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Closer to 申請季 Vassar學姐說

Closer to 申請季 Vassar學姐說

相信此時要進入申請季的你,一定心存許多疑問,對即將到來的各種事情ddl毫無頭緒。從本期開始,IBAmbassador將推出一系列對剛剛結束申請季拿到offer的學長學姐們的採訪。我們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準備申請過程,獲取一些過來人的經驗,Survive IB&申請季以及瘋狂拿offer!!!

第十二期 | Vassar 學姐說

本期我們有幸採訪到了成功申請Vassar College的祁靈學姐來和我們分享她的申請經驗~

GIF

小檔案:

-申請季拿到的offer

Vassar Colleg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Toronto

-最後決定去的學校

Vassar College

-標化成績&IB預估分

TOEFL: 114

SAT: 1510

IB: 42/42

Q

&

A

申請季reflection

Q: 關於申請季遇到過最大的困難?有什麼最難忘的事?

寫文書的時候碰到的一大困難是,有時候想好了寫什麼,就是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寫。可以說找到了一個好的切入點就是文書成功的一半。大家可以試著把自己重新帶入到故事時間,從一個小的細節入手,之後的內容就下筆如有神啦。

申請季難忘的事情挺多的,有老爸老媽專門買了兩大張美國大學地圖攤在床上一起研究,也有CCP辦公室里大家一起填Commonapp到很晚,當然還有幾個非常中二的好朋友一起,在每個人出結果的前一天晚上刷屏念咒語的祝福… 總體來說申請季是一個很純粹而充實的經歷,雖然我不太想再經歷一遍了,但是回憶起來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Q: 怎樣擇校確定自己的school list?

可以從專業排名入手。但是一定要去綜合考慮學術、氛圍、天氣、地理位置、安全等各種因素,畢竟大學不僅是學習的地方,也是你未來幾年的家。其實招生官看到你的profile,也會判斷你是否適合在那裡讀書,所以無論之於你還是之於大學,各方面都合適才是最重要的!大家可以列出每個有意向的學校的pro & con,來決定RD還是ED。

說到ED選校,有些同學可能會對dream school望而卻步,認為「這個學校招的人那麼少/排名那麼高,我肯定進不了的,還是求穩吧」。我想說的是,ED的存在就是一個讓你不留遺憾地去嘗試的機會,無論被錄被拒,至少你曾經go for it。我記得當時申請Vassar的ED,心裡更多是一種坦然:進了最好,沒進的話後面RD那麼多好學校還等著我呢。ED絕對不是申請季的最終章,大家不能妄自菲薄,也別對它付諸太多期望,重點是你努力嘗試過。

Q: 在申請時的專業申報上有什麼建議?

對於文理學院,申報的專業幾乎不影響你最終的專業;對於有些綜合性大學,可能department的限制會比較大,很難轉系。所以填專業前一定要去學校官網上了解一下。

專業當然要申請自己喜歡的啦。有些專業可能很難有對應的活動,但是假如你真的喜歡你的學科,其實你的profile里各方面都會體現出來,選課、夏校、文書等等。這種體現是很自然的,比如我喜歡心理,各個學科的IA就不自覺會和各種心理現象搭邊。在why major文書里,我也寫到自己喜歡心理在各個領域的廣泛運用,可以在探索這個學科的同時blend in我的很多興趣,這應該都在profile里有形成各種呼應。

Q: 申請材料中覺得哪一個部分最為滿意?對於大家都很關心的文書和課外活動有什麼建議給到大家?

文書、活動…都挺滿意的。文書或面試這種不是臨時準備就可以的,它們更像是一種平日的總結和反映。大家沒事可以多思考一些生活現象,探索一下自己的內心世界。

記得高一暑假前的英語課有一個project,要以一種獨特的形式寫一篇《1984》讀後感,我閑著無聊寫了一首曲子來記錄感想,兩年後它被寫進我的文書里;夏校的時候喜歡泡在琴房裡,偶然發現《小情歌》和《almost lover》兩首不同語言的歌,旋律竟然可以合併在一起,覺得音樂的不分國界就像友情一樣,於是去talent show彈唱了一波,在initialview的時候被問到喜歡什麼音樂的時候,很開心地分享了這個經歷。

所以當你真的發自內心地做過某件事情,它就會是信手拈來就能聯想到的一段經歷,我覺得這是最自然的一種狀態,這也才是申請季的意義。

裱花秘籍

Q: 托福雅思/SATACT有什麼經驗/tips?

托福:用心理術語來說,托福成績和我們的語言水平有一種causal relationship,不是因為有了托福所以要提高我們的English proficiency,而是我們的proficiency基本反映在托福成績上。我考了兩次,一次在高一,一次在經歷過SAT後的高二暑假,回過來想想這樣挺好的:建議大家第一次可以以適應考試環境為主要目的,考完也沒必要有什麼心理壓力;第二次在感覺自己英語水平提升很多後考,應該就順理成章考得好啦~

SAT:我以前一直對SAT(和托福)閱讀非常頭疼,但是後來開始自我洗腦說:不要當做你是去考試的,就把閱讀的這些文章當做給自己科普知識,帶著興趣去讀,心態就不一樣了。每個人適合的方式可能不一樣,但我覺得先通讀一遍文章,真正semantically理解了這篇文章,再去做題,會非常有效率。

IB生存法則

Q: 學姐的IB選課

HL:心理 英語 數學

SL:語文 物理 藝術

Q: 總結一下你覺得最重要的關於IB的3條survival tips

1)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很重要的。對我而言一些特定的環境會適合寫不同性質的作業,比如數學題適合在自習課有點嘈雜的時候邊聽音樂邊刷,寫論文就適合在安靜一點的深夜…大家可以總結一些類似這樣的習慣,對提升效率很有幫助。

2)多和老師交流,課上和課後都可以,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或者提出疑問,這樣其實也是在促進自己的集中度和參與度。

3)選自己喜歡的課、寫自己喜歡的IA topic、參加自己喜歡的活動...... 不要拘泥、限制於別人的看法和做法,也不要太過功利。要讀好IB肯定會很苦,但只有做好自己,才能讓這些刻苦努力變得值得。

Q: 學姐選擇了Visual Art這門課,對於IB學藝術的同學們有什麼建議?

藝術學科的作業分好幾種性質,有的是筆頭分析,有的是創作作品。前者其實和別的科目的IA之類的大同小異,後者會更需要一種平衡吧。對於一幅作品或者一個project,我一般會把它分成幾個部分分期完成,比如brainstorm、採購材料、打草稿、實驗、最終稿、修改加工等,一天或半天做一個部分,兩兩之間再穿插做些別的學科作業。其實按照這個步驟下來也是最後process portfolio的形式,強烈建議VA生們在平時的project就好好做這些,不然就要像我一樣現在還有這個ddl要改了...QAQ

學長學姐說

Q: 想對接下來進入申請季的2023ers說些什麼?

對所有的事情都坦然一點吧。無論是偶爾拿到的一個不理想的分數,還是申請季收到的拒信,其實真的都沒什麼。沒考好,那就對症下藥,一共就那些問題嘛,一個一個解決過來就好;被學校拒了,後面還有那麼多機會,「let』s make it their loss」. 越到申請季越會發現,心態好的人運氣總是不會差的。After all, happiness is the truth.(wink)

再次感謝學姐接受我們的採訪!

採訪 | 王皓天

排版 | 葛璐贇

審核 | CCP辦公室

圖片來源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BAmbassador 的精彩文章:

Closer to 申請季 JHU學姐說

TAG:IBAmbassad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