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廣西地理位置那麼好, 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廣西地理位置那麼好, 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廣西在歷史上與廣東並稱「兩廣」,民國時期還被譽為「模範省份」,這裡既擁有中西部省份眼紅的出海通道,又享有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庇護。然而,區位條件頗為優越的廣西

一直沒能與大多數沿海省份一樣富裕起來,與相鄰的廣東相比更是相形見絀,原因究竟在哪裡?本文信息量大,視野開闊,

雖作於數年之前,某些具體情況或已變遷,但作者眼界不局限於廣西一地,時間並未減損其思想穿透力

。讀者若追問所在地區的興衰,也能從本文中找到線索。



文|gghczj夢幻石頭



廣西,既沿海,又沿邊,還比鄰粵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東盟,既擁有東部的區位優勢,同時又擁有西部其他省區眼紅的出海通道,還享受著西部大開發政策的庇護。無論抓住了那一條,廣西經濟這艘設計豪華的大船想不騰飛都難。




然而現實卻是極其殘酷,中國改革開放

30

多年了,廣西的人均

GDP

還是列全國倒數前幾位。排大陸沿海省區市倒數第一。淪為與自然環境條件極其惡劣的貴州省同為難兄難弟

!

我去過貴州的多個城市,人家人說中央一宏觀調控,受害最多的就是後發展地區貴州、廣西兩個難兄難弟,可見在人家貴州人並沒有把廣西當

龍頭


 


區位的先天優勢是上天給予當地人民的一份厚禮,但僅有區位優勢並不代表經濟發展就一定迅速,廣西就是很明顯的例子。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有著先天區位優勢的廣西經濟發展上都出現了那些偏差,以至於改革開放進入

30

年後,發展水平還是不高。



1.

區域經濟合作方向失誤:

寧當大西南的「雞頭」,不當珠三角的「鳳尾」


廣東省、江蘇省、浙江省等東部沿海省市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要實現後發展地區的大發展,就必須加強區域合作。在選擇區域合作的對象上,後發展地區必須主動溶入發達地區,通過發達地區的輻射帶動,發展自己的優勢產業,進而做大做強自身經濟。


 


從珠三角與長三角的經驗來看,廣西在區域合作對象的選擇上實際上失誤了。廣西作為後發展地區,誰來輻射帶動你?這個問題不解決,廣西要實際跨越式發展根本無從談起。




廣西的周邊都有那些?東面是廣東省,東北面是湖南省,北面是貴州省,西北是雲南省、四川省,西南面是越南。改革開放之初,這幾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都差不多,越南自身更是非常落後,加上當時與我國還處於交惡狀態,所以周邊地區誰也沒有能力輻射帶動廣西的發展。總結起來,我國的改革開放進入了第

30

年,廣西卻連續失去了

3

個十年發展的好時機。



 


1.

失去的

80

年代

 


改革開放之初的上個世紀

80

年代,廣西首先確定沿海的北海市作為發展龍頭,這是基於當時廣西現狀的無奈選擇,因為周邊地區無人可以輻射帶動北部灣,廣西只能自力更生,自我發展。北海市作為我國改革開放之初沿海

14

個開放城市之一,是最小的一個,這在當時中央其實已經很照顧廣西了,因此當時的廣西區域合作決策並無太大的問題,就是自力更生。


 

沿海省區中,福建省與廣西有很多相似之處。福建省的自然條件按理說還不如廣西,大部分是山地,比廣西更

,交通條件也不是很好,與廣東比鄰,不過交通距離實際比廣西距

珠三角

還遠,不容易溶入

珠三角

;與浙江比鄰,但距離浙江發達地區也不近,也很難溶入

長三角


 


福建省的唯一優勢就是有一經濟特區廈門。這個特區估計是為了對接台灣而設立的,但由於政治因素,台灣省無法輻射帶動福建發展。但福建省的幹部群眾卻不等不靠,以經濟省會泉州市、特區廈門市、政治省會福州市

3

個有一定工業基礎的老城組成的三駕馬車,大力發展加工製造業,經濟發展水平亦取得不俗的成績,再逐步輻射省內其他地區的發展。雖然整體上福建省與鄰居廣東省、浙江省相比有差距,但比起廣西來,卻又發達得多。


 


反觀當年的廣西北海建設模式,廣西將大部分財力都往裡投,但北海市似乎只會跑馬圈地,而圈了地卻沒能集中引進一批加工製造業。當然這與廣西當時的指導思想有關,以至於

90

年代廣西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居然不是先修通北海到南寧,而是先修通柳州至桂林,美其名曰要優先發展桂林旅遊產業,誰聽說過一個大的行政區域僅靠旅遊業就的實現經濟快速發展的嗎?






