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石樓村:龍船有「三絕」個個堪稱神工,為何現僅存大烏龍龍頭?

石樓村:龍船有「三絕」個個堪稱神工,為何現僅存大烏龍龍頭?

石樓玉帶河珠水盈盈,扒龍船成為農曆五月期間一個盛大的節慶,石樓人喜愛扒龍船,且鄉村龍船多世家。

據之前統計,石樓鎮共有22條村,13隊龍舟,29條龍船。每個村都各有特色,各有風韻。正值端午佳節到來之際,微社區e家通推出【龍騰石樓】專欄,為「龍船迷」講述石樓的龍船故事。

今天將要講述的是「石樓三絕」的故事

每年農曆五月初三,是石樓景之日,在眾多龍船中,一艘烏黑髮亮的龍船一出現便引人注目。只見黑色龍船鼓上用白色油漆刷上碩大的「石樓大烏龍」,比起其他龍船,它的船身顯得略為寬闊,因此在水中也特別穩重。船頭的龍頭雕刻雙目炯炯有神,龍鱗片片清晰可見,「咚、咚、咚」,鼓手敲響的鼓聲一頓一頓,不急不緩鏗鏘有力,頗有傲視群龍的王者風範。這艘王牌船就是石樓「大烏龍」。

其實早先石樓有三條龍船,它們分別是石樓「大烏龍」、「中約」和」西約「。這三條龍船各有特色:大烏龍最精美的是龍頭,中約最精緻的是龍頸,西約最好看的是龍尾,堪稱「石樓三絕」。而這麼傳神的龍頭龍尾是出自石樓陳姓第二十二代孫、雕刻家陳瓊瑤之手。

陳瓊瑤自小聰穎過人,愛好練習書畫雕刻。十八歲那年考取郡庠生後,不願為清朝賣力,回鄉教書育人。在鄉任教期間,他循循善誘,不辭辛苦,深受鄉民的讚頌。道光十八年(1838年),陳瓊瑤被潮州當地木雕貼金工藝吸引,到潮州拜師學藝。

三年期滿返鄉時,鄉人一見陳瓊瑤回來,異常興奮,邀請他修建介祉堂祠堂「二進」和「頭進」。工程在他的主持下順利進行。翌年,介祉堂竣工在即,適逢石樓龍船景日。陳瓊瑤與一眾工匠到河邊看龍船,工匠們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來:哪村的龍頭龍尾好看,哪村的不好看。

一直沉默的陳瓊瑤卻語出驚人:「那有什麼好看的,都是蛇頭蛇尾模樣。」大家都被他這一句話驚得說不出話來。這時,有一個鄉紳開口了:「你有什麼好龍頭的圖樣,拿出來看看。」陳瓊瑤略一低頭說:「圖樣是沒有,但有一件木雕作品帶給大家看看。」他把大家領到善世堂大宗祠,只見那裡頭門、義門、月台和中座有關龍的木雕刻近百件,卻沒有發現有什麼奧妙之處。

陳瓊瑤指著「善世堂」牌匾下的橫樑說:「你們看,那雙龍戲珠怎麼樣,是否比那些龍船上的龍頭好看得多呢?」眾人這才看到刻在禮堂的龍頭,是很傳神。陳瓊瑤答應回家精心繪製一幅龍頭龍尾的圖樣讓大家看看。當他把圖樣拿給鄉紳看時,大家都讚嘆不已,一致決定由陳瓊瑤親自雕造龍頭龍尾。

於是,陳瓊瑤在建造介祉堂的材料中挑選了幾段最好的木料,回家關門精心雕刻起來。數月後,當他拿著雕刻好的龍頭龍尾呈現在鄉民面前時,大家被眼前的這件藝術品驚呆了:只見那龍頭頭顱比一般龍頭都大,十分醒目;不用雙角,而用獨角;眼睛逼真有神,而且略帶微動;嘴角飽滿自然,略帶微笑;頸部弧位流暢自然,鱗紋似穀粒狀,中有梭形立體感;龍尾採用鳳尾型,夾縫間還鑲嵌著寶珠。與之前的龍頭龍尾相比,簡直天壤之別,眾人皆嘆:神工,真是神工!

中西兩約的父老看了,嫉妒萬分,都要求陳瓊瑤為他們的龍船雕刻龍頭龍尾。陳瓊瑤欣然答應,按族人的要求把三對龍頭龍尾雕好了。但是手工雕刻的作品,每一件都有差別,總有好次之分,三約的龍頭龍尾應該怎樣才分得公平,而不引起族人間的糾紛?後來,他總算想出一個方案,讓各約父老帶著龍頭龍尾歡天喜地而去。

可惜,早在解放前,西約的龍船就被當地的惡霸「吃掉」。1930年初,石樓的「大天二」陳芝圃,為了搜刮更多錢財,竟把主意打在「西約」龍船上。他召集村民說:「西約龍船有些地方毀壞了,是否應該把龍船拆除,再添些木料重裝呢?」事關村中龍船,村民當然點頭應允。待得龍船拆開後,陳芝圃又說,重修龍船需要一些錢,提議村民捐錢修船。但當時生活艱苦,哪還有多餘的錢捐出來呢?眼見一計不成,陳芝圃又生一計,他哈哈一笑說:「既然大家都沒有錢,那就賣龍興廟田產的二十畝地吧。」村民們為了龍船,也只能答應了。

然而,二十畝地賣出去後,村民左等右等,龍船卻一直沒有裝起來,就連舊龍船的木料也神秘消失,再也不見蹤影。淳樸的鄉親們這才知道,原來是陳芝圃把西約龍船以及二十畝地給「吃掉了」。眾人怒火中燒,卻迫於陳芝圃的勢力,敢怒而不敢言。

時間一晃而過,1943年,日寇的鐵蹄踏足中華大地,陳芝圃這個「大天二」的勢力也日漸式微。想起這人平時在村裡作威作福,鄉親們決定要懲治他,出一口惡氣。

一天,一個叫陳炳昌,外號「貔貅」的少年跑到陳芝圃家門口說:「伯爺,有一個外地人找您,說是您的親戚。」陳芝圃哪知是計,毫無防備地走了出來。剛走到門口,就被早已埋伏在外面的幾個壯漢一手拿下,反綁雙手押到沙浦地。一個大漢朗聲宣讀陳芝圃的罪狀後,一槍就把他給槍斃了,又一腳把他的屍體踹到旁邊的泥溝里,鄉親們個個無不拍手稱快。

關於「大烏龍」和「西約」的歷史小故事就介紹到此,而可惜的是中約龍船為何不見卻仍未找到相關記載。現在,雖然「三絕」只剩下「一絕」大烏龍龍頭,但石樓人扒龍船的熱情卻一直沒有減退過。

【記者 小石頭】

【編輯 方米妮】

【類別 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微社區e家通石樓快訊 的精彩文章:

TAG:微社區e家通石樓快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