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走,「非遺」不能丟
在現代化過程中留住文化遺產。
5月31日,良辰美景·2018恭王府非遺演出季在恭王府花園大戲樓開幕並舉辦首場演出。古琴藝術家巫娜為現場觀眾奉上了古琴演奏《漁樵問答》。資料圖片
自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與公布工作以來,中國人對於「申遺」耳熟能詳,還衍生了很多熱點話題。例如,將中國傳統節日加入法定節假日,2005年韓國的「江陵端午祭」申遺成功引發國人對於端午節「所有權」的爭議,一些地區為白蛇傳等民間傳說究竟該屬於哪個地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大打出手」等。這種爭奪有社會和經濟利益的考量在內,但也說明,借著國際評價標準,國人對於祖先留給自己的遺產開始重新在意起來——百餘年學習西方文明之後,人們再次發現中華文明的獨特價值。
但這種重新審視,是以多年的忽視、棄絕為代價的。過去我們對文化遺產的態度,既是我們對文化價值取向的「果」,也是中國社會變遷、經濟發展的「副作用」。
自「五四運動」以來,中國傳統文化很長時間內被當成糟粕,西方文化成為我們想追隨的對象。魯迅在《華蓋集·忽然想到》中說:「我們目下的當務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溫飽,三要發展。苟有阻礙這前途者,無論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墳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圖,金人玉佛,祖傳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這些要踏倒的,今天看,幾乎全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民國時期未被全部破壞的傳統文化,在新中國建立後,尤其是「文革」期間,又成了「破四舊」和「砸爛」的對象;改革開放之後,在全球化、現代化及經濟一體化的擠壓下,傳統文化隨著時代變遷、社會結構改變、生產生活方式改變,再次被「全部踏倒」。
現在,每一分鐘,就可能有一首民歌、一種技藝、一座古建永遠地消失。一些依靠口授和行為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不斷消失,許多傳統技藝瀕臨消亡,大量有歷史文化價值的服飾、銅鼓、傢具、玩具等文化器物大量毀棄或無限制流失海外,隨意濫用、過度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象時有發生。許多古城鎮在城市改造中毀於一旦,年畫、皮影、木偶、儺戲等由於民間文化生存土壤和文化生態的破壞日漸式微或急劇消失。許多傳統技能和民間藝術後繼乏人,面臨失傳危險;一些獨特的語言、文字和習俗迅速消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人員短缺,出現斷層。
隨著工業化、機械化、現代化的發展,那些原本附著在農耕文明和漁獵文明上的傳統文化,在短短一兩代人之間就消亡,顯得很正常。就拿筆者本人來說,筆者的外祖父是農村生產隊隊長,一把好嗓子在做農活時打號子,方圓幾十里都有名氣;筆者媽媽聽過外公打號子,但她沒有從事農業,現在天天跳廣場舞,打號子這一套就算失傳了;到了筆者這一代,號子連聽都沒聽見過,更不用說會唱。
現在,我們是時候放緩腳步,尋回我們失去的傳家寶了。我們的鄰居韓國與日本就是很好的範例,他們在現代化的同時保護了本民族的傳統文化。1950年,日本率先頒布《文化財保護法》,並隨後實施了「人間國寶」的認定製度。韓國在1956年頒布類似的法律保護文化遺產,形成全民族以民族傳統文化自豪的風氣。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根」,但只有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人們才會逐漸認識到這一點。
鴉片戰爭以來,西方人對中國文化最突出的印象一度是——小腳與纏足、男性辮子、妻妾成群、太監、童養媳。但當今的全球網民為中國選定的文化符號則是——漢語、故宮、長城、蘇州園林、孔子、道教、孫子兵法、兵馬俑、莫高窟、唐帝國、絲綢、瓷器、京劇、少林寺、功夫、西遊記、天壇、毛主席、針灸、中國烹飪。與100年前相比,西方現在看到更多中國文化中的傳統精粹,而那些被時代淘汰了的陋習,西方人也不再認為其代表中國了。
當今時代,全球化已經成為物理、社會和心理的事實,各種各樣的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碰撞、競爭、交流、融和。傳統文化遺產從時間深入而來,在今天的嶄新空間能否謀得立足之地立身之所?
法國哲學家利科說:「只有忠實於自己的起源,在藝術、文學、哲學和精神性方面有創造性的一種生命的文化,才能承受與其他文化的相遇,不僅能承受這種相遇,而且也能給予這種相遇一種意義。」
看來,只有在不同文化中保持生存權與平等地位,才有「和」的前景。因此,維護文化多樣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遺產與文化選擇不僅事關文化,也關係人類前途。
GIF
※工信部提出加快5G發展 推動跨行業合作
※2018年遼寧省計劃新增專業技術人才9萬人
TAG:中國發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