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現在知道第二大腦怎麼控制拉屎的過程了

現在知道第二大腦怎麼控制拉屎的過程了

現在知道第二大腦怎麼控制拉屎的過程了


科學家們第一次觀察到哺乳動物排便時,神經元不同的放電模式——這一切可不全是發生在腦殼裡。


腸神經系統(ENS)又被稱為「第二大腦」,是由數百萬個神經元細胞組成的網路。整套系統藏在消化系統內部並有助於控制胃腸道的運動。對老鼠進行的研究顯示出這些「腦細胞」如何自動地控制你的腸道完成相關功能。

「新的發現確定了周圍神經系統中以前不為人所知的神經元活動模式。」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的神經生理學家Nick Spencer解釋說。


腸神經系統是「外圍」的,因為它遊離在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CNS)之外;或者說藕斷絲連,具有極高的自主許可權。CNS由大腦和脊髓組成。


它們共同負責控制和調節我們大部分的身體活動,但第二大腦本身就是完整的,其自身的神經迴路不僅與CNS互通信息,而且ENS可以完全自主地控制消化道。


Spencer指出,有些研究實際上表明,從進化的角度來看,ENS可以被認為是我們的「第一大腦」。

「胃腸道的獨特之處在於,它是唯一具有完全神經系統的內部器官,可完全獨立於大腦和/或脊髓實現其功能。」


該團隊在新研究中對安樂死的小鼠進行了解剖,主要檢查了其結腸,因此他們對哺乳動物腸道系統的功能運作模式的認知,要更加的深刻。


據研究人員稱,小鼠結腸的ENS含有約400,000個獨立的神經元。


Spencer解釋說:「胃腸道的一個重要秘密就是如此大量的腸道神經元(位於腸壁內)究竟是如何激發動作電位以產生平滑肌細胞的收縮,從而促進結腸蠕動推進其內容物。」


研究人員利用高解析度神經元成像和電極記錄動物平滑肌組織的電脈衝,發現了一种放電節律模式,數以百萬計的細胞促進腸道肌肉的收縮與舒張,進而促使消化殘渣通過人體。

「這是哺乳動物周圍神經系統神經元活動的一個主要模式,在此以前並沒有被確認。」論文中寫道,「同步的ENS活動需要同時激活大量的興奮性和抑制性神經元以及假定存在的內在感覺神經元。」


儘管之前在CNS系統中早已經觀察到類似的神經元同步放電的節律現象,但是在ENS系統中的發現是全新的,並且拓寬了我們對第二大腦如何完成「思考」過程的理解——即使它可能看起來像是一個無足輕重的研究領域。


Spencer說:「在醫學領域,我們經常採用經過臨床驗證有效的治療手段,而不介意自身對其器質性功能所知不多。」


「在我們的研究之前,沒有人確切知道ENS中的大量神經元如何調控腸道的收縮。現在我們知道ENS在健康狀況下是如何被激活的……我們可以以此為起點,勾勒出一幅完整的藍圖來了解結腸中運動功能神經障礙是如何導致慢性便秘的。」


研究結果見於JNeurosci的報告。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讓遊戲主播當「心理醫生」
科學家重新編程大腦細胞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