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可可西里聆聽野性高原的呼喚(下)

在可可西里聆聽野性高原的呼喚(下)

文/葉衛東 紀詠 賀澤勁 攝影/布瓊 鄭雲峰 葛玉修 陳有鈞

《中國周刊》記者楊劍坤

高山黃,生於海拔4400~5000m的山坡草地、湖邊礫石地。有藥用價值。

脹果棘豆 ,主要生長於海拔2900-5200米的山坡草地、石灰岩山坡、岩縫中、河灘礫石草地、灌叢下。

寒冷、少雨、輻射強、多大風是可可西里的氣候特點。降水在東南部稍豐富,向西北逐漸減少, 降水也主要集中於植物生長季。本地區現有高等植物約202種,分屬30科102屬。以矮小的草本和墊狀植物為主,木本植物極少,僅存在個別種類,如匍匐水柏枝、墊狀山嶺麻黃等。200多種植物中,青藏高原特有種和青藏高原至中亞高山、西喜馬拉雅和東帕米爾分布的種類在區系成分中佔主導地位。植物種類雖少,但是種群大、分布廣,具有墊狀生長型的植物種類多達數十種。

可可西里由東南到西北主要分布著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山冰緣植被、墊狀植被、高寒荒漠,高山河谷灌叢等也有分布。各種植被類型的分布往往與地形部位和基質狀況存在著密切的聯繫,主要分布有禾本科、莎草科、豆科和菊科植特。植物分屬29科73屬。其中菊科1屬25種,禾本科10屬18種,十字花科9屬13種,豆科3屬16種。其中最突出的幾個屬是針茅屬、扇穗茅屬、篙草屬、苔草屬、黃茂屬、棘豆屬和風毛菊屬。此外,在東南部高寒草甸有諸如紫花針茅、青藏苔草、小篙草注、扇穗茅、墊狀駝絨菜、雪靈芝等植物。另外還有少量苔蘚分布,地衣則較普遍存在。

在可可西里,皚皚白雪之上一閃而過的野生動物,能用它們那無比暖色的皮毛擦出我們內心的融融春意。深吸一口曠野的風,會聽到哺育生命的搖籃曲,噴礴而出的是野性的呼喚,而非最後的吶喊。

墊狀點地梅,中國特有植物,多生於海拔4000~5000米的山坡裸地。

綠絨蒿。高原上最美的花,藏語里叫次日儂,環境惡化讓草原上的花兒越來越少,我們擔憂有一天未來的孩子只能在教科書上一睹她的芳容。

打響生態保護戰

「除了野生動物,無懼惡劣環境進可可西里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盜獵者,一種是反盜獵者。」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組書記布瓊說。

布瓊的話,看似打趣,卻道出了正義與邪惡在可可西里較量的殘酷。可可西里的寶貴价值早就得到認可,也引來了覷覦者、垂涎者。可可西里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是礦產資源蘊含豐富的寶藏,也因此成為盜獵盜採者利欲熏心不惜亡命的「屠場」「賭場」,更是一代代可可西里人捨生忘死地進行反盜獵反盜採的「戰場」。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有越來越多的車輛駛入可可西里,深深的車轍,彷彿石刻,久久不能消失。利益的驅動是那些囂張車輛的渦輪增壓。受經濟利益驅使,陸續有越來越多的「闖入者」,打破了可可西里「無人區」亘古的寧謐,可可西里的生態環境遭受到貪婪慾望慘無人性的蹂躪:

禿鷲,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高山荒原與森林中的荒岩草地、山谷溪流和林緣地帶。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受國際藏羚羊絨製品消費和非法貿易的驅使,不法分子組成武裝團伙,大肆獵殺藏羚羊等珍貴野生動物,一群群藏羚羊倒在了罪惡的槍口下。藏羚羊被視為「高原精靈」「可可西里的驕傲」,鼎盛時期曾有20萬隻藏羚羊奔跑在可可西里,可到了盜獵最為猖獗的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這裡的藏羚羊數量已不足兩萬隻。

