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佛同步,就要為眾生離苦得樂而念佛
感恩常住三寶,感恩諸位法師,感恩諸位同修。阿彌陀佛,大家早上好!
阿彌陀佛,我們本周的法會今天是最後一天,中午送聖就結束。我們在這一個禮拜的共修法會當中,很高興,很法喜,但我們還是不能懈怠。
這最後一天,從法會來說也是最重要的一天,從修行來說,可能這一刻才剛剛開始。所以,我們還是要努力地用功、不要放逸。
一. 佛陀的修行悟道
下周二,22號是釋迦佛的聖誕。佛陀經過多少世的修行之後,於2600多年前,公元前623年,在當時的中印度,現在的尼泊爾,降生於一個國王的家族。
他從小智慧、慈悲都跟常人不一樣,是唯一的王位繼承者,但是他還是感受到即使做一個皇帝,他也沒有辦法給所有的眾生離苦得樂。
在古代的印度,階級分類非常嚴重,分為四種,最高貴的叫婆羅門,最低賤的是首陀羅。
我們念經書的時候經常看到的婆羅門種,就是指最高貴的種族。
作為一個皇位繼承人,他也不能解決這樣的種族歧視問題。他希望有一個更好的方式福利他的國人,所以他才出家去修道。
當時婆羅門教是印度最大的宗教,也是最究竟的宗教。他出家以後,就像我們現在一樣,去親近善知識,去參訪了好多最有名望的婆羅門教徒。
但是他們都只能幫他解決個人的解脫快樂,真正沒有找到給一切眾生帶來快樂的方法。
經過六年苦行,覺得不行,後面自己離開了他的老師善知識。直到接受了牧羊女的供養,坐在菩提樹下的吉祥草墊上,夜睹明星,悟道了。
佛陀成道的第一句話就是:「大地眾生皆有如來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他才知道,佛與眾生等無差別。
《心經》有「不增不減、不垢不凈」,就是說,眾生跟佛是一樣的。
我們講的三寶有自性三寶。我們本性是如如不動的,我們的本性、自性就是佛寶。
二. 煩惱在於以我為中心
我們的一切煩惱就是妄想執著,妄想執著就是來自於我們的分別心。
對同樣一件事,你認為快樂的,我可能認為是痛苦的,我們的感受會各不一樣。
我們參加共修也是這樣,好多人可能感受特別殊勝,而有的人可能感受很一般。
這就是我們的妄想、分別,所以我們才與佛有了差別,最根本的差別在於凡夫有貪、嗔、痴,佛陀沒有。
凡夫做一切事情,以我為中心,是為自己做的,不是為別人做的。因為有「我執」在,你才有分別、才有妄想。
佛陀他是為眾生做一切事情的,他沒有執著,所以他才開悟成佛,而我們還沒有。
佛陀出家的目的,就是為了解脫眾生生、老、病、死一切苦難。
一切苦難的煩惱會覆蓋我們的根本智,就是我們本性的智慧會被覆蓋,使我們不能了知世間的一切有為法。
我們眾生都是以後得智為根本。後得智是不究竟,會去分別、去對比,再得出結論,這是一種妄想。
這樣的結果容易把學佛跟生活形成對立,你對立了就有煩惱。
三. 佛法,是與自己無爭
剛才我說過,佛陀出家就是為了自己跟他的國人,乃至所有的眾生離苦得樂,解決他的煩惱。
我們眾生的煩惱的根本是生活,就是我們每一天都要面對的油鹽醬醋的問題,這是我們生活的最基本。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尋佛法,猶如兔帶角。」但是我們偏偏要離世間,把佛法和生活割開。
我們學佛學得很痛苦,覺得生活障礙了你的學習,生活障礙了你的修行。我們修行都想跳出三界外,找個地方與世無爭。
佛法,不是叫你與誰無爭,是要你對你自己無爭。你對自己平和了,你才能真正地平和。
佛法實際上很簡單,就是幫助我們解決生活中油、鹽、醬、醋的問題。這也是每一位眾生都需求的。
所以有好多人說:我不學佛,我不信佛。大德們說:你講這句話的時候,已經在信佛,已經在學佛了。因為佛法正是解決這樣的問題的。
還有人一直在問「我跟佛法有沒有緣分?」其實,當你問這句話的時候,你已經跟佛法結緣了。
四. 佛陀示現的教育
1. 示現孝道
從佛陀出家到成道的過程,就知道佛陀的願力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他成道以後在世間有很多示現,因為怕世人誤解,比如,孝心、孝道。
我們覺得:我修得很好了,我的家人必須要聽我的,必須按照我的方式做。
我們好多人上了大學以後,覺得父母親什麼都不是,很無知。在自己做得比較好的時候,就把自己的父母親給忘記了。
佛陀,他成佛以後有多偉大?他父王往生的時候,他親自回去為父王超度,按照風俗,親自把父王抬出去出殯。
佛陀所做都是示現給我們,就是怕我們有這樣的想法。
但是世間人還是很愚昧,覺得自己了不起,學佛了,了解點佛法了就覺得自己厲害。
