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今夜,我牽掛都江堰;今夜,舒婷就在都江堰

今夜,我牽掛都江堰;今夜,舒婷就在都江堰

今年6月,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特別授予舒婷同志為「都江堰市榮譽市民」。是的,就是那位創作《致橡樹》的舒婷——著名詩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今天,她應邀參加了在都江堰市柳街鎮舉辦的「2018中國·都江堰田園詩歌節」。

其實,舒婷曾多次來過都江堰。2008年4月5日遊歷都江堰後一個多月,便發生了「5·12」汶川地震,幾天後,舒婷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散文《今夜,我牽掛都江堰》,令都江堰人感動非常。

讓我們一起欣賞由都江堰市新聞中心FM93.5旅遊生活廣播的主播們為大家帶來的《今夜,我牽掛都江堰》節選。

(coco、偏偏、小白、金一)

(今夜,我牽掛都江堰)

五月在鼓浪嶼,春已經很暮了。我家園子里,老木棉樹上,添了好幾巢新鳥。可是這撥鳥族的移民,卻似乎很悲切很驚恐地嚷嚷什麼,擾得我坐立不安。

我正在整理照相機里的都江堰照片。鏡頭裡的魚嘴、寶瓶口、二王廟和離堆古園,都被岷江的寬幅綠綢,所拂掩著烘托著滋養著,連樹影和山蔭都綠沉沉地沉醉;有闊嘴大笑的系黃頭巾的壯碩鄉民;有手執山杜鵑交頭接耳的明眸川女,還有互相揪扯著衣襟跳躍奔跑過索橋的頑皮村童……

我放下記憶里這個被鑼鼓、彩旗、掌聲與鞭炮聲灼紅髮熱的清明放水節,打開電視機,頓時被噩耗一棒打暈。我聽見了四川地搖,聽見了汶川山動,更聽見了無數樓房垮塌的那一聲聲絕望與黑洞。

今夜我格外牽掛都江堰。一座以堰命名的城市。

公元前272年,30歲的李冰懷揣一紙任命文書,餐風飲露艱難跋涉,終於進入蜀都上任郡守。這位風華正茂的青年官員,站在煙雨迷濛恣意泛濫的岷江邊,風吹衣袍獵獵作響,他腦子裡奔涌的思緒確切是什麼,已經沒有人知道。很可能像後人文章里所讚揚的那樣,李冰想到民生疾苦:「他以田間老農的思維,進入了最澄徹的人類學的思考」;「他只知道,這個人種要想不滅絕,就必須要有清泉和米糧。」

另一種考證則比較無趣,卻可能更真實:當時諸侯爭霸,最後秦楚兩國形成劍拔弩張之勢,「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並矣。」秦國在奪取了楚國的商喻也就是今天的重慶涪陵之後,因為糧草和兵馬不能及時補充,軍隊陷入癱瘓無法深入楚國。如此慘痛教訓,令李冰身負秦王重託入蜀。如何改道岷江,引水經過成都,使其真正成為一條戰爭補給線的計劃的實施,最終歷史性地落在了這位新任郡守身上。

李冰並無預先發表宣言,舉辦新聞發布會,悄悄地他就沿江而去了,開始行程700多里的水情勘察。他一路求方問賢,逢堅化險,探測考量記錄摸索,費時三年,一直抵達岷江源頭。想像他的一頭烏髮,怕都熬白了呀。

順應山丘和平原的特殊地貌,在其分界點上建造一座無壩引水工程,以扼住岷江的咽喉。除龐大水網河渠外,李冰的獨創性設計是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引水口。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輸沙,最終達到枯水不缺,洪水不淹,泥沙少淤。自此「蜀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四川號稱天府之國,由此而來。

「世界文化遺產」的都江堰,2000多年來一直在默默為人民服務。聽說魚嘴分水堤因為正面風口浪尖,雖然建造得十分堅固,但還是得年年維修,後人不敢有絲毫懈怠哩。勞苦功高的李冰父子被奉為「川主」,一方面坐堂於「二王廟」,享受著民間虔誠無上的膜拜與祭祀;一方面作為「三神石像」,親自守衛在湍流之中,鎖江測水,日日夜夜。當洪峰排山倒海來臨,似乎可以聽見那叱吒之聲,威武響徹于波浪的喧囂之上。

岷江之水從此溫順而流暢,被牽著去灌溉去行舟去洗綠去澆紅,去歌唱去入夢,去孕育一座也叫都江堰的城市,把她裝扮得水靈靈的光彩照人,最終戴上「最佳魅力城市」的桂冠。

八級地震後的都江堰,魚嘴可還能挺得住?寶瓶口是否安全?被鎮壓多年的老水怪會不會趁機跑出來興風作浪?

我相信都江堰的市民不會放棄,因為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正在分秒必爭設法救援和祈福;我相信家園永遠超越廢墟,因為凝聚起來的精神永不會垮塌;我相信生命的奇蹟,有那麼多眼睛那麼多手臂那麼多愛心,正把太陽從天空的缺口托起!

