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家養生方法另說

道家養生方法另說

道教養生方法(1)

道教養生方法是本書主要論述的內容,道教養生方法是道教徒在長期的理論和實踐的探索過程中形成的養生方法體系。道教養生方法在歷史上流派和類別甚多,但其行功方法,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氣功,二是服食,三是房中,四是攝養。這四個方面構成道教養生方法的核心內容。

1.道教藥餌服食與飲食養生

1)道教藥餌服食

服食是道教養生術中的重要內容。其目的是通過服用特定的食物和藥物,來達到長生久駐的目的。

道教服食,包含養生和成仙兩大內涵,照葛洪的看法,服食藥物分草木之葯和金石之葯。草木之葯的功效在於「救虧缺」,亦即治病補養,而金石之葯的功效在於不死成仙。又照《抱朴子》和《博物志》所引《神農四經》的說法,服食的藥餌分為上、中、下三等,上藥令人身安命延,中藥養性,下藥治病。所謂「救虧缺」,意在補養元氣、滋陰壯陽、調利五臟、和榮精血以及治病療疾。所謂服食金丹羽化登仙是早期道教的煉養之術,在實踐中逐漸被道教養生家所拋棄。

道教養生家著重研究那些有明顯補養功效的藥物,從而形成了獨特的道教服食養生學。如《太玄寶典》論茯苓之製法服法:「服之得法,能生神明,輕便四肢。茯苓末之爛,研青松葉水和煮之,惟茯苓碧綠色透為度,暴干以末,蜜和丸,日三服如橡子大,清旦水下。通神不老不飢,辟穀去五味。服之三百日,體生青毛,無寒暑。更加梨子,無暑,加浮萍,無寒矣。」該書還指出:柏木仁可以秘精不泄,椒子可以通神明目,甘菊可以生精益髓,地黃可以榮血脈澤肢體。並皆有配方與服法。

2)道教飲食養生

俗語云:「葯補不如食補。」說明飲食營養是身健體康的根本。在古代養生家看來:「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這是說,藥物的作用只在「攻邪」,而人的機體要得到補益,精氣要獲得充實,必須服用「五穀」(粳米、麥、小豆、大豆、黃黍)、「五果」(桃、李、杏、栗、棗)「五畜」(牛、羊、豕、雞、犬)、「五菜」(葵、藿、薤、蔥、韭)。金元時期的醫學家李東垣認為,人的健康長壽全在脾胃健旺,元氣沒有損耗,而達到這一點的根本就在於胃對飲食進行消化、吸收,把營養物補充進人體。

所以,人們必須不斷地攝取營養以求健康長壽。孫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

中國飲食養生術首先要求飲食的清淡。《黃帝內經》中就說過:「膏粱之變,足生大疔,受如持虛。」意思是那些長期以魚肉葷腥為食者、貪圖膏粱厚味者,足以在身上發出大疔瘡來。他們生病就好像用空的容器接受東西一樣十分容易。古代帝王多沉迷於山珍海味、花天酒地的生活,但長壽者又有幾人?倒是深山古剎修鍊的道士、幽靜村莊里勤奮的農夫多獲高壽。古代養生家指出:「人們嗜食肥美厚味,容易產生半身不遂、痿厥、氣精喘逆、癰瘡等疾病。」孫思邈指出:「老人所以多疾者,皆由少時春夏取涼過度,飲食太冷,故其魚膾、生菜、生肉、腥冷物多損於人,宜常斷之。」所以,粗菜淡飲實際上就是最好的養生食譜。古代養生家告誡人們,日常飲食安排主食宜用五穀雜糧,副食則以豆類、蔬菜、植物油為主。此外,飲食不僅要「素」,還要「淡」,滋味不要太過、太猛,喜食味道濃烈的食物容易誘發多種疾病,於養生不利。清代養生家陸以恬從對人身體的好處和害處著眼,分析了各種食物的利弊,值得人們注意。他說:「醫家謂棗百益一損,梨百損一益,韭與茶亦然。余謂人所常食之物,凡和平之物,如參、苓、蓮子、龍眼等,皆百益一損也;凡峻削之品,如檳榔、豆蔻仁、煙草、酒等,皆百損一益也;有益無損者惟五穀。」

道家飲食養生還推崇食而有節。飲食不僅要清淡,而且要節制,暴飲暴食,對人體害莫大焉。金元時的李東垣深刻地指出:「飲食自掊,則脾胃之氣既傷,而元氣亦不能充,而諸病之由生也。」

