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

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

黃帝之孫顓頊,度量寬宏、為人誠信,有深謀、能遠慮,傳「四方慕德而服,鳥獸盡皆感化」。但他最後得以稱帝,除去自身的魅力,和其能合理用賢,也有很大關係。

顓頊的部落中,有八位賢人輔佐,他們分別是蒼舒、隤敳、檮戭、大臨、尨降、庭堅、仲容、叔達。

此八人,能順應大自然的規律行事,有理有據的頒行律法,使民眾的農耕、起居都有律法可遵循,人民生活安定、部落內部風調雨順。

外部,共工部落與之實力相當。這位共工氏,對付大水很有一套,且自視甚高,他認為憑藉自己治水的本事,就可以讓百姓俯首稱臣、稱霸一方。於是,共工氏一直對顓頊部落虎視眈眈,打算髮動戰爭,奪取帝王之名。

是出門迎戰,還是原地固守?這天,八才子聚在一起商量對策。

「那共工氏,世代治水,民眾奉其為水神。」 叔達先發言。

其他人也加入討論:

「共工生性高傲,民眾憚其發威、水淹良田,只有如此。」

「萬物相連,水僅其一,若山河輪轉……」

「你我深諳此道,可如此一試。」

……

約摸半日討論,為首的蒼舒以手撫須,緩緩道:「既無定論,不如依方才所言之理,隤敳、檮戭夜觀天象;大臨、尨降遠察地理;庭堅、仲容、叔達細會自然生長,如此,便可算那洪水走勢,再定奪不遲。」

「甚好。」八人離去。

數日,眾人再聚合。

「吾察山脈水源,牽連不斷,不日必有大水。」

「夜觀天象,氣凝星邪,此乃水聚之象。」

……

八人埋頭把調查得來的結果聯繫在一起,仔細分析,認為不久後必有大水,他們決定以迎戰的意見諫顓頊。

果然不出八人所料,不久,水患範圍急劇擴張、水勢兇猛,共工依然拿出自己的一套舊方法進行治理,收效甚微。而戰場上的失利,又讓共工氣急敗壞,於是他決定鋌而走險:「以鄰為壑,以薄空桑,攻擊顓頊」,一時間,天傾西北、水漫金山,民眾失去了住所和田地,對他充滿了痛恨。失去民心的共工,最終慘敗。

於是顓頊成為帝王,八位才子也以「八愷」流芳百世。

4500年前,八愷能做到尊重事實、全面聯繫的看待問題,在當世被公認為才子賢能。而如今,這樣解決問題的方式依然受用,實事求是、避免像共工一樣因循守舊,才能一步步走向勝利。

【END】

作 者:

葵葵,「好相見」公號主人。現定居南京,夢想暫時擱淺在格子間。信奉美好、善良、勤奮和進步,也相信文字的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深度學習第6期:循環神經網路RNN
貴州不可多得的美食美景和人文風情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