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流光溢彩的時代

流光溢彩的時代

說到台灣六十年代前後的長篇文藝作品,將不得不提到幾家著名的出版社,如大業書店、長城出版社、文壇社等等。

更加不得不談到和這幾家出版社有密切關係的封面設計大師,即廖未林、高山嵐與朱嘯秋。

在台灣長篇文藝創作作品出版史上,大業書店無疑是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至為重要的一家台灣南部高雄的出版社。

此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優秀文藝作品數量之多令人驚嘆,總的算起來出版了上百種高品質的文學原創作品,特別是其主打拳頭產品長篇文藝小說。

而大業書店的創辦人正是廖未林在大陸民國時期就已經相識的陳暉先生。

廖未林,一九二二年生於大陸湖南,童年時期即被家人送去雜貨鋪當學徒,因厭倦這種生活因而絕然投筆從戎,從事抗日戰爭漫畫寫作工作。

後考取到上海國立藝專,期間到巴金的文化生活出版社半工半讀,在此期間結識了巴金,並多虧巴金資助和幫助才使得他勝利完成學業。

在此期間也就結識了與巴金在同一間出版社工作的的陳暉先生。

陳暉來台後即在高雄創辦了大業書店出版社。

最早期大業書店圖書的封面設計沒有顯示出其後風靡一時的書籍封面流光溢彩的獨有特色,只是白皮封面未作任何設計,來台眾人還是沒有把全副身心放到工作上,依舊盼望有一日能夠「王師北定中原日」,家園重返團圓時。

此時的廖未林先生來台後從事照相館的工作,還未參加到圖書行業的封面設計工作中去。

其後在一九五二年,中華郵政遷台後舉辦了首屆公開郵票設計徵選大賽,廖未林獲得頭等獎,也因此名聲遠播,這段時間接獲了大量的各種不同的美術設計工作。

廖未林最早期在圖書封面設計行業是為皇冠出版的瓊瑤作品設計封面,但此時期還未到達廖未林圖書封面設計水準的巔峰。

直到再度和陳暉的大業書店相結合,廖未林才為大業書店設計了大量具有強烈個人特色,視覺衝擊效果,且簡潔漂亮的封面插圖。

筆者收藏的大業書店作品幾乎都是廖未林包攬了封面的設計。

最令廖未林自豪的封面設計,卻是紅藍出版社的王藍的作品《藍與黑》。

至他晚年時期,著名書話家藏書家李志銘採訪他時,坦然相稱這是令他滿意的難忘的封面設計作品。

大業書店早期開設在高雄市大勇路七十二號,也是當時整個台灣南部唯一一家純文藝書店。

店裏常聚集不少南來北往的寫作朋友,例如彭邦禎、尹雪曼、王書川、墨人、艾雯、郭良蕙、郭嗣汾、於吉、孟瑤等等。

陳暉是四川人,民國十一年生,為人熱誠,在上海時,有長遠的理想,對文學作品更具優秀的鑑賞能力。

來台後他創設了大業書店,也為台灣文藝出版史,建立了龐大的精神事業。

大業書店早期出版較多的是散文類作品,還有部分為短篇小說集,數量還比較多,總共出版了三輯。這裡對於散文和短篇小說集就不做詳細探討。

我們來看看大業書店的拳頭產品,亦即長篇文藝小說。

大業書店出版的長篇小說叢刊第一本就是墨人的《閃爍的星辰》,根據各方所蒐集的資料,這套叢書至少編到第五十七號。

這些長篇小說作家主要包括有:墨人、楊念慈、楚軍、張漱菡、繁露、郭良蕙、尹雪曼、孟瑤、魏希文、彭歌、高陽、王黛影、南郭、於吉、童真、趙滋蕃、後希鎧等當時台灣文壇的重量級名家。

大業書店還出版了楊念慈的重要長篇作品《黑牛與白蛇》,此書後來由皇冠出版社再版,一直為寫作人與讀者津津樂道。

筆者有兩冊皇冠版楊念慈的《黑牛與白蛇》,且有作者簽名,另亦藏有一冊大業書店版《黑牛與白蛇》。

大業書店除了出版這些三十二開的作品外,也出版了四十開本的小開本叢刊,首先推出由司馬中原主編的當代中國小說叢書第一輯先出版五冊,包括有朱西寧的《狼》、段彩華的《神井》、鄧文來的《其其裡克之夜》、司馬中原的《靈語》、楊念慈的《風雪桃花渡》。