明代何良俊承繼孫思邈的思想,提出了一種「食後將思法」,云:「平旦點心訖,即自以手摩腹,出門庭緩行五六十步,消息之。中食後,還以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緩緩行,勿令氣急。行訖,還床偃卧。」「食飲不宜急行走,不宜大語喚遠人、嗔喜、卧覺。食散後,隨其所業,不宜勞心力。」

道教飲食養生術還要求人們應該定時進餐,養成習慣,是十分有道理的。古人還十分強調烹調食物要得法,注意調和五味、陰陽、寒熱等。古人將食物按味分為酸、苦、甘、辛、咸五種,它們又都有著陰陽的屬性,叫做「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鹹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掌握食物的這些性質,加以適當的調配,就能夠達到養生的目的。因為它們對人體會產生各種影響,人們在烹調過程中若能做到陰陽相配,就不會或陰凝膩滯,或過於辛熱燥烈。但究竟應該吃何種性質的食物,則需按自己的體質而定。中醫常把人分為四種類型:正常健康型、陰虛型、陽虛型、陰陽兩虛型。

陰虛型體質的人,常出現手足心熱、煩心、口乾、便秘、舌質紅等癥狀,故宜食性甘寒、甘涼或甘平之物,具體說來有:小米、小麥、大麥、玉米、大白菜、菠菜、冬瓜、黃瓜、扁豆、白木耳、紫菜、豆腐。水果方面,可選擇鴨梨、香蕉、柿子、大棗、青果、西瓜、蓮子、百合、獼猴桃。肉類可用白鴨肉、鵝肉、雞蛋、鯽魚、青魚、黃花魚、龜肉、甲魚、蛤蜊等。此外,常食白木耳、黑木耳、蓮子、大棗等亦有效果。

------------

道教養生方法(2)

陽虛型體質的人,往往表露出面色蒼白、怕冷、小便清長、便溏薄、脈沉細、身體白胖,故應食些益氣助陽的食物,具體說來有:羊肉、狗肉、鹿肉、麻雀肉、麻雀蛋、蝦等。而水果不能吃得太多,尤其是水分多的水果要少吃,但可食用鮮荔枝、楊梅、桃、櫻桃、杏、葡萄、菠蘿、石榴、椰子、桂圓、桔子、蘋果等。這類體質的人特別要忌食生冷及屬寒性的食品。

陰陽兩虛型體質的人有的以陰虛為主,兼見陽虛;有的人則以陽虛為主,兼見陰虛;還有的人會同時出現陰虛或陽虛的徵候。這類體質的人宜選用奶製品、蛋類、肉類、骨髓等。水果、蔬菜合口味能吸收且無害的都可以食用。

中國飲食養生術還包括有豐富的食物療法,許多方法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有奇效。清代養生家曹庭棟云:「以方葯治已病,不若以起居飲食調攝於未病。」認為用藥物治病,不如在起居飲食上加以調理,使病無從生,何須用藥物?這種觀點是極其正確的。中國古代的食療強調按人體質的性質不同,進食相應的食物,一可補充營養,二能調整體內的陰陽,從而增強脾胃功能,既強身健體又可治病。這就需要人們根據各人不同的體質,掌握食物的不同屬性,根據「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原則來指導進食,就能獲得養生的效果。

2.道教房中養生

道教房中術是在神仙方術及醫學成果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黃帝內經》從醫學和養生學角度論證了「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戶太甚」以及「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的危害,設計了一套以節慾、恬淡、守靜等為主的養生原則。

晉代葛洪較為全面地闡述了房中術的有關理論和問題。《抱朴子內篇微旨篇》指出:「夫陰陽之術,高可以治小疾,次可以逸虛熬而已。……人不可陰陽不交,坐致疾患。若縱情恣欲,不能節宣,剛伐年命。善其術者,則能卻走馬以補腦,還陰丹以朱陽,采玉液於金池,引三五於華梁,令人老有美色,終有所稟之天年……玄素諭之水火,水火煞人,而又生人,在於能用與不能耳,大都知其要法。」

