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2017 年是鎚子科技起死回生的一年。

這一年裡,堅果 Pro 和堅果 Pro 2 相繼發布。經過技術團隊的大幅更替,錘科手機有了脫胎換骨的技術表現。熱烈的市場反響隨之而來,這讓錘科有了資本做更多不一樣的嘗試。堅果 TNT 工作站在這種背景下應運而生。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成為下一次計算平台革命中的領先者,是鎚子科技誕生以來的夙願。在 5 月 15 日的發布會上,觀眾普遍將焦點放在個人電腦堅果 TNT 工作站身上,堅果 R1 被搶盡風頭,CEO 羅永浩只花了不到三十分鐘來介紹它。但事實上,對於鎚子科技來說,目前的業務重點還是在手機上,TNT 只是試探階段的產物。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新旗艦機之所以叫做堅果 R1,是因為根據第三方調研結果,消費者普遍青睞堅果這個名字。出於尊重市場規律,鎚子科技決定從今以後生產的手機和其他計算設備的核心產品都會統一使用堅果這個中文名稱。而 R1 則是 Revolution One 的縮寫。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官方稱它為次時代旗艦手機,因為它內藏來自「未來」的電腦。當化身電腦只是 R1 的一個附屬功能,它便擁有與眾不同的吸引力。

考慮到鎚子科技將堅果 TNT 工作站的起售價定在 9999 元的高位,而合作商即將推出的觸控顯示屏僅售500 元到 5000 元。這樣的價格落差,讓我不禁覺得,其實錘科的心思從來就不在賣第一代不完善的 TNT 身上,用實惠的第三方硬體帶動 R1 銷量才是真真切切的目標。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手機賣得好,才有錢做電腦。大膽激進的探索需要一個穩定可靠的供給做保障。堅果 R1 正擔當著後者的角色。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關於這個角色做得好不好,大家可以先預習 R1 主要的規格參數,以便在閱讀下文前對它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外觀和屏幕

在前期的上手體驗中我們提到,堅果 R1 在外觀上延續了不少堅果系列,特別是堅果 Pro 2 的設計元素:方正的外型、三文治結構、前置攝像頭和隱藏式聽筒居中、貫穿中框的細紅線、四個圓形實體按鈕、指紋識別器和 Logo 合二為一、雙攝安排在左上方,還有機身底部兩個揚聲器對稱開孔。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雖然堅果 R1 工業設計在業界里依然是獨樹一幟的,但跟前三代產品高度相似的風格讓它並不能讓用戶感到太多驚喜,而其中微妙的差別也折射出鎚子科技在產品理念上的一些變化。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從堅果 Pro 使用 雙面 2D 玻璃+直上直下的中框組合,到 Pro 2 使用雙面 2.5D 玻璃,在中框兩邊切出明顯的倒角,再到 R1 使用背部 3D 玻璃,把倒角拉伸得更長。中框和屏幕之間的平滑過渡,讓機身的手感變得越來越好,但美感也在相對下降。把視線切到 R1 側面,可以看出有些臃腫,它不是恰如其分地圓潤,也失去了往日稜角分明的凌厲感。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為了解決用戶普遍反映的硌手問題,錘科選擇了在美感和手感之間做這樣的一種平衡。加上以前沒有/有文件夾、禁止/允許自定義壁紙的一些舊改變,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公司在允許折衷的地方越來越傾向於聽取大眾意見。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堅果 R1 的中框採用了航空級 7 系鋁合金,不過由於磨砂質感的噴塗比較厚重,金屬觸感並不明顯。中框上的細紅線是堅果 Pro 2 以來最具爭議的地方,羅永浩認為這是衡量優秀設計的一條金線,但對於不少挑剔的強迫症患者來說,它就是一個莫名其妙的堅持,割裂感極強、嚴重破壞機身的一體性。幸好官方在這代產品上提供了去掉金線的純白色版 R1,網上的聲音也普遍認為這是更好看的版本。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額頭上方的隱藏式聽筒,在中低端機堅果 Pro 2、堅果 3 有所應用,小米 MIX 2S 也在用,屬於正常操作了。鑲嵌在玻璃面板上的指紋識別器與鎚子 Logo 合二為一,工藝較前代擁有可見的進步,精緻且低調,完美融入機身,視覺上一體性非常強,可能是目前最好的背部指紋方案。但因為只有錘科的 Logo 剛好長圓形,其他廠商也沒法借鑒。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堅果 R1 搭載了一塊群創光電定製的異形屏,這塊屏幕的數據為 6.17 英寸,18.7:9 縱橫比,2242×1080解析度,像素密度達到 401PPI,覆蓋 96% NTSC 色域和 Display P3 廣色域,in-cell 工藝,支持壓力感應觸控。亮度、色彩、通透性都不錯。由於採用 COF 封裝工藝,下邊框幾乎做到了 LCD 屏幕里最窄的程度。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和越來越來多的異形屏手機一樣,堅果 R1 為用戶提供了用黑色狀態欄來隱藏凹口與否的選項。不過鎚子科技認為異形屏是丑的,默認隱藏了凹口,並且把露出設置埋得很深。而且所有官方渲染圖設為隱藏樣式。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露出「美人尖」之後,我們可以發現 R1 屏幕上方的兩個角做了圓角切割,下面兩個角是直角,仔細看的話會覺得上下不協調。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為了同時保證屏佔比和屏幕強度,上方這兩個圓角切割是有必要的,而下方由於封裝區域的存在,就不需要切割圓角了。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不過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在隱藏美人尖之後,上方明明可以顯示成直角的兩個角還是顯示為圓角。

