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題再現身!皇室珍藏的古籍中藏著什麼秘密?
歷朝歷代的皇帝中,愛好藝術的帝王數不勝數,其中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乾隆皇帝。從書法繪畫到玉石古籍,乾隆不僅自己創作,更是收藏了許多珍貴的名家名作。究竟乾隆與藝術之間,擁有著怎樣的緣分呢?
愛藝術如生命
作為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乾隆親手將康乾盛世推向了頂峰,留下了顯赫的政績。但除了這些歷史書上記錄的豐功偉績外,乾隆與藝術之間的故事,至今最為大家津津樂道。
清 郎世寧《乾隆皇帝大閱圖軸》,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一生最大的愛好就是藝術。他熱愛創作,給後人留下了1400餘幅繪畫作品,而詩歌更是多達四萬餘首,他一人的詩歌創作數量,就抵得過詩歌總集《全唐詩》。但可惜的是,或許是因為政務繁忙,無暇鑽研技法,又或是因為天分不高,乾隆的藝術作品大都沒有獲得很高的評價。
乾隆書法作品
但視藝術如生命的乾隆仍不肯放棄,他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和至高無上的權力,將目光轉向了一個更加適合他的領域——藝術收藏。和如今的收藏家對待藏品小心翼翼的態度不同,乾隆在面對自己喜愛的藏品時,蓋章和題詩成為了他「宣揚主權」的方式。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乾隆在自己的御書房仔細研究歷代名人的書畫、古籍,遇到自己特別喜歡的作品時,他就會在上面印章、題詩。隨著研究的深入,乾隆對藝術的品鑒能力不斷提升。從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到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都成為了乾隆的珍藏。
趙孟頫《鵲華秋色圖》(局部)
直到今天,來自乾隆皇帝的御章與御題,已經成為了其收藏中最有力的證明。如果一件作品能夠得到一代帝王的賞識,成為其心愛收藏中的一員,其中的藝術造詣便可見一斑。
趙孟頫《二羊圖》(右上方為乾隆御題詩)
「天祿琳琅」
隨著收藏作品不斷增加,如何將藏品進行有效地歸納、整理,成為了乾隆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為此,乾隆特命人開始對宮中寶物進行分類整理,一套按不同材質、內容分類編目的檔案應運而生。
乾隆御題《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卷19-20、32-33、40),遼寧省圖書館藏
歷代名人的字畫作品就被收錄在了《石渠寶笈》中,而宗教類的藏品統一被命名為《秘殿珠林》。除此之外,輿圖類、青銅器類、古璽印類、古硯類、古籍善本類、祭器類的藏品,都由大臣們仔細清點後,被劃分進不同的檔案之中。
《石渠寶笈》複製品
這其中,尤其引人矚目的便是編錄了歷代古籍善本的《天祿琳琅》一冊。早在乾隆九年,乾隆就命人開始清點、檢閱宮中秘藏的古籍,並挑選出其中最精善的版本,陳列於昭仁殿中。乾隆還親自題寫了殿內的匾額對聯,賜名為「天祿琳琅」。
其實早在漢代,劉邦就組建了天祿閣作為宮廷檔案館——它們既是存放檔案的庫房,又是學者們撰史著述、校勘典籍和學術交流的場所。因此,乾隆題寫的「天祿琳琅」一詞,既來自漢朝時的藏書傳統,又用「琳琅」形容內府藏書琳琅滿目。
乾隆御題《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直到今天,在經過歷代王朝的更替後,《天祿琳琅》早已成為清代皇室典藏珍籍的代名詞。在文學、藝術、歷史價值等多個方面,《天祿琳琅》都代表了清王朝的最高水平。
天祿琳琅《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外集十卷、遺文一卷、集傳一卷),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千年珍寶
在《天祿琳琅》中,任何一部古籍都經過了文人大臣們的嚴格篩選、精心保存,均能被視為珍寶中的珍寶。但在王朝的更迭和戰火的洗禮之下,這些古籍善本大多已經流離失所、殘缺不全。
乾隆御題《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在即將舉行的中貿聖佳2018年春拍中,拍品「乾隆御題《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正是來自清代皇室珍藏《天祿琳琅》。這套拍品的現身,能讓今天的我們再次親身感受皇室珍藏的風采。
