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清:中美經貿磋商背景下 進出口數據參考意義下降
作者:鄧海清,海清FICC頻道全球首席經濟學家,人民大學客座教授;陳曦,海清FICC頻道研究員
中國5月進口同比(按人民幣計)15.6%,預期9.4%,前值11.6%。中國5月出口同比(按人民幣計)3.2%,預期1.9%,前值3.7%。中國5月貿易帳(按人民幣計)1565.1億人民幣,預期2430億人民幣,前值1828億人民幣。
1、5月進口增速大超市場預期,主要與擴大進口政策的持續加碼有關。5月出口較前值出現下滑,且隨著中美貿易戰對出口的影響逐步顯現,2018年出口難以延續2017年的「亮眼」表現。
2、貿易順差持續收窄,不利於GDP增速。從貿易對GDP影響上看,由於中國總貿易順差存在明顯長期下降的趨勢,將對GDP增速持續產生負效應,需要關注「擴大進口+內需不足」導致的中國經濟下行壓力。
3、5月中國總貿易順差與中美貿易順差方向相反,中國總貿易順差下行且低於預期,而中美5月貿易順差則為2018年以來最高值。
這無疑與市場預期完全相反,我們猜測可能與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預期未來可能出台有利於對美國進口的措施,因而搶先進口其他國家商品有關。
在貿易談判背景下,進出口數據可能存在非基本面因素導致的失真,參考意義下降,結構性的變化更值得引起關注。
4、再次提示,需要關注美元計價數據虛高問題,特別是出口數據方面,人民幣計價出口已經處於2017年以來最低水平。5月美元計價的進出口同比數據,均明顯好於人民幣計價的數據,如果以參照美元計價的貿易數據來看,2018年中國進出口表現依然「亮眼」。
對此,我們重申觀點,美元計價的進、出口同比虛高,主要因為美元貶值因素(相對於17年5月),但並不會對中國經濟增長產生貢獻。
我們認為,對於國內經濟而言,人民幣計價進出口同比,特別是人民幣計價的累計同比更有參考意義,因為GDP、工業增加值等均為人民幣計價。
5、關於央行貨幣政策,我們認為在「嚴監管+緊信用+緊財政」的政策組合下,央行貨幣政策需要採取「寬貨幣」進行合理對沖,且在2018年中國貿易順差逐漸收窄的情況下,「持續性降准」或是對沖外匯占款流動性的良好選擇。
6、關於2018年債券市場,2017年底以來,作為「中國債市第一多頭」,海清FICC頻道作出重要研判:「2018年最好、最確定的機會是利率債」、「10年國債3.8%以上閉著眼睛買」,均得到充分驗證。
展望2018年債券市場,我們維持「兩階段行情」判斷不變:第一階段:十年國債收益率4%3.7%,這一階段核心是監管衝擊消除,貨幣政策拐點驗證,緊貨幣擔憂消退,收益率回歸合理區間;第二階段:十年國債收益率3.7%3.4%,這一階段是收益率在合理區間內的進一步下行。
(金融界網站)
※黑石:美國經濟至少在2021年以前不會陷入衰退
※阿里雲AI產品矩陣亮相 首次曝光人工智慧產品家族
TAG:金融界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