性能

Smartisan 手機的處理器歷來只使用高通晶元。堅果 R1 作為旗艦機,不負眾望搭載了驍龍 845 這顆安卓陣營目前最強的 SoC。配合最高 8GB LPDDR4X 運行內存、最大 1TB 的 UFS 2.1 存儲,堅果 R1 的性能表現有了足夠的保證。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雖然跑分軟體並不能準確反映一款手機的性能,但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給我們提供參考。我們用安兔兔、GeekBench 4 、AndroBench、3D Mark 四款跑分軟體對 R1 進行了測試,數據表現不出意外是旗艦水平,不過安兔兔跑分稍低於發布會上 275866 分,而運行 GeekBench 4 在正常模式下的分數比性能模式高。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遊戲方面,我們分別用時下火熱的《王者榮耀》以及《絕地求生:刺激戰場》進行流暢性測試。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兩款手游的高幀率模式R1都支持。把畫質幀率調到最高,R1 在運行《王者榮耀》時,畫面幀數非常穩定,簡單場面 58 以上,複雜場面不低於 53;在運行《絕地求生》時,流暢度也是一絕,落地都不帶卡頓的。

拍照

堅果 R1 的後置雙攝採用了索尼 IMX363(1/2.55 英寸,1200 萬像素, 1.4 微米單像素尺寸、F/1.8 大光圈)和索尼 IMX350(2000 萬像素、1 微米單像素尺寸、F/1.75 光圈 )兩款感測器,兩者皆定位中高端。其中 IMX363 還支持 4 軸光學防抖和 Dual PD 極速對焦。鎚子科技為它配備了 ArcSoft 的實時虛化演算法、Almalence 超級解析演算法和高通原生降噪演算法,加上驍龍 845 Spectra 280 ISP,如此強大的軟硬配置,成像素質理論上不會差,不過實際表現距離讓我滿意還差一點。

以下為堅果 R1 自動模式拍攝的樣張。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在白天室外環境下,R1 在色彩還原、細節表現、曝光控制、白平衡穩定這些方面都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色彩風格偏鮮艷,人眼看起來很舒服。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在大光比場景下,寬容度表現也相當出色。值得一提是,R1 是有史以來第一台拍天空不會過曝的堅果手機。這不免會讓一個堅果全系列手機的老用戶感動,要放在以前,這簡直是無法想像的。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背景虛化模式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五倍光學變焦

開啟背景虛化模式後,摳圖表現中規中矩,不足以達到「空氣切割機」,但立體感自然。五倍光學變焦畫面清晰,出片效果也不錯。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室內環境下也延續了白天室外環境的高解析力表現。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自動模式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HDR 模式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自動模式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HDR 模式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自動模式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HDR 模式

華為 P20 系列的出現,讓我們對旗艦手機的夜景表現有了更高的要求。到了夜間環境,R1 的相機略微讓人失望,主要表現在 HDR 效果不穩定,開啟之後噪點十分明顯,有時甚至沒法看。對高光的抑制有待加強,畫面亮度也有所欠缺。鑒於 R1 相機硬體實力天生優秀,它的成像素質其實是可以通過日後系統升級來優化的。

系統

第一次開機後,堅果 R1 就會接收到基於 Android 8.1 的 Smartisan OS 6.0 的升級推送。雖然版本號直接跳過了 5.0 躍升到 6.0 ,以示變化之大,但變化主要都是體現在堅果 TNT 工作站的大屏交互方面,單獨使用 R1 的話,只有一個顯著更新,就是按壓觸控。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按壓觸控可以呼出包括一步、大爆炸、閃念膠囊在內的 5 個自定義快捷工具,根據不同的按壓場景,有 5 到 8 項的快捷工具可選。這種扇形快捷方式以前也有第三方軟體在做,不過鎚子科技把它嵌入系統底層後,配合線性震動馬達,綜合體驗比較出色。可能是由於 Smartisan OS 6.0 上馬倉促,按壓觸控功能還有一些 bug。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進入全面屏時代,系統導航方式面臨變遷,大眾正逐漸習慣於使用手勢交互,這可以把虛擬按鍵的顯示區域讓渡給主畫面,手機正面觀感也更好。以右手為例,Smartisan OS 的手勢操作布局是左上劃呼出多任務、中間上劃回到桌面,右上劃返回上一級。跟其他安卓手機大同小異。

