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這個「不等式」的出現,或將對相對論的理論造成衝擊?

這個「不等式」的出現,或將對相對論的理論造成衝擊?

愛因斯坦曾經提出過一個設想,其中,宇宙中一處的一個時間理論可以在瞬間

影響另一個事件,不管距離有多麼的遙遠,他把這稱作幽靈般的超距作用,因為他為這個太荒謬了,彷彿是暗示著超光速通信。對於他提出來的相對論,這是相悖的。後來有人做過這樣子的試驗,得到的結果令人意外。

首先要了解一個概念,叫做自旋,其實在所有的基本粒子中,都存在著一種屬性叫做自旋,這裡並不是它們在旋轉,只是做一個類比,這樣會更好的理解。它們有角動量,且在空間中有一個指向,一個粒子的自旋是可以被測量的。但是測量時,需要選擇一個方向,這樣的測量只會有兩種結果,一是粒子的自旋與測量的方向相同,一種是相反。

但是如果粒子的自旋是垂直方向的,進行水平測量的話,有1/2的幾率上旋,1/2的幾率下旋。所以說,測量自旋是會改變粒子的自旋方向的。只有這兩個粒子在同一個方向測量的時候,結果必然相反。

但是貝爾的實驗卻打破了這個定律,他的實驗能決定粒子是否一直含有隱藏信息,其原理是這樣的:有兩個自旋的探測器,每個都可在三個方向中的一個進行自旋測量,方向為隨機選擇且相互獨立的,向它們發送一對糾纏粒子,記錄所測自旋是否相同或相反。重複此步驟,隨機選擇測量方向,最終得到兩個測量結果相反的百分比概率。這相當重要,此概率取決於粒子是否一直包含隱藏信息。經過多中方案的實驗,總的來說,實驗排除了這種粒子一直包含自旋隱藏信息的想法。

這樣看來,量子力學是成立的,但對於如何去解讀這些實驗結果,還存在一定的爭議,一些物理學家把它當做量子粒子中不存在隱藏信息的證據,只有在測量後談論其自旋才有意義。另一些科學家則認為,糾纏粒子能在其中一個被測量時以超光速發送信號更新各自的隱藏信息。這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能利用它們進行超光速通信呢?

事實上,物理學家對此表示:NO,因為任何一個探測器所得到的結果都是隨機的,不管怎麼樣選擇探測方向,兩個探測器得到上旋和下旋的概率都是五五開,只有兩個觀測者之後相遇並比較他們的記錄,才會意識到在選擇相同方向時,自旋結果總是相反,兩組數據都是隨機的,只不過與另一觀測者的數據是相反的隨機。這個結果令人意外,但這不允許通信,也就是從一點到另一點的超光速信息傳遞,所以並不違背相對論。那是不是代表前一個科學家的理論依舊是正確的不可推翻的呢?其實還有更多的秘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漲知識學院 的精彩文章:

義大利學者花18小時在中國完成全球首例「換頭」手術
宇宙的邊緣是否與其他時空相鄰,那裡是否有另一個你?

TAG:漲知識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