無工不富

這麼淺顯的道理都沒弄明白?所以北海在

90

年代發展受限制,沒有高速公路也是重要原因。以至於北海市到了

90

年代開始搞房地產,沒能很好地考慮快速建設數十上百平方公里以上的工業園區,沒能很好地集中引進一批出口導向型的加工製造業,做大城市的經濟基礎,因而形成很大的房地產泡沫,與海南省三亞市、海口市其實很相似,最後都因泡沫破裂從此一揭不振。而我們的老工業城市柳州市、梧州市在此期間,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發展舉步為艱,甚至在廣西的地位每況愈下。



 


假如這一時期廣西鐵了心發展新興城市北海市、南寧市和工業重鎮柳州市,像福建省一樣專心,自我發展泉州、廈門、福州三個

,形成區域經濟上三個布局

,再加上放手民營經濟活躍的桂東南

讓這些城市群優先發展起來,做大做強桂南、桂中、桂東這幾市的經濟,帶動廣西的發展的火車頭就能建成。


 


當然,福建模式是在沿海選擇三個

,這是福建的自然條件決定的,因為福建相對廣西還說,還要

得多,內地沒有建設大城市所需的平原,所以其三個

均選擇在沿海。但廣西去不同,海岸線沒有福建那麼長,北部灣很小,是不可能同時在沿海建立幾個

的,那樣會內部互相競爭,正確的選擇就是北海市

-

南寧市

-

柳州市構成區域經濟發展初級階段的

。可惜這些年廣西還沒找到真箇需要重點發展的城市,無法形成生產要素中的

馬太

集聚

效應,未能出走出經濟發展布局的第一步。失去的這

10

年,廣西開始逐步落後沿海省區市。


 


2.

失去的

90

年代


 


改革開放的歷史進入上個世紀

90

年代初期,隨著國家大西南扶貧工程南昆鐵路的開通,廣西以為找到了救命稻草,

適時

地將自己決策為大西南的

龍頭

,要傾全區之力建設輻射大西南的出海大通道

——

建設大防城港。


 


某位領導一句話說北海市是個死角,沒有優良的深水港,廣西立即調整廣西戰略發展重點,並將發展重點放在建設防城港,修建廣西的出海基地,廢了有一點經濟發展基礎北海市的武功。這個時候廣西的經濟布局就是以防城港市、南寧市為中心,企圖建立輻射雲貴川的大通道,所有高速公路建設也圍繞著這個通道做文章。




可惜大西南有什麼?無非是有一點煤、礦,我們花了大價錢修路,卻發現自己只給別人建設了一個通道

防城港是個鳥籠大點的地方,一面臨海,幾面是山包,也沒有大型河流,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用

google

衛星地圖看看,這個城市有沒有拓展成為特大城市的可能性。防城港沿海一帶的確有著建設深水大港所需的條件,因此廣西企圖學習深圳特區那樣,從一個小漁村零起家,舉全區之力建設大防城港這個大鄉村,但是深圳特區有香港這個亞洲金融貿易中心的輻射,防城港周邊有什麼?一切就得從零開始,光有個港口沒人輻射你,就難以建立工業加工出口基地,貨物經過防城港除了留下一點可憐買路錢,廣西什麼也得不到。最後人家大西南雲貴川幾省還是不領廣西的情。


 


大西南的貨物還是源源不斷的通過南梧二級公路跑廣東。直到前幾年,廣西沿海

3

個港口的吞吐量還居然比不過貴港一個內河港口,這是為什麼?不值得反思么?大西南的煤、礦,通過鐵路運到貴港、南寧

這個時期貴港港很亂收費高,貴州的煤都捨近求遠跑南寧去轉港

再通過黃金水道西江前往

珠三角



 


