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鋼企如何繞過了美國反傾銷關稅?

中國鋼企如何繞過了美國反傾銷關稅?

2000年至2013年,中國鋼鐵產量增長六倍,2013年佔到全球總產能的一半。圖為河北某工廠一名工人在幫助裝載鋼條。 圖片來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記者 Matthew Dalton / Lingling Wei




三年前,塞爾維亞小城Smederevo郊外的一家鋼廠似乎即將被廢棄。





連續六年虧損後,該鋼廠所有者塞爾維亞政府不再為其提供補貼。面臨資金困境,該鋼廠無法購買備件和鐵礦石等原材料。



該鋼廠的工會領袖Sinisa Prelic稱,當時的情況就像試圖開一輛沒有輪胎的車。




但在新所有者中國國有鋼企河鋼集團(Hesteel Group)入主後,該工廠的產量如今創下歷史新高。這家工廠獲得了來自中國國有銀行和投資基金的數千萬美元資金支持,出口激增,並已開始向美國運送鋼鐵。




在特朗普政府加大力度打擊中國鋼鐵,同時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上周五與中國的貿易談判未取得實質性進展之際,美國還需要應對政府做後盾的中國鋼鐵製造商的一項戰略轉變。過去幾年,在中國國有銀行和基金數百億美元資金的支持下,這些鋼企一直在關閉國內生產並向海外擴張。




通過擁有海外產能,中國鋼鐵生產商希望獲得基本上不受限制地進入全球市場的渠道。這些鋼企在國內的工廠受到美國和其它多國高額關稅的限制,這些關稅大部分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前實施的,目的是阻止中國鋼鐵生產商向全球市場傾銷過剩產品。但中國鋼鐵生產商在國外的工廠很少面臨這類所謂的反傾銷關稅。




今年3月,為進一步施壓中國關閉國內鋼鐵廠和鋁廠,特朗普政府宣布對所有進口鋼鋁產品分別加征25%和10%的關稅,此舉震動全球貿易體系。(上述鋼鋁關稅的實施範圍上周擴大至加拿大、墨西哥和歐盟。)歐盟也在考慮加征關稅,以阻止被美國關稅拒之門外的鋼鋁出口產品湧入歐洲。




即使美國此次加征的關稅適用於將生產轉移到國外的中國鋼鐵生產商,但這一轉移做法仍然帶來了好處。特朗普此次關稅的稅率遠低於美國對華鋼材徵收的通常超過200%的現行反傾銷關稅。




一名河鋼集團的發言人不予置評。中國鋼鋁行業主管部門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中國產能過剩已經壓低了全球鋼鐵價格,也令中國的競爭對手損失慘重。西方官員在說服中國政府削減國內產能後,卻惱火地發現,中國公司在全世界加大生產。西方鋼鐵行業的管理人員還擔心,中資鏈鋼廠商通過海外投資規避各國的反傾銷關稅,各國實施這些關稅原本旨在保護本國公司不受中國公司被指不公平貿易做法的影響。




中國鋼鐵生產熱潮始於2000年左右,當時中國政府大力支持鋼鐵行業,認為這個行業對於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強國至關重要。2008年的金融危機促使中國政府實施經濟刺激計劃,包括建設數百家新鍊鋼廠。2000年至2013年,中國鋼鐵產量增長六倍,2013年佔到全球總產能的一半。




到2013年,中國國內經濟增長放緩,致使中國鋼鋁生產商湧入全球市場,壓低了價格。2011年至2016年期間,中國鋼鐵出口的平均價格下降了50%左右。



世界各國政府紛紛加以應對,針對中國金屬生產商實施了130多項反傾銷關稅,主要是針對鋼鐵,從而令中國國內市場失去了一個重要的消化渠道。




河北省位於北京附近,是一個污染嚴重的鋼鐵大省。在河北有大量類似圖中遷安這處一樣的鋼廠。 圖片來源:NG HAN GUAN/ASSOCIATED PRESS




中國政府的回應是去產能:2016年至2020年間,每年將凈削減1.5億噸鋼鐵產能,未獲政府批准而建成的鋁廠將被關閉。同時,2014年,政府啟動了一項名為「國際產能合作」(International Capacity Cooperation)的計劃,並招募中國國有金融機構幫助製造商在海外擴大生產。



