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令人驚喜和思考的研究結論,70%的乳腺癌手術後不用化療

令人驚喜和思考的研究結論,70%的乳腺癌手術後不用化療

藉助基因測試,70%乳腺癌患者可免受術後化療之苦。

乳腺癌位列女性惡性腫瘤之首,據國家癌症中心的報告顯示,在2000年至2013年間,我國乳腺癌年平均增長率為3.5%,總體發病率雖然低於西方國家,但增速是全球之最。患乳腺癌後目前在我國的5年生存率約為73%,治療方法主要是手術加術後化療。

有醫學常識或見識過癌症治療的人,都知道化療給患者帶來的痛苦。從臨床角度看,化療也會帶來諸多的副作用,出現噁心、嘔吐、脫髮、疲勞、感染等。想想吧,切掉患病的乳腺,患者已經在經歷常人難以承受的身體和心理的折磨,手術後還要接著化療,那是多麼難以忍受的痛苦。在年輕女性,化療還會引起絕經或不育。患者、家屬、醫生都在思考,化療是不是癌症治療的標配,是不是手術後的必須治療過程呢?

當前醫學界的普遍共識是,乳腺癌患者在手術後必須接受化療,以防止殘存的癌細胞轉移至附近的淋巴結和遠端組織。但是,令人驚喜和思考的消息傳來,在2018年6月3日,於美國芝加哥舉行的美國臨床腫瘤學會的年會上,來自紐約的學者發布了研究結果,結論是,接近70%的乳腺癌患者並不需要進行化療來鞏固治療效果,這一研究成果也將發表在近期出版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在這項研究中,共招募了10273位乳腺癌患者,她們都患有常見類型的乳腺癌,研究人員對患者進行21項基因檢測並進行評分,這種檢測是採用0到100的「複發分數」來進行評測的,分數越高,代表遠端器官及淋巴結組織發生轉移的風險越大,也代表患者存活率的降低。先前的研究證明,複發分數在10分以下時,轉移的概率極低;25分以上,轉移複發的概率就較高,也就必須進行術後化療。那麼,10分到25分之間的患者怎麼辦呢?

此次研究中納入的患者,都沒有發生癌症轉移,共有6907名患者的複發指數評分在10分到25分之間,她們被分為2組,3458人僅接受內分泌治療,3449名患者接受內分泌加化療聯合療法。治療效果的評定結果是,尤其是在50歲到75歲的患者中,是否化療的效果沒有顯著差異,就是說,接近70%的乳腺癌患者不需要通過化療來鞏固治療效果。

這是一項讓美國腫瘤醫生們差不多等了10年的重磅研究結論,因為芝加哥大學腫瘤研究所的阿拉莫斯博士等學者,早年就利用21項基因測試來評估乳腺癌患者的狀況,並明確腫瘤的基因活性。結論是只要乳腺癌由激素引起,沒有擴散到淋巴結,且不含有HER2蛋白,就可以在手術後只接受內分泌治療,以阻止激素的致癌作用。

此次研究的結論意味著,僅在美國每年有超過8.5萬名乳腺癌患者可以安全地放棄化療,這是精準醫療的一次實戰成果。此前的研究已經顯示,未擴散到淋巴結的乳腺癌患者的化療使用,已經從2013年的26.6%下降到了2015年的14.1%。有了實證研究,相信更多的乳腺癌患者可以免受化療之苦,因為她們的醫生心裡已經很踏實,能夠準確地把握患者的預後。

美國學者的研究對中國患者和醫生的啟發有哪些呢?當然,我們不可以只憑一項研究結論就照搬別人的經驗,而是要立足國情。我們的國情是什麼呢?首先,「中國式乳腺癌」有2個特徵,一是發病年齡早,發病高峰為45歲到55歲,這比西方人要早10年,而且我國年輕患者比例高,35歲以下約佔15%;二是就診病期晚,西方1期患者就診比例超過50%,而我國大城市的首診1期患者比例也只有32%,2期佔52%。沒有早發現早治療,也使得我國乳腺癌5年生存率為73.1%,而美國的5年生存率已超過90%。

乳腺癌的發病機制被認為與雌激素水平有關,若雌激素水平持續升高或作用時間延長,對乳腺上皮刺激就會增強,就可能誘發細胞惡變。學者們認為,我國近年來乳腺癌發病增長率升高的原因,與高脂飲食、過量飲酒、晚婚晚育、母乳餵養率低、壓力過大、缺乏運動等相關。此外就是缺少早診早篩,而早期發現恰恰是提高生存率和免受過度治療之苦的關鍵。因此,建議女同胞要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同時注意乳腺癌的篩查。月經初潮早、絕經遲、35歲以上未育或35歲以上生育第一胎、有乳腺癌家族史、有良性乳腺病史者是高危人群,更應重視,應該每年進行1次乳腺鉬靶檢查。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製作,以科學與人文視角多維度觀察生命健康,包括醫事、史話、日常、展望、心理、房內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乳腺癌 的精彩文章:

生活中常見飲食,真的能改變乳腺癌的發病風險?
乳腺癌能活多久的答案有了,而想多活幾年?就得做5件事防複發

TAG:乳腺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