而作為加工製造業象徵的集裝箱運輸,更是通過彎彎曲曲、速度象蝸牛般的南梧二級公路前往

珠三角

每天幾萬輛汽車象螞蟻搬家一樣走

珠三角

,就是不走北部灣!為什麼?因為北部灣沒有加工製造業基礎,沒有產品需要向大西南地區輸出,大西南地區的汽車將貨物運到北部灣後,得空車回去,變成單向運輸,成本就不合算。




廣西這時急了,眼看自己花大價錢投資的出海通道無人買賬,拒絕修往廣東方向的高速公路。而且南梧二級路即使超負荷運轉壓壞了也盡量拖延維修時間,企圖迫使往東的貨物走北部灣,可惜還是失敗了,還連累了廣西非公經濟最活躍的桂東南地區。為什麼?因為以廣西的經濟發展總體水平,本來就沒有能力當大西南這個

龍頭

,自己卻硬是花了血本充胖子。


 


在這一時期,廣西最大的失誤就是沒有埋頭髮展自己加工製造業,卻一門心思先花錢去建西南大通道先當

龍頭

,人家不買賬,卻耽閣了自我積累發展的最佳時機。


 


失去了

80

年代,那麼

90

年代廣西要適時調整發展戰略,那麼正確的做法應該是:一是繼續在北部灣建立一個重點發展的

。選擇條件是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有建設深水良港條件、有足夠的土地資源用於城市拓展、有足夠的談水資源、有足夠的發展加工製造業所需的第一批本地勞動力資源,最好還要有河流解決水資源和內河運輸問題。




如果一條路走到黑,那麼堅持繼續重點發展北海市也是不錯的戰略選擇。但如果廣西不想重點發展北海,那麼正確的選擇新

只有一個,就是全力發展欽州市。因為欽州市建設大城市的條件相對防城港市好一些。對照以上幾個選擇條件,欽州市與防城港市相比,除了港口有那麼一點點差距外,其他條件都大大優於防城港市,無論是建設大城市需要的土地、勞動力還是其他條件等

(

希望防城港的朋友不要罵人,這裡是學術討論,就事論事。防城港當然也要發展,只是防城港做北部灣的龍頭的確不是很合適

)


 


二是發展老工業柳州市、首府南寧市這兩個

;三是修好一條通往東部的高速路,放手桂東南地區自我發展的成為第四個

。因為當時的桂東南地區民營經濟非常活躍,是廣西的溫州地區,並不需要廣西給予太多,一條高速公路足已。可惜廣西還失去了第二個

10

年,

廣西開始大大的落後了。


 


3.

失去的

21

世紀初期


 


錯過改革開發的前

20

年,我國的改革開放的歷史前程進入了

21

世紀,廣東省這個借改革開放率先發展起來的發達省份,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區域經濟合作內容的拓展,開始淘汰轉移一批相對

落後

的產業,以便騰出土地著手產業升級。


 


而在

珠三角

產業轉移開始的這一時期,廣西沒有修通對接

珠三角

的高速公路來承接產業轉移,卻另起心思升級廣西發展戰略,開始不滿足於當大西南的小

龍頭

了,要爭做更大的

龍頭

,適時地將東盟也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提出的口號是

背靠大西南,面向東盟

,多麼偉大口號。







叫叫口號出點名,擴大廣西北部灣的知名度,這當然是很合算的買賣。但你北部灣乃至整個廣西的經濟上還真不能靠東盟!為什麼?東盟是我國的政治後院,國家當然十分重視與東盟的關係,所以中央將中國東盟博覽會放在南寧也是有其明顯的目的,主要還是基於政治的考慮,當然也有補償歷史上欠廣西太多的意思,可謂一舉兩得,但經濟上的考慮不會是首選。




為什麼?因為東盟沒有輻射帶動我區加快經濟發展的能力,東盟中除新加坡、汶萊等小國較發達,馬來西來、泰國處於中等發展水平外,大部分都是後發展中國家。因此面對東盟,政治上我們要保持與中央高度一致,大力發展與東盟的關係,東盟的市場也是我們需要的,但不能指望東盟能給廣西帶來什麼項目投資。




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的最佳時機里,我們的鄰居們貴州、湖南等省和廣東省內的粵北、粵西卻在快馬加鞭地花大力氣完善通往

珠三角

的交通,主動溶入泛

珠三角

經濟圈之時,廣西卻放著發達的鄰居

珠三角

不主動融入,卻非要弄個

背靠大西南,面向東盟

獨立於

珠三角

的經濟戰略,希望當更大的

龍頭


 


一山不容二虎

的通俗道理,歷史上的廣西的高層居然沒弄明白。因此兩廣作為地緣上的近鄰,只能容下一虎,

珠三角

已先廣西成

,做了華南地區的經濟龍頭,而廣西卻不肯認這個能輻射帶動自己的龍頭,自己一門心思想當大西南的雞頭,卻也不甘願做

珠三角

的鳳尾。廣西進入

21

世紀都

10

多年了,

GDP

總量還不及一個深圳市,到現在連北都找不著。



2.