相信與堅持,就像偉大的都江堰,再次見證了中華民族無法被毀滅的美麗。

今夜,我牽掛都江堰。

舒婷與都江堰的淵源

其實,早在32年前,舒婷就與都江堰結下了不解之緣。

01

時光的車輪倒回1980年代。

就像此時遇見都江堰一樣,當時是中國新時期以來詩歌遇見的最好時代。

一批批詩人橫空而出,照亮了那個時代的天空。

(1986年12月9日,舒婷在寶瓶口前 )

02

那是一個憑著一首詩便可以名動天下的時代,甚至有很多詩人或者詩歌愛好者僅僅憑著「詩人」的名義便可以天南地北的遊走。只要有詩人的地方,就會有熱情的接待,就會有溫暖、詩歌、烈酒、芳草和通宵達旦的交流與朗誦。

(1986年12月9日,北島、舒婷、顧城、葉文福、李鋼、傅天琳、葉延濱等十大詩人在離堆公園合影留念)

03

舒婷就是那個時代最耀眼與璀璨的詩歌星座之一。

1952年,舒婷出生於福建,原名龔佩瑜。1950年代中期,母親帶著她和兄妹三人從漳州回到廈門,被分寄在祖母和外婆家裡。舒婷從小隨母親在外婆家長大。

4歲起,外祖父就拿唐詩當兒歌教她念,外婆則講述《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哄她上床睡覺。小學三年級,有了一點閱讀能力後,舒婷便開始取五花八門的書籍來看。

1964年,舒婷就讀於廈門一中。1969年,舒婷在「上山下鄉」洪流中插隊到閩西山區。1972年,舒婷以自己姨媽的繼女身份,被照顧回城。

1979年4月,《詩刊》從《今天》上選發了舒婷的《致橡樹》,兩個月後,又發表了她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和《這也是一切》。1983年,31歲的舒婷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致橡樹》後來收入教材,成為舒婷所有作品中辨識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詩歌代表作,三十年多來被反覆朗誦。

04

1986年,為了在燦若星空的詩壇掀起新的詩歌高潮,《星星》詩刊發起了「我最喜愛的10位當代中青年詩人」活動。隨後,全國各地詩人和詩歌愛好者激動不已,紛紛向自己心中喜愛的詩人投上了「莊嚴」的一票。評選結束後,舒婷、北島、傅天琳、楊牧、顧城、李鋼、楊煉、葉延濱、江河、葉文福10人當選「我最喜愛的10位當代中青年詩人」。

(1986年在都江堰舉行的中國·星星詩歌節現場)

當年12月,為慶祝《星星》創刊30周年,《星星》在成都舉辦了為期一周的「中國·星星詩歌節」。10位當選的「我最喜愛的當代中青年詩人」除楊牧、楊煉、江河三人因故未到四川外,其餘七人都應邀到了成都,在成都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詩歌熱潮。」

05

這一年,因為詩歌的召喚,舒婷和她的小夥伴來到了都江堰。

1986年12月9日,受灌縣(今都江堰市)文化局和《螢》詩社之邀,「中國·星星詩歌節」移師都江堰離堆公園,由《星星》與《螢》詩社聯合舉行了隆重的閉幕式。閉幕式大會在縣文化館舉行,《星星》編輯部主要負責人和編輯、全國著名詩人孫靜軒、灌縣縣委宣傳部、縣文化局領導、縣文化館負責人及文學愛好者等近百人人參加了這次大會。

(著名詩人舒婷、傅天琳在都江堰舉行的「中國·星星詩歌節」閉幕式上題字)

那個時候,對都江堰作家們來說,不要說有機會和舒婷等十大詩人交流,就算能見到當時名噪一時的《星星》詩刊白航、孫靜軒、藍疆、曾參明、鄢家發、王志傑、柴與言等編輯老師都是莫大的歡喜。

詩人們在都江堰活動的內容相當豐富,包括參觀都江堰景區,在文化館舉行討論會、在伏龍觀舉行詩歌朗誦會、與作者交談等。

詩歌節會場設在文化館的展覽廳內,場內氣氛火爆熱烈,偌大的會場座無虛席,陳道謨、許伽、李永庚、何民、馬及時、謝家發、安南、馬貴毅、汪驥等都江堰詩人和作家早早地來到會場。不少沒有找到座位的人只好擁在窗口和過道上,當時還是青年的攝影家周鷹找到了最好的機位。

(《螢》詩社給詩人們起的名字)

當時已經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螢》詩社將討論會推向了高潮。《螢》詩社社長李永庚為每位詩人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比如:傅天琳為「愛之女神」,北島為「雕像詩人」,顧城為「月亮詩人」,葉文福為「苦難詩人」,李鋼為「太陽詩人」,楊牧為「風暴詩人」,楊煉為「黑色詩人」,葉延濱為「青春詩人」,江河為「白馬詩人」,並請都江堰書法家梁正輝撰寫成書法作品,現場贈送給到位的七位詩人。

(李永庚向著名詩人舒婷贈詞「美之女神」)

贈送給舒婷的書法作品上寫著「美之女神」。

但是無論時光怎樣流轉,無論滄海怎樣桑田,32年前的那一縷詩情依舊在都江堰流淌,召喚著詩人們的回歸。

今夜,我牽掛都江堰

今夜,我就在都江堰

......

更多新聞

主 辦:都江堰市新聞中心

都江堰市廣播電視台

《都江堰》編輯部

主 編:趙龍魁

副主編:張蓓 楊慶 張偉 洪浩 貢鳴

值班編委:王澤陽/編輯:王碧嫦/

文據王國平,圖片由周鷹、馬及時、何民、廖瑞福、陳和勇提供,在此一併表示感謝

每日都江堰?DN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都江堰 的精彩文章:

傳承天府文化 打造區域名片——「兩中心一基地」落戶都江堰
著名作家阿來邀你一同「品·讀都江堰

TAG:每日都江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