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諸葛亮一生神機妙算,犯下唯一的一次致命錯誤,直接導致蜀漢第一個被滅

諸葛亮一生神機妙算,犯下唯一的一次致命錯誤,直接導致蜀漢第一個被滅

劉備死後,他的兒子劉禪繼承大統,在諸葛亮等人的扶持之下,蜀國也算安穩,人民安居樂業。但是劉禪沒有領導才能,只會一味地聽從輔助大臣的話,自己沒有主見。所以也被成為「扶不起的阿斗」。在公元263年的時候,曹操攻打蜀國,劉禪聽從大臣投降於曹操,成立43年左右的蜀國就這樣滅亡。

在三國鼎立的局勢之下,蜀國卻是第一個滅亡的。有很多看過三國的人都說,蜀國之所以滅亡這麼早是因為諸葛亮和姜維,諸葛亮堅持征戰,造成了國家國庫虧空,軍隊損失慘重,士兵都很疲憊。而且百姓也不能安居樂業整日擔心戰爭的爆發。這種說法其實是不正確的,是不了解三國的表現。

諸葛亮在位期間,對百姓十分和善,不但安撫百姓的情緒,而且幫助百姓發展工業農業。並且嚴格要求制度,無論平民還是諸侯,都必須遵守法律制度,對待任何人都不偏袒處理事物十分公正,百姓也十分愛戴,雖然他堅持北伐去攻打東吳,但是一切都計劃得當,並沒有損失很大。

而且諸葛亮鼓勵百姓開墾荒地,種植糧食,實行非常低的稅負,對於開墾荒地的百姓,贈予他牛跟工具,大大發展了工農業。就連魏國的很多百姓都紛紛跑到蜀國種地。諸葛亮即使去世了,蜀國也十分發達國力強盛。在最後滅亡的時候都還有很多錢財。

當時鄧艾攻打蜀國,劉禪投降並且送上了投降書,書中所寫,蜀國還有將士十萬餘人,金銀珠寶兩千多斤等等。可見當時蜀國是有能力跟魏國對抗的,但是他卻選擇了投降,是為什麼呢?

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蜀國百姓愛戴國家,但是沒有蜀國的將士擁護。在三國時期,各國君主都非常重視本土的將士,但是蜀國卻沒有,反而是外來的將士更加被重用。大家都非常熟悉《出師表》。是諸葛亮在一次大戰中寫給劉備的,讓劉備朝中宮中所有大小事情都過問費禕,董允,郭攸之跟向寵四人。而且在軍事上大大提拔向寵。

但是郭攸之是南陽人,費禕是江夏人,董允是湖北人,而向寵是襄陽人,他們四人沒有一個是蜀國的本土人。自己本國人得不到重用,朝堂反而都是外來人在提議做主。讓本國士兵十分不滿。而且諸葛亮在世時,也是如此。像諸葛亮身邊重用的姜維是甘肅人,陳震是南陽人,廖立是武陵人,同樣沒有一個本地人。

無論是君主還是諸葛亮,都不曾重視本地將士,久而久之,蜀國的各位大臣將領肯定心生怨言,不願意追隨劉禪保護蜀國。所以也就是因為這樣,在公元263年曹操手下的將士鄧艾攻打蜀國的時候,劉禪不知如何是好,沒有主見再一次去向費禕向寵等人徵求意見,滿朝文武包括蜀國本地將士也都說服劉禪棄兵投降,儘管還有十萬大軍。反正他們不追隨不忠心劉禪,即使滅亡又能怎樣?說不定換個人來統治蜀國他們還能得到重用。這也就是蜀國滅亡最大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茶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梁山一百單八將里,算得上好漢的僅此五人,其餘皆是土匪草寇
宋江臨死時,一定要要毒死李逵:全因李逵知道一個天大的秘密

TAG:品茶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