經濟布局反經濟學常識:

北海失敗了發展防城港,防城港不成就搞欽州,沿海始終未能建成一個北部灣的龍頭


區域經濟學告訴我們,一個區域或地區的發展,是按照

這一線路發展的,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一樣。簡單說來就是一定時期內,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的投資總是有限的,經濟發展不可能在發展的初期就做到以

的形式全面開花,必須集中力量辦大事,優先發展

經濟,再帶動



 


廣東改革開放之初,經濟優先發展兩個

:深圳市、廣州市。這兩個

的城市群發展起來後,再輻射兩

間沿途交通連

城市及周邊地區,如東莞、佛山、中山的發展,最後

城市群擴大後,自然連成一片

,也就是今天的發達經濟區域

珠三角

城市群。


 


江蘇省的經濟發展也是

順序發展典型模式。改革開放之初在蘇南定了四

,以比鄰上海以及太湖為中心的蘇州、無錫、常州和省會南京為

,投入大量財政資源吸引民營資本參與建設,優先發展四個

。其他省如山東、浙江、遼寧等也十分明顯是優先發展

,再拓展

,最後形成

。其中山東以青島市、煙台市、濟南市為

。其他沿海省市分析下去,大體也是如此。


 


從發達地區的

選擇來看,都有比較共同的特點:一是有特定的區位優勢;二是有一定的工業基礎;三是三至四個

就合適。反觀廣西似乎沒有發展重點城市或區域,只會在西北部革命老區開展農村扶貧,建設扶貧專用高速公路,不會發展工業經濟。




 


北海失敗了發展防城港,防城港不成就暗地搞欽州,總之沿海始終未能建成一個城區人口超

100

萬以上的中心城市擔當北部灣的龍頭。

三個沿海城市發展失敗後,廣西開始想跳過

發展階段,直接進入

發展階段,將北海、欽州、防城港三個城市捆綁在一起,整體上叫

北部灣

,後來又將玉南寧、玉林、崇左納入,企圖超越

直接進入

的發展階段,

6

個城市變成整體的泛

北部灣







沿海三市中心城區人口加起來不知道有沒有

100

萬,流動人口更是少得可憐,很難擔當起廣西經濟火車頭;南寧市從區位及工業基礎來看,現階段也無法擔當龍頭,南寧市目前還未能建成方圓上百平方公里以上成熟的工業園區,沒有什麼產業鏈,經濟總量並不大;玉林、崇左的經濟實力更是沒有辦法充當廣西的火車頭。實際上,廣西這麼多年有很多做法,本身就不符合區域經濟學的原理,比如前些年提及的

玉貴走廊

。玉林市和貴港市都屬於後發展地區,中心城區的

都沒發展起來,怎麼可能有能力帶動兩城公路沿

的發展。


 


發達地區經濟發展還告訴我們一個經驗,就是鄧小平老老人家常提到的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領大家共同致富

。具體到一個省也一樣,廣東優先發展

珠三角

珠三角

發展起來後,再輻射帶動粵西、粵東、粵北的發展。有機會大家去粵北的清遠市看看,這個市前幾年還不怎麼樣,在建立大工業園區的基礎上,承接了

珠三角

大量的產業轉移後,是不是發展神速起來了。


 


而我們的廣西,並不優先發展有一定民營經濟基礎的桂東南地區、有重工業基礎的柳州市,卻將很多財政投資的重點放在桂西北這些區位、自然條件比較差的地區,花了大價錢,經濟發展卻是事倍功半,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也就是說,廣西一直沒有搞明白,廣西區域內誰應該先富起來的問題。



3.