乾隆御題《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這部乾隆御題《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現存目錄、卷十至卷十五,共六冊。在這部古籍中,不僅目錄前有乾隆御筆題詩,冊頁多處均印有乾隆御章:「天祿琳琅」、「天祿繼鑒」的字樣,這直接證明了其皇家珍藏的正統身份。
乾隆御題《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細節)
在《天祿琳琅書目》中,凡是帶有乾隆御筆題詩的古籍,都被視為第一等珍寶,被稱為「藝林至寶」、「鑒賞之首」。在當時,《天祿琳琅》中帶有御題詩的古籍共47部,但在數百年後的今天,現存的帶有乾隆御題的古籍僅剩下7部。
乾隆御題《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細節)
拍品信息
天祿琳琅宋版首部著錄乾隆御題《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存卷首、卷十至十五,1函6冊帶盒,黃麻紙,線裝,22.3×15.3cm。
內府鈐印:五福五代堂寶,八徵耄念之寶,太上皇帝之寶,乾隆御覽之寶,天祿琳琅,天祿繼鑒,古希天子,古稀天子之寶,猶日孜孜。
私家鈐印:松菊閑情,大經,吳越王孫,沛國郡圖書印,慈雲樓,半石山房,朱家賓印,諸西崖書畫印,朱氏珍秘,由拳,子子孫孫永保用享。
著錄:《欽定天祿琳琅書目後編》卷一宋版首部;《賞溥傑書畫目》宣統十四年(1922)八月二十三日、二十六日;《溥傑收到書畫目》宣統十四年(1922)十一月二十四日。
RMB: 20,000,000-26,000,000
作為僅存的七分之一,乾隆在此部《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中題詩:「······一篇《原道》接孔孟,見道因文啟宋傳。」除此之外,乾隆還留下了「乾隆御覽之寶」、「太上皇帝之寶」等多處鈐印。
書內「朗、玄、匡、恆、桓、貞、征、慎、完、敦、暾」等諸字皆缺末筆避宋諱。
乾隆御題《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細節)
乾隆對這部古籍的偏愛在詩句與印章之間表露無遺。在茫茫書海之中,一代帝王的喜愛,讓這部《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脫穎而出。它不僅見證了皇家藝術收藏的歷史,更是成為了典藏珍籍中的倖存者。
乾隆御題《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為何乾隆在眾多的古籍善本中,唯獨偏愛這一部?這還要從書中的兩位主人公說起。「昌黎先生」正是大家熟知的韓愈,而「朱文公」則是朱熹。兩人雖生活在不同時代,但他們對孔孟聖賢之學的研究,則跨越了時空,在此相遇。
乾隆御題《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細節)
無論是韓愈捍衛的儒家正統,大力提倡的「文以載道」;還是朱熹著書立論,身體力行推廣儒學。兩位來自唐、宋的大家在文學上、思想上,都成為了各自時代中的巔峰。對身為後人的乾隆而言,他在兩位聖賢的思想碰撞中體悟到了治國的根本:「禮樂之興,必藉崇儒重道,以會其條貫。儒與道,匪文莫闡。」
乾隆御題《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到了今天,雖然時代在進步,但儒家學說中的精髓仍然在我們樹德、立業的過程中,具有莫大的意義與價值。兩位賢者超越了時間,於一本古籍中得以相遇。乾隆在他們身上看到了治國之道,對我們而言,那些充滿了哲思的字句仍在閃耀著光芒。
乾隆御題《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此次上拍的「乾隆御題《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保存完好,君王的風采、文儒的智慧、歷史的沉浮,在每一頁中靜靜流淌。《天祿琳琅》不再只是傳說,而一代王朝的沉浮也由此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活動信息
活動名稱:中貿聖佳2018春季藝術品拍賣會
預展信息:2018.6.18 10:00-20:00
2018.6.19 10:00-18:00
北京嘉里大酒店二樓宴會大廳及網球場
拍賣信息:2018.6.20
北京嘉里大酒店二樓宴會大廳A廳、B廳
2018.6.21
北京嘉里大酒店四樓九龍廳
精彩回顧:
寥寥數筆就賣5億!為何「至上」藝術這麼貴?
[編輯、文/景雨萌][圖片提供/中貿聖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