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劉以鬯在香港逝世,他是那個時代里的「另一種」中國作家
2018 年 6 月 8 日,作家劉以鬯在香港東華東院逝世,享年 99 歲。
劉以鬯在 1960 年代寫出小說《酒徒》,被認為是香港(乃至中國大陸及港台範圍內)第一部意識流小說。根據《酒徒》及《對倒》,導演王家衛拍攝了電影《2046》、《花樣年華》。他是那個時代里的「另一種」中國作家。
劉以鬯原名劉同繹,1918 年 12 月 7 日生於上海。1936 年發表小說處女作《安娜·芙洛斯基》,1941 年夏天,劉以鬯從上海聖約翰大學主修哲學畢業。冬天太平洋戰爭爆發,上海全面淪陷。劉以鬯去了重慶,找到了在《國民公報》、《掃蕩報》做編輯的工作,任職期間首次刊載老舍的《四世同堂》。1945 年,抗戰勝利。在《和平日報》短暫工作後,於 1946 年創辦「懷正文化社」,出版過包括施蟄存、戴望舒等作家的作品。
因為上海的金融混亂,劉以鬯於 1948 年從上海轉至香港定居。他當時所帶的錢不多,但靠稿費生活下來。
1940 年代末在上海,他靠著父親留給他的一筆錢和一棟房子,經營出版社。「早晨上班,吃過中飯後就去國際飯店喝咖啡。」在 1950 年代初的香港,劉以鬯只有一隻筆和幾張稿紙。不過,他寫了一篇 1000 字的稿件寄去《星島晚報》,第一篇就「成功」了,有 10 塊錢的稿費。那時候三毫錢一碗雲吞面,寫一篇稿子能買 30 碗雲吞面,足以生活。
1960 年代到 1970 年代是他產量最高的時候。
每天為 13 間報館供稿,還有定期和不定期的雜誌稿約。每一家 1000 字,每天 10000 字,一年超過 360 萬字。當時每一間報館每一年的稿費在 300 元上下。月入 3 千多元到 4 千多元。一年賺的錢能在 1950 年代買一層樓。
劉以鬯生於 1918 年,經歷過戰亂,比起同時代很多中國作家,他得以有安寧的環境傾力寫作,寫出了自己最重要的作品。這些作品關照寫作者自己的內心,依照興趣,用新的手法,寫香港的現實生活。
不過,劉以鬯及其他南下作家也會面對一種「苦悶」與「不易」:「香港是一個高度商品化的社會,文學商品化的傾向十分顯著,嚴肅文學長期受到消極排斥,得不到應得的關注與重視。」「通俗小說容易變錢,絞盡腦汁寫出來的嚴肅作品,往往連發表的地方也找不到。」
他需要白天為讀者寫讀者喜歡的作品。晚上,再為自己寫作自己喜歡的作品。
在對純文學寫作的堅持和安穩的寫作環境下,劉以鬯得以去實現自己想要的文學:「新的文學不一定是好的文學,但好的文學一定有好的創意。」
劉以鬯逝世的消息公布後,香港媒體《東網》刊載了一段話,說是王家衛接受採訪說的:「劉老師的離去象徵了戰後南來作家在香港異地開花之時代的終結。香港為這一代的文化工作者提供了一席之地,容他們在此開花結果。」
「不寫近三四十年的香港文學史則已,要寫便須要先著力寫好劉以鬯這一筆。」1987 年,香港學者黃繼持這樣形容劉以鬯的文學成就。
劉以鬯的意義也不止在香港,台灣學者黎湘萍在談及劉以鬯時講到,劉以鬯寫作上的那種現代主義精神,那種對個人心理世界重視的寫作,當時在社會主義陣營是受到批判的。這使得這種寫作的存在具有重要的意義。
題圖為《花樣年華》劇照,來自豆瓣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 好奇怪下載吧。
※TED 年度大會開到第 28 次,對未來不再那麼樂觀了
※五一假期結束,和你有關的 8 個新政策開始執行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