有些人來到這裡共修,幫老祖宗念佛還覺得吃虧,「為什麼你自己不念?佛法這麼好,為什麼不好好學?!我幫你了,你還不感恩我!」
2. 佛的本願
我們是否用佛法利益世間,怎麼去衡量?我們學佛,首先時時刻刻地觀察你的心。
你的心是處於什麼樣的狀態?是為解決你的問題,是為了你自己離苦得樂呢?還是為了解決家人的問題,是要為家人離苦得樂?乃至是為十方冥陽兩界離苦得樂?這個就看你的發心。
你去觀察你自己,你才知道你的發心是什麼樣的。如果你時時刻刻都是為了你自己的障礙而念佛,那你的業障消除得就會很慢。
我們的皈命法,大家覺得很殊勝。皈命法第一句話就是「乘佛本願」。
乘佛本願,佛就是為了眾生離苦得樂他才去出家的,不然他作為一個國王沒有必要出家。
就是因為世間法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佛陀為了尋找這樣的一個真理才出家。
如果世間法可以解決的問題,那他做國王以後,像現在一樣,將法律、法規改一下就可以了,都能利益一切眾生。
但是,即使這樣也不能解決。在他最終下決心出家的時候,又由四門看到生、老、病、死四個現象,更加深了他出家的決心。
這也說明,佛法就是為了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佛陀就是為解決世間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而出家。
出家以後,他開悟了,開什麼悟啊?就是找到了解決生、老、病、死的真理,解決眾生離苦得樂的真理。他得到的結果,就是這樣的。
所以他弘法四十九年,講了三藏十二部。
而且到80歲他要涅槃的時候,還是沒有人去問他最究竟的東西、最利益眾生的東西。
五. 無問自說的凈土法門
1. 弟子問法,各有因緣
因為當時親近佛陀的人都很厲害,都是遇到自己執著的問題了才去問。我們讀經書,或者是做研究佛學的,有好多的人一輩子也搞不懂這一點。
佛陀的教育都是一種示現。
比如我們有這麼多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彌勒菩薩等等,諸菩薩的願力都不同。
還有佛的十大弟子,每個人代表的都不一樣,舍利弗智慧第一,目建連神通第一,阿難尊者多聞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
所以我們誦經其實很簡單,《金剛經》的每一段每一節的第一句話是什麼?「須菩提」,這個問題是須菩提去啟問的。
他遇到問題了,因為他我執太重,所以佛才告訴他,人、我、眾生、壽者等無差別,才告訴他「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幫他破我執。
我們念《普門品》是什麼?觀音菩薩要方便善巧度眾生。
《普門品》最多的話是什麼?你願以什麼身得度者,我現什麼身為你說法。
你想以婆羅門身得度者,我現婆羅門身為你說法。你想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那我就現比丘、比丘尼、尤婆塞、優婆夷身而為你說法。
你知道了觀音菩薩的精神,他解決的是這樣的問題,那你讀這部經的時候,你就入了觀音菩薩的願力。
2. 無問自說
凈土法門是佛陀無問自說,就是沒有誰遇到問題,也沒有想到這個問題,也沒有誰去問他,佛陀自己主動說的。
念佛法門,從上根上智來說太簡單,下根下智又不知道怎麼問。
《六祖壇經》講「下下人有上上智。」你一心不亂的時候你就能成佛。
上上根的人想得很多,自己拚命去找方法,心外去求法,智慧就開發不了。
下下根的人笨哪,人家一說什麼,他都信,也不去多想,一句佛號到底,他反而解脫了。這就是上上智。
凈土宗念佛法門是佛陀自己說的,他普利群機,說的是所有眾生都受益的問題。
凈土法門就是佛陀真正地為眾生慈悲成全,是為了眾生離苦得樂,真正體現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根本。
因為好多眾生跟佛還沒有緣分,也不懂得去請法---問佛的話就是請法---雖然沒有緣分,也沒有人問,但是佛陀還是為了世間所有眾生把它留在世間。
因為佛陀看到所有眾生的痛苦,就像他自己的痛苦一樣,所以他才留了這麼一個法門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而且他自己也是在這樣的一個法門當中受益了。
從佛陀出家到無問自說的這個過程,我們得到的結論就是:
第一,他就是為了生老病死,為了一切眾生離苦得樂而出家。第二,他出家成佛以後,也是為了生老病死,為了一切眾生的煩惱而弘法、而利生。
六. 與佛同步
1.為眾生離苦得樂
