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殺韓信,冤嗎?不冤!他犯下三樁死罪,早就該殺了

劉邦殺韓信,冤嗎?不冤!他犯下三樁死罪,早就該殺了

原標題:劉邦殺韓信,冤嗎?不冤!他犯下三樁死罪,早就該殺了


劉邦在歷史上,之所以留下個「殺功臣」的惡名,多半是因為殺了韓信。劉邦到底為什麼要殺韓信?只是因為飛鳥盡良弓藏,忌憚他的軍事能力?我們先來看一看,韓信在楚漢爭霸中,所犯下的三樁死罪。


公元前204年,在著名的背水一戰後,韓信與張耳,攻下了陳餘所在的趙國。劉邦隨即命令他繼續攻略齊國,也就是今天的山東一帶。同時派出酈食其出使齊國,勸齊王投降。在軍事外交的雙重壓力之下,齊王決定歸順劉邦,雙方談好條件,只等劉邦接收土地和軍隊。

這時韓信已經打下齊國50餘座城,得到齊王投降的消息,自然該按兵不動。但是韓信身邊,卻有一個不知名的幕僚,出了一個坑主的餿主意。他對韓信說,如今我們秣馬厲兵,砥礪前行,終於打下齊國50多座城。可是那酈食其,只憑三寸不爛之舌,就說下了70多座城池。這要論起功勞,我們這些出生入死,馬革裹屍的將士,反而不如一個說客。現在齊王雖然投降,但是漢王並沒有下令我們停止進攻。我們可以以此為借口,繼續攻打齊國。而韓信居然也採納了這個主意。導致齊王以為自己受了欺騙,勃然大怒,殺了作為使臣的酈食其,並抵抗到底。



韓信


韓信後世的歷史學家,通常評價韓信此舉為愚蠢、盲目,不可理喻。此時劉邦和齊王的和平協定已經達成,就算沒有命令下達給你,你也應該罷兵停戰,這是常識中的常識。你拿「沒有接到停止進攻的命令」為借口,豈不是把劉邦當作三歲小孩來忽悠?你想在劉邦面前爭功勞,卻用這種破壞劉邦戰略大局,損害劉邦利益的方式,豈不是南轅北轍,自討苦吃?

其實在我看來,這種觀點只說對了一半。韓信這個行為,確實可以算是愚蠢,但是其目的也絕不僅僅是在劉邦面前邀功。要知道如果齊王順利投降了劉邦,那麼齊國原有的土地和部隊,自然是在劉邦的管轄之下,可以按劉邦的意願調動。而此時的韓信,手下雖然有兵,卻沒有地盤。他之所以要繼續進攻齊國,其實是想在亂世之中,打下一塊自己的根據地。按他的如意算盤,佔有了齊國的土地,進可以參與亂世爭霸,退可以保住一個王侯之位。至於劉邦的戰略構想,他並不怎麼關心。



劉邦


劉邦作為一個識人用人的大英雄,自然看得出韓信是一個有野心、不安分的人。其實這對君臣之間,從來都缺乏信任。韓信為一己私利,刻意破壞他的戰略規劃,這點劉邦心知肚明。按理說,只這一個罪狀,就已經該殺了。但是劉邦打仗不行,搞政治是一把好手。他明白這個時候要依賴韓信,更何況此時的韓信羽翼豐滿,一時之間也剷除不了。只能期待他可以討伐項羽,為自己效力。


而韓信也沒有辜負劉邦的猜忌。在公元前203年,劉邦被項羽圍在滎陽,數次急令韓信來救,而韓信的回復卻是:「自己身在齊國,如果不能行使齊王的職責,不能穩定局面,所以也脫不開身。要求劉邦將其封為代理齊王。」這當然是徹頭徹尾的要挾。此時韓信,如果在劉邦的面前說出這話,恐怕劉邦一氣之下,會直接把他砍頭了事。之後的發展我們都知道,劉邦到底是老謀深算,他壓住了火,反而給韓信一個正宗齊王的頭銜,其目的當然也是促使韓信出兵救援。而韓信在得到齊王的封印之後,卻仍是拖拖拉拉,拒不出兵。一直到公元前202年,項羽與劉邦在垓下決戰,且在劉邦又一次明確劃定其封地封號的情況下,才終於出兵征討項羽。這絕對可以算是韓信所犯下的第二樁死罪。


垓下之戰


在項羽垓下被圍,四面楚歌,兵敗身死烏江之後,劉邦又一次奪了韓信的兵權。我想這個時候,如果把我們換成劉邦,也許就直接把韓信殺了。但是劉邦或是因為韓信功勞太大,殺了他難服天下人之口;或是對這個立下汗馬功勞的名將,還有些感恩之心。只是拿走了他的軍隊,還是把他從齊國封到了楚國。


楚國本是韓信的故國,這也算是衣錦還鄉了。但是韓信在這個時候又犯了一次政治錯誤,此時他的情況可以算是如履薄冰,卻收留了劉邦通緝的要犯,當年項羽手下的鐘離昧。劉邦當年被鍾離昧數次擊敗,恨之入骨。韓信不可能不知道,收留這樣一個要犯的嚴重性。


這種事是不可能瞞得住的,劉邦得到消息,勃然大怒,多次要求韓信交出鍾離昧。韓信猶豫再三,才要求鍾離昧自盡。其實以我的觀點,這體現了韓信情商低,政治水平差的致命缺陷。這個時候,你要麼從一開始就不要收留鍾離昧;要麼劉邦第一次下令,就果斷將其處決掉;要麼硬扛到底,以鍾離昧為爪牙,聯絡其他封王,廣納天下英雄,與劉邦抗衡。偏偏他做出了既激怒劉邦,又寒天下英雄之心的愚蠢選擇。這一次,劉邦沒有再繼續的原諒韓信,使用陳平的計策,於公元前201年,直接在國境上將其拿下,貶為淮陰侯,扣留在都城洛陽。並在五年之後的公元前196年,由呂后和蕭何主使,殺了這個名流千古的軍事天才。


劉備殺韓信,冤嗎?其實依我看,絕對不冤。劉邦能忍他這麼久,已經可以算是寬宏大量。這也並不是因為忌憚韓信的才能,純粹是他咎由自取。在那風雲詭譎的亂世中,你要是甘為人臣,就應該忠心不二,為君分憂;要想在亂世中做個梟雄,就該憑藉自己的軍力實力,逐鹿中原。偏偏韓信卻選擇了一條兩面不討好的中間路線,可以算是優柔寡斷,政治低能。沒有圖謀天下的實力和決心,卻又不安心為人臣,韓信之死,不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文化哥 的精彩文章:

揭秘7個不為人熟知的歷史真相,每一個都讓人驚心動魄
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一生,蔣介石死後沒有高興之意,只留這句話

TAG:歷史文化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