可可西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金、銀、鉛、鋅、鐵、石英、玉、煤、鹽等,金礦資源尤其豐富。在馬蘭山、巍雪山及布喀達坂峰等地區,非法盜採一度較為嚴重。馬蘭山從來都是可可西里腹地的一座不出名的山,自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開發馬蘭山金礦揭開序幕,這裡就成了淘金者眼中的「聚寶盆」,轟動全國的「格爾木黃金風波」就發生在這裡。1989年5月,馬蘭山出現了罕見暴雪,近萬名金農被困金場,在為期一個月的救災中,儘管動用了直升機空投物資,但仍然有42名金農命喪可可西里。「黃金風波」沒能嚇住追逐財富的腳步,在上世紀90年代初,每年仍有五六萬人進入可可西里。亂采濫挖不僅破壞了地下資源,還使得原始生態系統和野生動物棲息地遭受嚴重破壞,採金區出現荒漠化。

雪豹,分布於中亞高原,我國青藏高原及帕米爾高原地區為主

要分布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CITES附錄I;列入《世界自然

保護聯盟》(IUCN)2017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可可西里的鹹水湖中盛產一種堪稱「水黃金」的珍貴鹽湖資源——鹵蟲,這種嗜鹽小型甲殼動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鹵蟲卵是人工養殖對蝦等珍稀海產品的上好餌料,商業利潤可觀。每年的8至10月,大批鹵蟲捕撈者進入可可西里湖區大肆捕撈,每天多達數千人,高峰時則數以萬計,發生了大量涸澤而漁式的違規捕撈行為,比如,用大網在深水區偷捕濫撈,甚至連母蟲也一網打盡。過度捕撈直接導致鹵蟲資源面臨枯竭,直接威肋著以鹵蟲為食的鳥類的生存,使其種類和數量明顯減少。挖沙生植物、毀草甸、獵殺野生動物為食,偷捕濫撈的貪婪,造成可可西里湖區生態環境的惡化,植被覆蓋率銳減,生態本就脆弱的湖泊奄奄一息。

1994年,治多縣為副書記索南達傑在與武裝盜獵分子的鬥爭中英勇犧牲,成了新中國歷史上首位為保護藏羚羊而獻出生命的政府官員。索南達傑犧牲的三年之後,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成立,為生態保護樹起了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線。此後,一代代可可西里人愈發執著地用青春、熱血甚至是生命,守護了腳下這片凈土的安寧祥和。就像保護區的一位工作人員所說的,可可西里的今天,是「捨命拼下來的」。

斑頭雁幼鳥,中國青藏高原地區較為常見的夏候鳥,繁殖在高原湖泊,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在真刀真槍對著乾的對峙中,不法分子氣餒了、敗下陣來。加上全球合作嚴格監管等各種因素,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可布瓊仍願可可西里永遠保持神秘,他說「人們遠遠看著、想著就行。」

盜獵盜採雖然得到有效遏制,但可可西里生態環境敏感脆弱,雖經修復但整體生態環境仍不容樂觀,生態危機始終是懸在可可西裡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

野氂牛,棲息于海拔3000~6000米的高山草甸地帶,人跡罕至的高山大峰、山間盆地、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等各種環境中,食草動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

由於自然原因和人類活動影響,可可西里保護區的生態環境仍面臨著草原退化、老鼠成災、人患重重等生態威脅。比如,受氣候變暖因素影響,保護區內部分地區沙化和草場退化現象嚴重,降水減少,湖泊乾涸,導致野生動物的食物資源急劇減少,使其種群數量下降。保護區的高寒草甸區,鼠患成災,原始生態的草皮遭到高原田鼠和鼠兔咬嚙、吞食,導致大面積的草場出現退化直至沙化,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驢等瀕危野生動物面臨著與鼠爭食的困境。此外,日益增多的人類活動,也會對部分區域生態環境產生重大影響和隱患。特別是近幾年來對可可西里的關注方興未艾,關於可可西里旅遊的商業炒作浮出水面,使得雪域凈土又有可能成為利潤的源泉。可是,過度地破壞性地進行旅遊開發,大量遊客湧入必然帶來一些消極影響,這是可可西里生態系統難以承受之重??

《中國周刊》是由共青團中央主管的綜合新聞雜誌。全國發行,每月5號出版。 郵發代號2-11 。

2018年第6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周刊 的精彩文章:

與蔚縣古堡相遇
全球性瀕危物種中國唯一原生綠孔雀

TAG:中國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