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父母的期待,能成為孩子隱形的翅膀,但一定要注意這三點!

父母的期待,能成為孩子隱形的翅膀,但一定要注意這三點!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在一個學校隨機抽取十八個人,說他們經過智力測試證明智力超群,一段時間過後,這些孩子和其他同學相比的確有了非常明顯的進步,後來,每個人都很有成就。

這個現象在心理學中叫做期望中的共鳴現象,指的是一個人會因為別人對他的一些期待或預言,從而產生相同的自信,最終達成期待的一種現象。

一直以來很多聲音都在說,不能給孩子太大的壓力,也不能強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期望去生活,很多父母開始變得不敢對孩子說一些期待的話了。其實沒有必要矯枉過正,適當的對孩子說一些期望的話,能夠給孩子一些積極的影響,更能激發孩子的潛能。

只要能夠區分出什麼是合適的期待,什麼是過度的期待,父母就能更好的對孩子的成長做出積極的影響。


1、?期待應該只是一種態度,不需要對結果過分追求

期待的作用在它發出的那一刻已經生效了。他只是一種愛的表達:爸爸媽媽願意去期待你做到一件事,為此願意付出期待實現不了的失落,我們不對你做出具體的要求,在你沒有做到的時候,請相信我們首先會做的是去安穩你。

父母很容易在做出期待的時候對結果提前進行幻想,所以就會越來越注重結果,這樣的注重才是讓期待變得沉重的原因。學會把期待本身和期待能否實現分離,才能真正懂得什麼是「好的期待」。


2、?期待應該是一種信任,而不是一種要求

信任應該就是這個所謂的期待效應最核心的因素。對一些成功的例子進行分析,我們能夠發現,期待過程中如果表現出更多的信任,就能讓孩子擁有更積極的心態和行動。

相反的,如果對孩子進行期待鼓勵之後,父母卻總是在時刻提醒著孩子,你不應該做什麼,否則我的期待就無法完成了,那麼孩子自然無法感受到被信任,也就不能激發他的主動性了。

3、?期待不應該有具體的標準

「媽媽希望你能考上省實驗」和「媽媽相信你是一個勇敢的孩子」,這兩種期待完全不同。

前者是一次性的評判,而後者卻沒有一個固定的事件來評價,這樣孩子就能有更多的嘗試空間,也能有更多的機會去改變,還能有不同的角度去實現。

需要注意的是,負面期待同樣也會在孩子身上起作用,如果父母總是跟孩子說「你怎麼這麼笨」、「你太讓我失望了」這樣的話,孩子也會這樣相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林媽咪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老師的孩子學習比較差?理由不外乎這3點,值得家長反思
你願意為女兒平分家產嗎?網友:分家時女兒沒份,養老時女兒全管

TAG:福林媽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