葛洪從陰陽調和平衡的角度出發,認為人既不能完全絕欲,也不能恣情縱慾,否則對於人體健康長壽都不利。他在《釋滯篇》又反覆指出「人復不可都絕陰陽。陰陽不交,則坐致壅閼之病,故幽閉怨曠,多病而不壽也。任情肆意,又損年命。惟有得節宣之和,可以不損。若不得口訣之術,萬無一人為之而不以此自傷煞者也」。也就是說房事不可杜絕,否則有可能發生生殖系統疾病,影響身體健康;只有用一定的方法,才能達到養生目的。這種看法基本上代表了道教房中養生術的特點。

道教房中術是一個較完整的體系。道教房中養生學主要包括房中養生、房中療疾、優生優育三個方面。道教房中養生學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1)反對禁慾

道教房中養生否定那種禁慾的做法,認為這不合乎自然之道。葛洪認為人不可陰陽不變,否則要產生疾患。《素女經》載素女回答黃帝「今欲長不交接,為之奈何」這一問題時說:「不可。天地有開闔,陰陽有施化。人法陰陽,隨四時。今欲不交接,神氣不宣布,陰陽閉隔,何以自補?」陶弘景《養性延年錄》載彭祖語云:「凡男不可無女,女不可無男。若孤獨而思交接者,損人壽、生百病。鬼魅因之,共交失精,而一當百。」這種反對禁慾,從陰陽學說角度肯定男女性關係的合理性的觀點,是道教房中養生學的基本前提。

2)反對縱慾

這是道教,也是中國傳統房中養生術的基本原則。《黃庭經》云:「玄膺氣管受精府,急固子精以自固。」又云:「長生要慎房中急,棄捐淫俗專子精。」陶弘景《養性延命錄御女損益篇》云:「道以精為寶,施之則生人,留之則生身。生身則求度在仙位,生人則功遂而身退。功遂而身退,則陷欲以為劇,何況妄施而廢棄?損不覺多,故疲勞而命墮。天地有陰陽,陰陽人所貴,但當慎無費。」值得注意的是,在道教養生學中,反對禁慾和主張寶精是統一的。這種統一性就表現在承認和肯定男女性關係的前提下,主張必須有所節制,反對無節制地縱慾。

中國古代的養生家認為,合理有節的性生活可以保精養神,有益於健康;反之,若毫無節制地縱慾,則必傷身害體,折壽損命。這就叫:「房中之事,能殺人,能生人,故知能用者,可以養生;不能用之者,立可致死。」

3)房中要「適時」

《黃帝內經》指出,人體內有一種由「腎精」衍化而成的與人生殖機能密切相關的物質,叫「天癸」,它是隨著人體的不斷發育而日趨盈滿的,人若「天癸」未滿就早行「房事」,就會傷身害體。《上古天真論》認為:女子「二七」即14歲左右有了月經的周期變化;男子「二八」即16歲前後「天癸」成熟。而男子64歲、女子49歲以後,則「天癸」竭,漸漸喪失了性功能和生育機制。

這種說法與現代科學對人類性生理的研究結果頗為契合。當然,「天癸」滿盈,並不意味著就應該馬上婚配,人們若想由「房中術」達到養生的目的,還必須講究「以時婚配」。南齊時著名中醫褚澄指出:「合男女必當其年。男雖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雖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陰陽之氣完實而交合。」否則,過早地婚配交合,對男子而言就是破陽太早,此會傷精氣。對女子來說就是破陰太早,會損傷血脈,從而影響到身體健康。

在「房中養生術」看來,人們須到一定的年齡再婚配,才能達到性生活的和諧,並因性交時的分泌盈溢而相互受益,並享受到性快感,這就能夠有益人的身心健康。《堅瓠七集》云:「女子十五至二十五,補陽和血,美顏色,悅精神,節而行之,能成地仙。二十五至三十五,我施彼愛,雖無裨亦無大損耗。四十已上,能致疾。若天癸既絕,如枯枝吸水,不異鬼交,殺身而已。男子精血,少如膏雨,壯如露零,枯嫩含滋,春芽吐潤,老大如霜雪,使紅顏萎黃凋謝耳。」

