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中國古代史上,真正是嫡長子繼位的皇帝為什麼少之又少?

在中國古代史上,真正是嫡長子繼位的皇帝為什麼少之又少?

原標題:在中國古代史上,真正是嫡長子繼位的皇帝為什麼少之又少?


眾所周知,大約從西周開始,中國古代皇帝(君主)的繼承禮法就確定為「嫡長子繼承製」,即由皇帝正妻皇后所生的長子繼承皇位,如果皇后沒有兒子,則由年齡最大的兒子繼承皇位,這就是所謂的「立嫡以長」。


但有意思的是,在中國歷史上真正以嫡長子身份繼位的皇帝卻是數量極少,漢朝、唐朝、宋朝的皇帝加在一起也只有八個皇帝是真正的嫡長子繼位。那麼在中國古代史上真正是嫡長子繼位的皇帝為什麼少之又少?



首先,由於古代的生活和醫療科技水平都比較低,女性的生育能力沒有今天高,而嬰兒夭折率也是非常高的,就算是皇后和皇子也不例外。皇后無子或者嫡子早夭在歷史上屢見不鮮,皇帝自然無法從嫡子中挑選繼位人。


其次,中國古代的婚姻基本上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政治意味濃厚的皇家婚姻更是如此。所以很多皇帝與皇后之間的感情並不好,比如唐高宗和王皇后就是如此。既然感情不好,皇后也就很難為皇帝生下嫡子了。



第三,「嫡長子繼承製」的關鍵是「嫡」而非「長」,皇子母親的正妻(皇后)身份是最主要的。但皇后跟皇帝不一樣,比較容易發生變化。只要後宮的其他嬪妃運氣好並且有心機和手段,是可以讓自己當上皇后的。



比如漢武帝是漢景帝的第十子,母親王娡也不是皇后,本來沒有可能繼承皇位。但王娡成功地利用漢景帝後宮的特殊形勢,當上了漢景帝的第二任皇后,漢武帝也就以嫡子身份繼位。漢武帝能當皇帝基本是靠母親的運作。


最後,「嫡長子繼承製」雖然是禮法制度,但並不是選擇皇位繼承人的唯一標準,很多標準都可以推翻「嫡長子繼承製」,比如嫡長子失德犯法,其他皇子過於優秀等等,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就是嫡長子政治勢力不夠所引發的。


綜合來講,由於醫療生活條件,傳統禮法和政治鬥爭等原因,中國古代史上真正是嫡長子繼位的皇帝少之又少,「嫡長子繼承製」在帝制時代的皇位繼承中其實很少真的被實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鬼說天下 的精彩文章:

不幸中的萬幸:新中國的開國大典為什麼沒有完整的影像資料?
在西漢時,「東宮」為什麼是太后的住所而不是太子的住所?

TAG:鬼說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