但是鄧文和楊念慈的兩冊卻從未見到,網路上亦不曾有其資料描述。

這套五冊圖書的特色,除了開本比大業書店傳統的三十二開較小外,封面也特意設計,有其大方而鮮豔的顏色和圖案。

每冊圖書都有一幅對作者的素描畫像,兼具圖畫的美感與親切。

這五本叢書主要是短篇小說集,只有朱西寧的《狼》是其中唯一的長篇小說作品。可惜此小開本的小說叢刊只出了第一輯。

大業書店出版司馬中原主編那五冊小開本的小說叢書,封面的設計者即是接下來要介紹的另一位封面設計大師高山嵐先生。

高山嵐和廖未林顯著不同之處在於高山嵐為本土台灣人,一九三四年出生於台南,一九五七年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

但兩人有另外一個相同點,那就是兩人均結識了台灣當時著名的皇冠雜誌社社長平鑫濤先生,為皇冠雜誌設計封面。

在一九六零年的第二屆亞洲廣告舉辦的廣告畫展,高山嵐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也首次為其贏得了應有的國際地位。

至一九六五年開始,高山嵐就擔任了皇冠雜誌社多部作品的封面設計,如最為讀者所熟悉的高陽作品《李娃》和《風塵三俠》的剪紙模式的封面即為高山嵐所設計。

其後的一九六六年更與皇冠雜誌社社長平鑫濤先生等人一起導演了第一部台灣紙上電影的電影《幸運草》,一九六八年則成功導演了由夏凡、江明等主演的電影《幸運草》,並獲得第八屆金馬獎最佳彩色美術設計。

高山嵐除了主要為皇冠雜誌社設計封面外,還未大業書店設計了少量的封面作品,如王黛影的《不歸鳥》和上文提到的司馬中原主編的那濤五冊小開本的大業書店小說叢書。

另外高山嵐亦為當時在高雄的長城出版社設計了大量經典優秀的封面作品。

在高雄的五福四路的一百四十六號,有一家書店即是高雄的大眾書店,書店老闆王餘德,書店約開設於五十年代初期,關門大吉於七十年代初期。

長城出版社就是由大眾書店所註冊的一家出版社,用於出版各種圖書。

而高山嵐為長城出版社出版的作品設計了大量的封面,如章君榖的《春去春回》、於吉的《金蕉園》、高陽的《桐花鳳》、郭良蕙的《樓上樓下》等等。

一九一二年,穆中南生於山東蓬萊縣。

從小家貧,後就讀於北平中國大學國學系,後跟隨校長一起抗日被捕,出獄後回到故鄉蓬萊擔任小學校長,後辭去校長職務專門從事地下游擊隊工作一直到抗戰勝利。一九四九年離開大陸遠赴台灣。

到台灣後創辦了《文壇》雜誌,並創辦出版社即文壇社。並在名下的文壇社出版了多部長篇作品包括《大動亂》、《圈套》、《苦飲》等作品。

《文壇》雜誌創辦於一九五二年,沒有任何發刊詞,只想拿貨色給讀者看,所以連發刊詞都不想浪費紙張。

後穆中南因受託擔任中國文藝協會總幹事,因此對於《文壇》雜誌就沒有那麼多的精力辦下去,已經做好了打算停刊的準備,並找到另一封面設計大師朱嘯秋先生一起編輯出版最後一起《文壇》,不料這所謂的最後一期《文壇》雜誌卻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經過近一年的準備後,改為季刊的《文壇》雜誌復刊了。

且此季刊雜誌比一般的雜誌要厚五倍之多,這就有點像當今大陸出版的圖書雜誌如《書庫》了。

《文壇》雜誌前前後後一直辦了近三十年之久,也可以算是一份比較長的純文學類雜誌了。

朱嘯秋先生於一九二三年生於大陸安徽省。

在一九四九年之前還經常在報刊發表文學作品,一九四六年因要在台灣主編一份報刊,所以當年就由福建搭船去台。

其為文壇社設計的封面作品主要有穆中南的《圈套》、張秀亞《感情的花朵》、鐘肇政的《大壩》、田原的《朝陽》等作品。並設計了《文壇》季刊的多期封面作品,大業書店的作品也有較多設計,如頗具爭議的作品郭良蕙的《心鎖》即為朱嘯秋設計。

另外魏希文的《高連長》、孟瑤的《浮雲白日》、田原的《朝陽》、應未遲的《旅路》,還有作品雜誌社姜貴的重要作品《重陽》封面也是朱嘯秋所設計。

臺灣的五十六十年代至今也過去了半個世紀了,這幾家著名的出版社和封面設計大師的作品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經很少有人會去提及,但是他們出版的作品,和他們設計的流光溢彩風靡一時的封面作品卻是永恆存在,這種光輝與美麗是時間所帶不走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象樓談文論武 的精彩文章:

TAG:萬象樓談文論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