公路建設決策嚴重失誤

缺少通往發達地區的高速公路,自我封閉當 「閻錫山」


中國發達地區無一不是按照經濟規律來建設高速公路的,哪裡車流量大,收益高就先往那裡修,因此民營資本參與積極性高。



 


如廣東省修建高速公路,最先修通廣州至深圳、廣州至佛山,因為那裡的車流量最大,收益最高,然後再往其他城區拓展,最終形成

珠三角

密集的高速公路網。福建優先修通了車流量最大的經濟省會泉州市至特區廈門市的高速,再修通廈門市至政治省會福州市。


 


浙江省的第一條高速公路為杭州市與寧波市這兩個經濟火車頭之間。山東省第一條高速公路是修通經濟省會青島市至政治省會濟南市,再連接另外一個經濟城市煙台市。遼寧省第一條高速為經濟省會大連至政治省會瀋陽之間。這些省修路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哪裡車流量大,就往那裡修。




反觀廣西高速公路建設,嚴重違反經濟規律。不是哪裡車流量大就往哪裡修,而是一切為了還在圖紙上的

大西南出海通道

服務。

先修通內地柳州市至桂林市的高速,接著修通南寧市到柳州市的高速,再接著修通南寧市到北部灣的高速,然後再往南寧市為中心,往西南的越南、西北的雲南省、北部的貴州省

3

個方向拓展,往東的只有條半截的南梧高速。







總的來說廣西的高速公路戰略是逆其道而行,即先修通內地,再修通沿海,先修通西部山區進行

扶貧

,拒絕修通東部通向發達地區之路,以南寧為中心圍繞南寧呈放射狀居然修了

6

條高速公路,嚴重違反經濟規律。但出區外的高速公路卻全是斷頭路。特別是通往廣東方向的,更是斷得嚴重。




南寧要優先發展是對的,但修了如此密集的高速公路是不是有點浪費?修那麼多高速公路通往雲南省、貴州省幹嗎?雲南省、貴州省有什麼?煤還是礦?還是方便廣西的官員運雲南好煙、貴州好酒?廣西發揮雷鋒精神了?君不見桂西北那些高速公路老半天沒一輛車通過,百姓戲稱廣西喜歡修

曬穀場

嗎?通往發達鄰居的廣東的路車流量那麼大,為什麼就不能早一點修?而且還不允許民營資本修?嚴重違反經濟規律建設的廣西高速公路,建成後就一直整體虧損,只好想著法子提高收費標準坑百姓。有人說,廣西政府窮,沒錢修高速公路,誰讓你廣西違背經濟規律辦事?


 


缺少通往發達地區的高速公路,廣西等於是自我封閉當

閻錫山



4.

工業主導不夠突出

決策失誤,導致柳州工業長期發展滯後


1.

工業發展規劃嚴重滯後





要我回答廣西的工業規劃是什麼?還真的有點難住啦。可以說,整體上,廣西的工業規劃嚴重滯後!老工業城市柳州本來很早就可以發展冶金工業,以及建立在冶金工業基礎上汽車製造業、機電加工業等重工業,

可惜廣西以前根本就沒有把這座老工業城市放在眼裡,一心想發展南寧市,甚至想把柳州市為數不多的工業都搬南寧去,為首府充門面,造成了柳州市的工業長期發展滯後。


 


記得我上大學的時候,柳州市的工業在全國

5

個自治區的所有城市中是老大,然而十多年後,柳州市的工業還是在原地踏步!內蒙古的包頭市、呼和浩特市、鄂爾多斯市遠遠將柳州市拋在後面!直至今年,廣西才提出投資

240

億,發展柳州的汽車製造業。這都什麼時候了?早些時候看幹嗎去了?為什麼不早點規劃?汽車市場都被全國幾十家廠商瓜分都差不多了,才想起重點發展汽車製造業!可見廣西工業規劃之滯後!


 


具體到廣西的一個工業園區內,也沒發現什麼好規劃,引進的企業那真叫

八國聯軍

,根本就沒有培植延長產業鏈的打算,什麼企業都往裡放!各地也自為政,自治區安排項目的時候西放兩個,東放一個,亂如一團麻!這就是沒有很好規劃的結果。因此廣西的工業規劃是得提前思考一下了。到底我們確定各個經濟區域應該怎麼發展什麼樣的工業?