《廣嗣紀要協期篇》云:「男女未交合之時,……男有三至者,謂陽道(即陰莖)奮昂而振者,肝氣至也;壯大而熱者,心氣至也;堅勁而久者,腎氣至也。三至俱足,女心之所悅也。若萎而不舉者,肝氣未至也,肝氣未至而強合則傷其筋,其精流滴而不射矣。壯而不熱者,心氣未至也,心氣未至而強合則傷其血,其精清冷而不暖也。堅而不久者,腎氣未至也,腎氣未至而強合則傷其骨,其精不出,雖出亦少矣。此男子之所以求子,貴清心寡欲,以養肝、心、腎之氣也。」這段描述把性心理、性生理和病理現象聯繫起來,具有極高的養生價值。《廣嗣紀要》又寫女子的性興奮狀態:「若夫女子有五至者,面上赤起,眉靨乍生,心氣至也;眼光涎瀝,斜視送情,肝氣至也;低頭不語,鼻中涕出,肺氣至也;交頸相偎,其身自動,脾氣至也;至戶開張,瓊液渾潤,腎氣至也。」房中養生術指出,人們須把握性慾的時機,使神和意感,既能由快樂達到身心健康,又可益壽延年。為此,《養生方》提出了所謂「十修」,即性生活要注意的十條準則:「一是房事既要養腎氣,又應維護精氣;二是夫婦有性交興趣時才進行交合;三是性交要有節制;四是房事一定要避免過勞、過頻;五是性交雙方要掌握性興奮的恰當時機;六是要互通情志,敘綢謬,申繾綣;七是男女交合時宜輕徐緩動;八是性交雙方都應保持精力旺盛;九是夫婦應達到兩精互養,齊求長生健樂;十是性交事後宜靜息以養神全形。」

道教養生方法(3)

4)講究陰陽法度

所謂「法度」,就是指合乎養生規範。《素女經》云:「黃帝問玄女曰:『吾受素女陰陽之術,自有法矣。願復命以悉道。』玄女曰:『天地之間,動須陰陽。陽得陰而化,陰得陽而通。一陰一陽,相須而行。故男感堅強,女動辟張。二氣交精,交液相通。男有八節,女有九宮。用之失度,男發癰疽,女害月經。百病生長,壽命消亡。能知其道,樂而且強,壽即增延,色如英華。』」所謂房中養生術,主要就是指這樣一些旨在達到養生目的的「法度」。《素女經》又稱之為陰陽交接之「道」:「素女曰:交接之道,固有形狀。男以致氣,女以除病。心意娛樂,氣力益壯。不知道者,則浸以衰,欲知其道,在安心和志,精神統歸,不寒不暑,不飽不飢,定身正意,性必舒遲。深內徐動,出入欲稀。以是為節,慎無敢違。女既喜歡,男則不衰。」

5)寶精不泄的煉養術

近代的道教房中養生與氣功是密不可分的。在養生流派中,傳統房中術重視「精」的煉養,而氣功(行氣)則一般較重「氣」的煉養。

內丹養生家們將「重精」視為氣功的基本內容和步驟,養生家們認為:保精固精是氣功產氣的物質基礎,「氣由精生」。因而《黃庭經》主張鍊氣的同時「急固子精以自固」,「閉子精門可長活」,葛洪認為「不知陰陽之術,屢為勞損,則行氣難得力也」。宋元時期的內丹術,以「煉精化氣」為基本煉養方法,對於人的性生活獨特的嚴格要求,養生家們直接將氣功與房中術融為一體,使房事的過程也融入氣功練功的過程,其目的是寶精不泄、陰陽調合而養生。

活了134歲的醫學家兼養生學家孫思邈認為:「凡人習交合之時,常以鼻多內(納)氣,口微吐氣,自然益矣。」又說「凡欲施瀉者,當閉口張目,閉氣握固,兩手左右上下,縮鼻取氣。又縮下部及吸腹,十偃脊膂,急以左手中指掩抑屏翳穴,長吐氣,並琢齒千遍,則精上補腦,使人長生,若精妄出,則損神氣也。」他還引《仙經》之說,謂「男女俱仙之道,深內勿動,精思臍中赤色大如雞子形,乃徐徐出入,情動乃退。一日一夕可數十為定,令人益壽。」在此之前,齊梁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也有同樣記載。

3.道教的日常起居攝養之道

起居養生是道教養生文化的主要內容之一。道教的攝養之道範圍很廣,幾乎涉及人們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坐、卧、社交,從身體到精神等各個方面。其包含的內容可以分為避免傷害身體、攝養形神、生活保健、堅持煉養等幾方面。