充電和續航

堅果 R1 是國內首款支持高通 QuickCharge 4+ 充電標準的手機,官方配置的也是國內首款支持 QC 4+ 的快速充電器。資料顯示,QC 4+ 比 QC 4.0 充電效率更高,溫度更低,充電速度快 15%。堅果 R1 耗盡電池關機後開始充電,實測 30 分鐘可以充到 51%,1 小時 18 分鐘左右充滿,充電速度在旗艦機當中算是上等水平。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在滿足 QC4+ 充電標準的前提下,堅果 R1 這款充電器還兼容了 USB PD 3.0 協議,因此它還可以給 iPhone 8/8 Plus/iPad Pro 等設備進行快速充電。單獨購買才 59 元,戲劇性地成為了蘋果用戶最具性價比的快充方案。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續航表現方面,R1 內置 3600mAh 電池,容量在驍龍 845 手機中僅次於黑鯊遊戲手機的 4000mAh。簡單測試中,R1 運行微信、微博 1 小時耗電 9%,玩《王者榮耀》 1 小時耗電 21%,玩《絕地求生》1小時耗電 28%,聽歌 1 小時耗電 6%,通話半小時耗電 2%,待機 8 小時耗電 3%,剩餘電量 31%。功耗表現還可以,足夠中度偏重度使用一天。值得分享的一個感受是,雖然 R1 玩遊戲不燙手,但日常使用中會在很短時間內就明顯發熱,鑒於驍龍 800 系列的以往表現,這也是情有可原的。

其他

3.5mm 耳機介面逐漸被淘汰的過程中,藍牙耳機的音質被重視起來。現在 Android 8.1 支持的藍牙音頻編碼格式有 SBC、AAC、aptX/aptX HD、LDAC 等四種,音質依次提高。為了讓藍牙無線聽覺體驗足以媲美有線體驗,高通正在推廣 aptX 和 aptX HD 兩種音頻編碼格式,在 5 月 25 日系統更新後,堅果R1現已支持 aptX 和 aptX HD。可能是 aptX/aptX HD 需要認證和繳納專利費的緣故,R1會是堅果系列現有機型中唯一支持 aptX/aptX HD 的手機。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由於 R1 的無線充電線圈安排在機身左下方,使用一般的餅式單線圈無線充電座對它充電的時候,不容易對準位置,隨意一放就充上電,比較鬧心。5 月 25 日系統更新後,官方給出的補救措施是手機和充電器接近時,會彈出一個提示線圈位置的界面。所以建議喜歡無線充電的用戶入手內置 3 線圈的鬧鐘式無線充電座。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關於線性震動馬達的對比體驗,如果說 iPhone 和魅族 15 的感受是像是一個點在震,R1 的體驗就接近於整機在震,不少人覺得魅族 15 的感受更好,我卻偏好 R1 的感受。因為個人討厭手機震動,通常會把它關掉。所以這方面的偏好就見仁見智了。至於有用戶反饋按壓靈敏度低的問題,隨著新增的「輕度」觸控選項也得到解決。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另外,一向被詬病只在頂配版機型加入的 NFC 功能,這次在堅果 R1 上全線標配,配套的數據線埠增加了一圈微光指示燈,方便用戶在黑暗環境中準確插入充電。

一些小缺點。雖然 R1 具備雙揚聲器,但聽筒的揚聲器聲音較小,下方揚聲器聲音較大,外放音效不平衡,立體環繞效果是差強人意,這可能是隱藏式聽筒兼揚聲器的通病了。而鏡頭鍍膜容易刮花的問題,我們手上的這台 R1 也出現了,鎚子科技論壇客服日前已做出回應:已經改善工藝,新機不會出問題。

總結

有了堅果 Pro、 堅果 Pro 2 亮眼的市場表現在先,堅果 R1 做成這樣的「前任機升級版旗艦」其實在意料之中。它看起來均衡、中規中矩、面面俱到,而我傾向於把這些可以形容 R1 的詞語歸納為錘科「穩健」的選擇。旗艦機該有的它都有,沒有大的硬傷,鎚子科技看起來不太願意也沒多少興趣在這台機器上冒險,他們希望以此為跳板,在另一個計算平台上來一場更大的冒險。

不願冒險的旗艦,背負著一個更大的冒險——堅果R1評測

最後在購機建議方面,如果你手上拿著的是和堅果 Pro 同一時代或更早以前的手機,集成了眾多行業新技術的 R1 會是你不錯的換機選擇。

喜歡數碼科技資訊的你記得訂閱[安卓中國]。

根據機哥第八定律,93.94% 愛搞機的人都關注了「好機友」微信公眾號【微信號:goodjiyou】,看啥看,就差你啦~

登陸[鋒潮科技]官網瀏覽更多精彩內容(https://www.anzhuo.c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