 


我認為要居於以下考慮:一是沿海工業,建議選擇兩個點,一個是防城港市,具備深水港,它可以作為廣西除柳州市外的另一個重工業城市進行建設,另一個是欽州市可以適當發展一些重工業,大力發展加工製造業;二是重振柳州市的重工業輝煌,發展南寧市的金融、貿易、信息技術產業;三是放手讓桂東南梧州市、貴港市、玉林市等地發展非公經濟,全力承接東部產業轉移。





2.

工業園區建設小打小鬧


    


前文曾說過,東莞一年建成

72

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後,中央剛清理了工業園區不久,另一個粵北城市清遠又開始大搞大業園區。山東、浙江、江蘇一直堅持繼續做大做強工業園區。


 


隨便到一個發達地區的城市看看,哪個城市不是建有數十上百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廣西有嗎?看看南寧市那個工業園區小得可憐,而且離中心城區十萬八千里

!

怎麼解決企業進駐吸引當地人為第一批勞動力的問題?連本地人都無法吸引到工業園區就業,招外地人更不可能,那怎麼安置項目?畢竟廣西的優勢之一就是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工業園區遠離城區,員工如何居住、生活、購物、娛樂?廣西前些年高高在上的領導層想過沒有?準時準點的公共汽車不通達,又沒有公僕們豪華的公車坐,叫當地老百姓如何正常的上班?


 


廣西目前初步改變了工業園區小打小鬧的規劃問題,但還沒有改變建設時的小打小鬧問題。各地規劃的工業園區少則數千畝,大致數萬畝,但就是不見建設有大動作,每年搞它個幾百或者一兩千畝,這頂個屁用啊。

這麼小的動作,你引進一個加工製造型的項目,那它的上游、下游產業鏈的項目如何同步引進安置?不同步引進如何做長產業鏈?



發達地區的工業園區就是一兩次開發建成,產業鏈整體式引進,才能做大做強。像東莞

72

平方公里一次性建成的工業園區,就引進了多家國際

IT

巨頭,形成非常完整的產業鏈。蘇州引進的新加坡工業園,也是一個超大型的工業園區,產業鏈非常完整。而廣西的小打小鬧只能引進的項目多數是單獨選址,不需要什麼產業鏈的資源性項目了,因此肯定難以實現跨越式發展。


 


3.

品牌發展戰略嚴重缺失


 


現在廣西能拿得出的重量級品牌,看來只有玉柴、桂柳工

……

等少數幾家名牌產品了。看看中央電視台、各省市電視台,有幾個是廣西企業在做的廣告?這是什麼?這就是廣西自主品牌發展戰略嚴重缺失的結果。想當年,咱買的雙馬電風扇等等廣西名優產品,十多年後還照樣正常運轉,那產品質量是如何的過硬,但是後來都一個一個地消失了。為什麼?政府決策失誤?不作為?還是我們的企業集體不掙氣?


    


總的來說,廣西的發展就是區域合作方向失誤了,老工業基礎丟了,民營經濟活躍的地區被扼殺了,而新確立的地區去是個投資無底洞,產生不出效益,進而造成廣西今日發展之困局。

精彩小說:

混官場最實用的法寶,就是靠近領導...
因為知道了女領導的秘密 ,而在官場平步青雲…
老婆和媽誰重要?他的回答霸氣又給男人長臉!
官場風雲,論貪官如何第一眼鑒別極品女人
官場怪事!把女領導發展成自己的情人後,他連升三級!

後語: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贊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註是一種態度!

為您精選10個優質微信號,喜歡就長按關注哦。

官場野史


guan--chang

在這裡,看遍國內外黑幕野史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最權力

bao--liao

在這裡,讀懂權力。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最權色


zuiquanse

最權色,你懂得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最官場


zuiguanchang

在這裡,讀懂官場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最高層

zuineican

高度決定影響力,在這裡讀懂中國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官場書屋

guanchangshuwu

在這裡,讀遍官場好文好書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神評手

iaineimu

神評,精彩總在後半頁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好看歷史

hao---kan

在這裡,給你好看哦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聚寶盒

jubaohe

聚寶在手,天下我有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印象成績單

chengji

測一測,你的各種第一次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添加關注


更多勁爆內容 請點擊【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看歷史 的精彩文章:

「永別了」朴槿惠!你從什麼政啊...
瘋了!48小時房價暴漲57%,這說明了什麼?

TAG:好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