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下教育雖不公平,考後選擇大於努力!

當下教育雖不公平,考後選擇大於努力!

高考還是相對公平的

高考是人生當中最後一次不靠臉靠分數的競爭!

高考是一場不看顏值的競爭,相對來說還比較公平,考上大學是寒門子女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千千萬萬的農村父母希望子女比他們走的更遠,看到更加廣闊的世界,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教育不公平是歷史問題,以前,大戶人家的孩子上學堂,窮人家的孩子放牛,上學都是問題,就更不談教育是否公平了。

因此,高考是人生當中最後一次拼分數的機會,以後就要靠顏值了!

教育資源不均衡

目前,教育資源分布不均,是現實情況,高考後如何選擇成為了眾多學生和家長們一直困惑的問題。

985院校的分布和招生

全國共計39所985高校,116所211高校。先看一下39所985高校的分布情況:北京8所,上海4所,兩個一線城市佔985高校的31%。其中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海南、貴州、雲南、青海、內蒙、廣西、西藏、新疆、寧夏這13個省一所都沒有。這和經濟發展有很大關係,我們不去研究。但最大的問題是,這39所985高校的招生36.8%來自於本地戶籍的學生,這是最大的不公平。這些學校拿著全國人民貢獻的財政補貼,卻對本地戶籍有那麼大的照顧。如:清華大學25%的學生是北京戶口,同濟大學40%是上海戶口,復旦大學49%是上海戶口,浙江大學61%是浙江戶口。這樣教育資源分配公平嗎?

我們再看一下這39所高校在各省的錄取率:河南省是0.7%,也就是說河南有1億人口,每100個人中只有0.7個人可以考進985高校讀書。上海錄取率是4.57%,也就是只有2000萬人口的上海,他有4.57%的學生可以進入985高校讀書。上海人口只有河南的五分之一,但上海學生進入高校的比例竟然是河南的6.6倍。

無論教育資源是否均衡,高考後在填報志願時還是得再三斟酌。

擇一校還是擇一城

教育資源分配是否公平的問題不是本文重點要說的,本文重點要說的是,考生報志願的選擇問題。這個問題近年來也爭論不斷,概括起來有兩種觀點:一種是;擇一城,另一種是:擇一校。也就是同樣的分數,是選擇差一點學校去一線城市?還是選擇好一點的學校去二三線城市?

選擇好學校的好處

1、名校的標籤是很多企業用人的通行證。

2、名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學習氛圍優勢明顯。

3、師資雄厚,基礎設施實驗設備全,科研項目多。

4、讓自己和家人有面兒,有自信。

選擇大城市的好處

1、大城市資源豐富,對學生的視野和格局影響大。

2、大城市文化底蘊、經濟發達優勢明顯。

3、能熟悉和融入大城市,將來就業機會更多。

4、前沿科技和前沿信息都集中在大城市,對未來的就業幫助大。

擇一校和擇一城各有好處,關鍵要結合個人綜合情況,結合適合自己的專業去選擇。下面有一個真實的案例,對你也許有啟發。

小編有個老鄉,他小我幾屆,也是出生在農村,在縣城裡上的高中,高考後也面臨這個選擇的問題。他當年的高考成績一般,如果在老家本省上,可以上個一本差一點的學校,由於離北京近的原因吧,他一直想來北京上學,於是,選擇了北京一所三本的學校,其實和專科差不多。當時,家裡的親戚啊,朋友啊,還有同學都表示不理解。為什麼一本不上,非得去上個三本呢。到了北京上學以後,因為他所選擇的學校離清華和北大不太遠,坐公交有20分鐘左右。他每天放學都去清華北大泡圖書館,4年下來,都非常努力的讀書。畢來後,在北京簽了一家不錯的企業,現在也做到了企業的高管。

通過上面的案例,小編的體會是:擇一校的優勢是可以通過個人努力來彌補的,但擇一城的優勢是無法彌補的。(僅代表個小編個人想法)

網上有個段子:填報志願時,喜歡追星就去北上廣,喜歡淘寶就去江浙滬,喜歡打架就去黑吉遼,隨意填志願,你一定會後悔。雖然是個段子,但背後會帶給人思考:區域性的文化對人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你對教育資源不均衡有什麼看法?

你所在的省有哪些985和211院校?

你對擇一城還是擇一校有何建議呢?

在下方留言談談你的看法......

給975萬考生做個參考,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一路向北:香河天下第一城一日游
男女網戀奔現那些大型車禍現場 笑哭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