分析師和西方政府以及行業官員表示,中國製造商獲得了政府數千億美元支持用於在國外建造和收購工廠,這些資金由國家開發銀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等金融機構和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China Investment Corp., 簡稱﹕中投公司)等基金提供。海外工廠很可能會被用作「一帶一路」倡議的獨家供應商。「一帶一路」是中國萬億美元級的基建計劃,旨在將中國的經濟影響力擴大至歐亞大陸和非洲。




諮詢公司Future Risk的研究總監Tristan Kenderdine表示:「中國只是把整個產業集群移到境外地區,然後繼續過度生產鋼、鋁、水泥、厚玻璃板、紡織品等等。如果沒有國家補貼,從供需關係來看,這些項目沒有一個在經濟上是可行的。」 Future Risk追蹤中國的海外投資。




中國的鋼鐵公司已簽署協議,將在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國家建造工廠。




在巴西北部,一家中國財團料將於今年晚些時候啟動一個投資80億美元的項目,建設一家規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大型鋼廠,擴大巴西的潛在鋼鐵產能,儘管該國鋼鐵行業的開工率不到70%。




代表巴西鋼鐵企業的巴西鋼鐵協會(Brazilian Steel Institute)的主席Alexandre Lyra稱:「在我們還有這麼多閑置產能的情況下,這完全沒有道理。」




中國企業也在印尼建設新的鋼廠。總部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溫州市的青山控股集團(Tsingshan Group Holdings)在印尼蘇拉威西的一家年產能200萬噸的不鏽鋼工廠去年開業,該鋼廠的不鏽鋼產量佔全球不鏽鋼總產量的4%。該鋼廠的建設獲得了中國開發銀行(China Development Bank)一筆5.7億美元貸款的支持。行業高管和分析師稱,該鋼廠現在正拉低從亞洲到美國的不鏽鋼價格。




不鏽鋼公司Acerinox的財務主管Miguel Ferrandis Torres稱,青山控股的投標價格非常具有競爭力,他表示,青山控股從其印尼鋼廠供應的產品可能是虧本的。



青山控股不予置評。




青山控股的產品正通過與總部位於匹茲堡的不鏽鋼生產商Allegheny Technologies Inc.組建的合資公司進入美國。這家合資企業正在重啟西賓夕法尼亞的一家不鏽鋼軋鋼廠,2016年Allegheny關閉了這家工廠,部分原因在於廉價的中國進口品帶來的壓力。這家新公司正在從青山控股的印尼工廠進口30萬噸半製成品不鏽鋼片(取代Allegheny過去自己生產的產品,該生產線現已關閉),然後將其加工成不鏽鋼板,用於從家用電器到醫療設備等各種產品。




行業高管稱,這在去年給美國的不鏽鋼價格帶來了下行壓力。Allegheny的高管Robert Wetherbee去年11月對分析師表示:「在這個市場里,我們正在從一家高成本生產商轉變為低成本生產商,我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都曾是高成本生產商。」



特朗普政府於3月份生效的關稅對青山控股從印尼輸往賓夕法尼亞合資工廠的不鏽鋼造成了打擊。Allegheny曾要求特朗普政府豁免這些進口品的關稅。




青山控股正在擴大該公司印尼工廠的規模,總部設在江蘇省的德龍鎳業有限公司(Jiangsu Delong)正在該廠附近建設另一家新廠。據商業信息公司CRU Group駐倫敦的鋼鐵分析師Michael Finch稱,僅這些項目就將使全球的不鏽鋼產能較2017年增長9%,儘管不鏽鋼行業已有大量閑置產能。




2014年,河北省官員開始為該省最重要的公司河北鋼鐵集團(Hebei Iron & Steel Group)物色海外投資項目。2016年,河北鋼鐵集團更名為河鋼集團。河北省位於北京附近,是一個污染嚴重的鋼鐵大省。




據知情人士稱,2014年河北省官員就塞爾維亞的投資機會接洽該國政府時,塞爾維亞政府立即想到了elezara Smederevo鋼鐵公司,該公司在多瑙河畔有一家鋼鐵廠。




塞爾維亞政府2012年以1美元的價格從United States Steel Corp. (X)手中收購了該廠。該國政府將該廠關閉幾個月之後恢復了該廠的生產,以吸引潛在買家;為維持該廠的運營,該國政府向其注入了數千萬美元。