1)避免各種傷生害身之事,是道教日常養生之道的基本原則。

道教養生家們認為,人若想要健康長壽以至長生不死,要避免各種有可能傷身害生之事。葛洪所謂「不傷」,孫思邈強調「自慎」,都是在闡述這一養生原則。葛洪在《抱朴子極言》中引《仙經》雲「養生以不傷為本」,並認為「此要言也」。孫思邈說:「故養生之士,不知自慎之方,未足與論養生之道也。故以自慎為首焉。」葛洪還列舉了一系列傷生之事以警世人:「才所不逮而困思之,傷也;力所不勝而強舉之,傷也;悲哀憔悴,傷也;喜樂過差,傷也;汲汲所欲,傷也;寢息失時,傷也;挽弓引駑,傷也;沉醉嘔吐,傷也;飽食即卧,傷也;跳走喘乏,傷也;歡呼哭泣,傷也;陰陽之交,傷也。積傷至盡則早亡,早亡非道也。」在道教養生家眼中,這些都不是空乏的理論,而是實實在在的行為原則和實踐準則。

2)攝養形神是道教日常起居養生中的主要內容,亦即從身體到精神兩個方面去積極養生。

道教所流傳的攝養形神方法很多,諸如導引、行氣、按摩、養神、飲食、散步等皆是。道教養生學主張以靜養神,以動養形,並且往往是以養神統御養形,以靜為主,以動為輔。這種養生原則是受先秦道家無為尚靜思想的影響。道教養神的方法很多,諸如靜坐、行氣、存神、誦經等等,最關鍵還是辟除聲色名利等外界慾望的干擾,使魂神安靜,精神恬淡。古代道教養生家們認為,如此便能促使形體安康。孫思邈說:「夫身為神氣之窟宅,神氣若存,身康力健;神氣若散,身乃死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氣,即氣為神母,神為氣子。神氣若俱,長生不死。若欲安神,須煉元氣。氣在身內,神安氣海。氣海充盈,心安神定。定若不散,身心凝靜。靜至定俱,身存年永。」至於養形之法,道教養生家一方面繼承道家「抱神以靜,形將自正」的思想,另一方面亦主張一定量的體力活動和運動。青牛道士封君達曾指出:「能從朝至暮,常有所為,使之不息,乃快。但覺極當息,息復為之。此與導引無異也。夫流水不腐,戶樞不朽者,以其勞動數故也。」道教養生的日常運動包括行氣導引、按摩、散步、登涉等。總體看來,都是相當科學合理的。

3)生活衛生保健亦是道教日常養生的重要內容。

《養性延命錄》指出:「久視傷血,久卧傷氣,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久坐傷肉。」又指出:「沐浴無常,不吉。夫婦同沐浴,不吉。新沐浴及醉飽遠行歸還大疲倦,並不可行房室之事,生病,切慎之。……凡大汗忽脫衣,不慎,多患偏風、半身不遂。新沐浴了,不得露頭當風,不幸得大風刺骨;疾觸寒來,勿臨面火上,成癲起風眩。」對於睡覺:「凡人睡欲得屈膝側卧,益人氣力。凡卧欲得數轉側。……大春欲得瞑卧早起,夏秋欲得侵夜卧早起,冬欲得早卧晏起,皆有所益。雖雲早起,莫在雞鳴前,晏起莫在日出後。」類似的研究著述,在道教養生著作中占很大分量,反映了道教對古代日常養生的研究成果。

4)堅持煉養就是堅待氣功導引等術的積極鍛煉。

欲想鍊氣,進行導引按摩,以及養成良好的養生習慣,都需要長期堅持,方能奏效,因而,道教養生家們很強調長期堅持煉養的重要性。葛洪認為「勤能致壽」,指出:「仙之可學致,如黍稷之可播種得,甚炳然耳。然未有不耕而獲嘉禾,未有不勤而獲長生度世也。」

道教日常養生之道的方法十分繁多,諸如叩齒、梳發等等,難以一一詳述。然而道教養生學中關於日常起居養生保健的內容是十分合理的和科學的。

我們有時候認知不了世界,那是自身智慧的不足,所謂學到的知識學問,有時候就是通向智慧的障礙需要堪破!(吳圓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南道教全真嗣龍門派 的精彩文章:

慈心於物,悲天憫人為慈悲也,大是無限也
古梅花觀知會您:農曆三月十五金輪如意玄壇財神真君趙公元帥聖誕

TAG:江南道教全真嗣龍門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