人嚮往的事情。不過,不論我們對此持有什麼樣的意見,盜墓者確實呈現給我們一個更為真實的史實。今天,夫子要講的就是一部由盜墓者發現的奇書。它的出世,因顛覆眾多歷史故事,一度震驚歷史。


這本書,就是著名的《竹書紀年》編年體史書。那麼問題來了,這本書怎麼就震驚世人了呢?這裡,夫子還要敘說一下,此書的面世前後的所發生的一些事情。


《竹書紀年》相傳為戰國時期魏國史官所作,記載了夏商周至戰國時期的歷史。此書是中國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經秦火的編年通史。此書開篇是以君主紀年為綱目,上下記載了89位帝王、1847年的歷史。但它的面世,還和一位盜墓賊有很大關係。


西晉武帝年間,一個叫不準的盜墓賊,偷偷地掘開一座古墓。墓穴被打開後,並沒像他所期待地那樣發現金銀財寶,呈現在眼前的是成片成捆的竹片。大失所望的不準將竹片翻個底朝天,把一些值錢的物品拿了,隨手將這些沒用的竹片給扔了。


後來,經附近村民舉報,官府抓住了盜墓賊不準。隨著不準的被捕,被他挖開的戰國魏安釐王的墓中的大批竹簡得以重見天日。隨後,朝廷命人翻譯竹簡,結果發現,其記載的歷史與傳統史書大為不同。


一、關於堯舜禪讓的故事。在《竹書紀年》中有記載:昔堯德衰,為舜所囚也。舜囚堯於平陽,取之帝位。意思就是堯帝晚年被舜囚禁於平陽,隨後取代了堯,成為了皇帝。這種敘述,大大顛覆了儒家所奉行的《史記》中舜有德之君的形象。



二、關於商伊尹放太甲的故事。史記記載,太甲不修德政,伊尹勸告不聽,於是他就太甲送人桐宮反省,太甲被3年後,伊尹見太甲改過自新,便鄭重的將國家交給他。複位後的太甲,成為了一個勤政愛民、勵精圖治的聖君。


然而,在《竹書紀年》里確實這樣的記載:伊尹放逐太甲後,自立為王,7年後,太甲潛回殺掉篡位的伊尹。這麼一看,著實啪啪打了太史公司馬遷的臉。可以說,這是對《史記》中賢相尹伊形象的顛覆。


三、關於西周共和行政的記載。按照史記等正史所載,共和行政就是周厲王被國人趕走之後,周公、召公二相共同執政。而周紀則說是共伯和行天子之政,即共國的伯,名和者,攝行君位。但《竹書紀年》記載共和行政是指共伯和行天子之政,即共國的伯,名和者,攝行君位。而非《史記》周公、召公二相共同執政。



《竹書紀年》中關於這類血腥的軍事政變還有很多,這裡,夫子就不一一贅述了。但《竹書紀年》自發現之日起,就一直震動著中國的史學界,不單因為其彌補了上古時代中國歷史的缺失,還因為其所宣揚的價值觀與傳統儒家文化格格不入。


作為封建王朝的正統思想,儒家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禮。儒家學者一直拿上古三皇五帝時代的賢明政治作伐,強調君主要仁慈,大臣要忠誠、賢良。而《竹書紀年》透露的上古歷史卻是大臣弒君,君殺賢臣。圍繞著帝位,誰贏了誰就是君主。


正因為此,《竹書紀年》在古代一度被稱為禁書。當然,對於上古的歷史,由於資料缺乏,我們不能一言以蔽之關於《竹書紀年》與《史記》的記載到底孰是孰非,我們更是無從得知。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或許,在很多事情考察確定以前,只能留與後人說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煙雲 的精彩文章:

妃子來月事,將侍女推向龍床,誕下一子,卻為王朝續命200年
打開這位帝王陵墓,一批神秘文物現身?

TAG:史海煙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