但塞爾維亞的公共財政每況愈下,2014年,該國尋求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獲得一筆備用貸款融通,IMF與歐盟委員會共同向塞爾維亞提出了停止補貼這家鋼廠的要求。




負責代表塞爾維亞政府出售這家鋼廠的Bojan Bojkovic稱,2015年初,塞爾維亞政府停止了補貼。他稱:「很多人,尤其是所謂的經濟學家,都希望立即關停這家鋼廠。」




與此同時,2015年3月,河鋼集團與中投公司簽署了海外擴張融資協議。中投公司擁有逾2,000億美元海外資產。




在與塞方談判期間,河鋼集團承諾,未來三年向這家鋼廠投資至少3億美元。中方將這樁4,600萬歐元(合5,400萬美元)的收購交易譽為中國海外投資的標杆案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6年6月參觀了這家鋼廠,出席了項目簽字儀式。




河鋼集團高管稱,他們在2016年6月接手之後,很快即扭轉了這家虧損鋼廠的局面。塞爾維亞公司紀錄顯示,接下來六個月里,該廠的營業虧損為3,400萬美元。2017年的數據尚未公布。




位於德國杜伊斯堡的Mercator School of Management東亞經濟研究教授Markus Taube 稱:「這是一項巨大政治舉措的一部分;他們對損失極其不敏感。」




多年來,歐盟一直對中國低價鋼鐵出口徵收關稅。現在,河鋼集團位於塞爾維亞的工廠可免稅向有28個成員國的歐盟出口。




代表歐盟鋼鐵生產商的貿易協會EUROFER的貿易政策專家Sonia Nalpantidou說:「我們感覺塞爾維亞的工廠就像是特洛伊木馬。」




上月在北京舉行的一次鋼鐵博覽會上,該公司展台旁掛著橫幅,上面寫著「世界的河鋼」。地圖上用大頭針標明了河鋼集團投資過的地方——塞爾維亞、馬其頓、瑞士、南非、澳大利亞和美國。一名公司代表說,海外擴張現在是公司的一項核心戰略。她說,公司計劃在北美等地區建立更多工廠,並計划到2020年從中國以外市場獲得20%的收入。




這位代表說,「在歐洲地區製造的商品不應受到歐洲關稅的限制。」




據一名了解談判情況的知情人士稱,去年下半年,河鋼集團提出以15億美元收購United States Steel Co. (X)在斯洛伐克擁有的一家大型鋼鐵廠。斯洛伐克總理上個月表示,United States Steel不會將該工廠出售給河鋼集團。United States Steel一位發言人不予置評。




在收購上述塞爾維亞的工廠後,河鋼集團開始將該工廠的產品向美國市場銷售。 圖片來源:MARKO RISOVIC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在收購上述塞爾維亞的工廠後,河鋼集團開始將該工廠的產品通過瑞士商貿公司Duferco向美國市場銷售,包括一種名為寬熱軋卷板的板鋼產品。河鋼集團在Duferco中擁有51%的股權。




自2001年以來,中國國內生產這種產品的鋼鐵工廠在美國面臨超過64%的反傾銷關稅,這實際將中國的這種鋼鐵產品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而特朗普加征的關稅今年早些時候生效前,河鋼集團的塞爾維亞工廠則能以很低的關稅向美國出口產品。




總部位於得克薩斯州芒特普萊森特的Priefert Ranch Equipment是該塞爾維亞工廠的美國客戶之一。3月份,Priefert向特朗普政府申請豁免每年從該廠進口28,000噸鋼板的關稅。Priefert表示,長期以來該公司一直依賴海外鋼廠供應美國本土不生產的產品。Priefert高管並未回復記者的置評請求。特朗普政府尚未就這一訴求作出決定。




河鋼集團董事長於勇在簽署協議收購該塞爾維亞工廠時表示,希望成為世界的河鋼。他承諾將該塞爾維亞工廠打造成歐洲最具競爭力的鋼鐵企業。







你可能還關注:


一位中國高鐵工程師的「泰囧」


非洲工廠「中國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爾街日報·派 的精彩文章:

科學家新發現一個企鵝超級帝國
貿易戰不打了,中國答應了美國什麼,又拒絕了什麼?

TAG:華爾街日報·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