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波,藝術家,攝影家,1983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附中,同年考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90年旅居法國巴黎,1998年在北京上苑藝術家村建立工作室至今。
高波深受馬塞爾·杜尚及老子的道家思想的影響。三十多年來,高波的作品不斷地遊離在的影像及影像裝置,綜合材料和現場行為藝術的邊界之間。2015年之後高波改用「裸思者GB」為作品簽名。
這是我翻譯的一首倉央嘉措的詩。什麼是愛當中消逝的,什麼是愛當中永存的,這裡有一個奇妙的思辨,也許只有看見過門巴地方綿綿雨水的倉央嘉措才能想到。
那什麼是攝影中消逝的,什麼是攝影中長留的呢?回答這個問題也意味著思考人類行為在人類存在這個固有的、彷彿沒有意義的現實當中的意義。高波也許是中國攝影師中對「顯影」與「消逝」思考得最多最深的一位,他的作品嘗試舉出一個答案,也許並沒有答案,作品的生成和變化過程,就是答案。
《高波》作品集封面
高波祖籍黑龍江省巴彥,1964年生於四川德陽。1983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附中,198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美術學院。1990年旅居法國簽約巴黎VU視覺圖片社,2000年宣布停止「搞藝術」,2009年回到北京上苑重啟影像創作,2015年,改用「GB」為作品簽名,作為他重新再出發的一種時間標籤。並進入「黑色時期,一個不斷變化的行進過程」。攝影是他最主要的藝術行為,從攝影衍生出的裝置、混合媒介和行為藝術則豐富了他的自我挑戰——或者說:修行。
高波作品之一
「顯影」固然是攝影行為中極其重要的一環(即使在數碼時代,顯影也有另外的意義來顯得重要);「消逝」則是攝影行為中最不起眼但必然發生的一環,「消逝」以後影像能否重生、如何重生又是一環。高波關注這兩者的循環互生,思路應該來自他發明的「裸思主義Laostism」,裡面包含「迷失」與「失敗」的「無用」,也包含老子哲學的陰陽變化。當代華人攝影師里有這種執著的形而上思考的人不多,這種對形而上思辨的沉溺,是八十年代給予六零後藝術家的魔咒,但也是奇怪的遺產。
高波的大型系列作品《獻曼達》就是這種創造思路最完整的一個表現。西藏的最基礎的紀實影像:藏人肖像檔案攝影,成為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原點。
高
當然,我們知道高波,最早也來自他的西藏題材攝影,《獻曼達》是對所謂「西藏題材」最強有力的突破——當「西藏題材」成為中國攝影圈最爛俗最容易操作的主題之一,高波的突破顯得大氣,真正把西藏還給最深處那個屬靈的西藏。
他的靈感來自瑪尼石。瑪尼石堆所堆疊的,是對生人的護蔭、對死者的歡送,高波把他用135膠片拍攝的上千個藏人肖像,使用原始的明膠乳化銀塗布工藝、放大於一千個鵝卵石上。
鵝卵石上的西藏人肖像系列
這似乎是在迫使一個萬物有靈的西藏顯影,迫使幽靈和生者一同在最元素的物件上出現。這種對攝影顯影材質的逆行(在攝影史上,顯影材質追求的是越來越光滑化和細膩化),其含義在於回歸世界本身的不完美。人之傷與石之傷融合,石頭的堅固不變與人臉上靈光乍現的瞬間相對比,這是一種隔閡已久的人與莽荒世界之間的互相肯定,藝術家充當的是靈媒的角色。
作品的第三階段:「逝去的雙重性肖像」是最後的升華,也是最震撼的部分。與肖像瑪尼堆相對應的牆上巨大的「對倒」肖像,由蒙著口罩的藏人與藏傳佛教的死亡信仰面具影像組成,把畫面瓜分的紅十字,讓人想起丁乙那些十字架,讓觀者中止某種異域情調的想像,直接面對生與死本身。
高
蒙著口罩的藏人與藏傳佛教的死亡信仰面具影像
蒙著口罩的藏人與藏傳佛教的死亡信仰面具影像
蒙著口罩的藏人與藏傳佛教的死亡信仰面具影像
在展覽現場,高波不斷用黑白兩色塗抹影像,使之消隱(最後又清洗兩色,使影像重現,但重現後的影像已經不再是原來的清晰了)。龐大的絕望從這一行為中瀰漫出來,掩蓋與抹去、清洗與再現,施用於照片之上,和施用在兩個現場參與行為藝術的肉體上有什麼不同?——最後在現場的高波與女性合作者的行為藝術,模擬的與其說是交媾,還不如說是生與死的掙扎和融合,最後提供的是更大的虛無還是安慰,觀者自行選擇。
展覽現場,高波用黑白兩色塗抹影像
在現場的高波與女性合作者的行為藝術
攝影集的最後一頁是:2016年,這些「瑪尼石」被投回四川阿壩的一個河岸。我不知道它們是永遠留在那裡了,還是被儀式化使用(像「開光」)後又被投入一場又一場展覽和收藏的輪迴中。
2016年,這些「瑪尼石」被投回四川阿壩的一個河岸
如果是前者,這個修行式的作品就完滿了,如果是後者,那就是一個後現代藝術的自我諷刺,我誠然希望是前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闍 的精彩文章:
※廖偉棠│當你使用大畫幅的時候你在使用什麼?
※老路聊相機│這台相機讓移軸變得容易操作了
TAG:蘭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