我們是學佛,不是搞佛學研究。學佛,就與佛同步。你要真正地消業障、真正地離苦得樂,你也一定要為了生老病死、為了離苦得樂而念佛。
你一定要做到為了消除所有眾生的煩惱,為了所有的眾生都能得到離苦得樂這樣的願力而念佛,你念佛才有感應,才有結果。
今天法會就結束,也是最關鍵的時候。你一定要以這樣的心態、以這樣的菩提心去做,不要再為我們自己的障礙、自己的人間福報而去做、而去念。
通過7天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冤親債主等眾在這邊跟我們一起精進,每一天聽經聞法、共沾法喜、共感佛恩。
到這一刻如果我們退道心了,只為了自己那一點私利而念佛,他好不容易發了這個菩提心,一看到我們這種狀態,他可能也會退道心。
他退道心的結果是什麼呢?以後還是會跟隨著你,還是給你帶來障礙。
我們不想有障礙,你就不能退失菩提心,你退失了,他就也退失了。
所以我們必須為我們的冤親債主,乃至十方冥陽兩界,與佛同步,願望一個不漏的都能得到佛的法化,一句不漏的都能隨一句佛號清空各自業障,一個不漏的都能隨一句佛號離苦得樂。
這樣的話,我們才能真正地踏入佛的願海,才能真正與佛同步,才能達到師父說的那樣,通通交給佛。交給佛怎麼交?就是這樣交。
不是說,到這裡寫個牌位丟在佛前,就是交給佛了,認為阿彌陀佛沒問題,肯定是成全了。不是這樣的。
我們要「親手」交給佛的手裡,以心相交。你一退失道心的話,就沒有作用。
2. 觀察心在哪裡
所以大家念佛要觀察自己的心,我們念佛有沒有結果,我的境界高與不高,就看你的內心有沒有發現問題,
你發現你是想什麼最多的,你是想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最多呢?還是想你的家人離苦得樂最多呢?還是想你的慾望最多呢?這是關鍵。
得慢慢地去發現它,心專註了,就有結果。
希望大家以這樣的心態和態度,以這樣的方法,把我們的障礙,把一切眾生的障礙通通交給佛。以這樣的方式去交它就有結果。
我們的冤親債主一切等眾,他跟我們一樣,他也想離苦得樂了,他也願意跟佛同步,他也知道與佛同步才是究竟涅槃,才是真正離苦得樂。這個是根本。
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放縱自己的心。學佛,一定要觀察自己的心,心在那兒,靈感就在哪兒。心離開了就沒有靈感,這就是方式、方法。
3. 種因感果
歷代祖師、諸佛菩薩,他們之所以有功德,之所以他們能為眾生服務,也是在於他的心。
所以我們的心要跟佛菩薩的心一樣就可以了,一樣才交得出去。
如果你跟一個善人的心一樣,你就達到善人的境界;你跟天人的心一樣,你就達到天人的境界;你跟阿羅漢的心一樣,你就跟阿羅漢的境界;你跟阿彌陀佛一樣的,你就達到阿彌陀佛的境界。
所以大家也不要害怕,也不要去執著我們的障礙,我們的障礙就是我們以前種的因,今天結了果。
既然結了這個果,我們聞到佛法了,我們受了這個果了,我們就了了這個果了。
了了應該開心才對,不要去執著,了完了就是完了嘛。
所以我們現在要考慮什麼?要考慮我現在種的是什麼因?種離苦得樂的因,那以後就是離苦得樂的果。
大家念佛觀察自己的心就可以了,不要想太多。
以這樣的心態念一句佛號,等下我們送聖的時候,我們的冤親債主,乃至十方冥陽兩界,跟我們有緣、無緣的,聞到一句佛號,他就可以離苦得樂了。
阿彌陀佛,感恩你們。
講於金湖縣大佛寺
2018年5月20日
溫馨提示
1、大佛寺常規念佛,天天是佛七。
2、大佛寺生命關懷,接受求願舍報者,為其助念往生。
3、大佛寺同步道場—廣東化州南山寺,常規念佛。可以就近選擇參加。
生命的微妙丨仁煥法師開示
一個人什麼罪過最重?埋怨父母,埋怨天地
聞佛名號自動化響亮丨仁煥法師開示
凈界法師:如何將心中的怨恨轉成功德?
你只要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自性功德就能夠慢慢開顯出來!
魔障障礙是什麼丨仁煥法師開示
念阿彌陀佛 什麼壞命運都能轉過來
念佛,是願望和佛一樣丨仁煥法師開示
為什麼會生不孝順孩子
四川大學博士生導師陳兵教授自述靈魂脫體真實經歷
仁煥法師:如何請法
念頭的影響周遍法界
老祖宗往生了,還要繼續寫牌位嗎?丨明偉法師開示
報恩供——仁煥法師的修福與超度妙法
用心定位 念佛完成丨仁煥法師開示
仁煥法師:煩惱是地獄,快樂是天堂
往生念佛,做極樂命丨仁煥法師寂靜法師開示
※法義學習:念佛功德無量無邊,一聲佛號超越三大阿僧祇劫修行
※觀音聖誕日,三招教你如何獲得觀音菩薩庇佑
TAG: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