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若長平之戰趙國未敗,秦國未贏,此後六國齊心抗秦,歷史會怎樣?

如若長平之戰趙國未敗,秦國未贏,此後六國齊心抗秦,歷史會怎樣?

原標題:如若長平之戰趙國未敗,秦國未贏,此後六國齊心抗秦,歷史會怎樣?


歷史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無數的偶然性都指向一個必然性。回到問題本身來說,秦國從商鞅變法後就註定了天下統一於秦國是歷史的必然選擇;長平之戰如果秦趙打成平手,然手六國合攻秦國,那麼歷史的走向還是華夏統一於秦國,再無二途。


一、秦國統一天下的歷史必然性


俗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春秋戰國五百年,天下諸侯相征伐,人民疲於征戰,士子渴望統一。魏國有統一天下能力,但是三代而衰,再沒有統一天下的實力;齊國有統一天下的理想,但是缺乏天下意識,偏安一隅;楚國有統一天下的實力,但是變法不徹底,又跟中原有隔閡;趙國有統一天下的軍隊,但是長平大戰失敗了。只有秦國從商鞅變法後,各代國君都以統一天下為已任,明君賢臣一代又一代,實力快速上升,到後期可以以一敵七。秦國有統一天下的實力與決心,統一從來都是以武力為後盾的。



舊不勝新,新的制度總是可以最終戰勝舊制度的。秦國的變法深徹,號稱「事無巨細,皆有法式」,內容囊括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習俗等方方面面;秦國的變法持久,秦孝公及其之後的六代君主都堅持商鞅新政,變法時間長達兩百年。變法後的秦國是一個全新的法治郡縣制中央集權國家,而六國仍然是半新半舊的人治分封制郡縣制並存的國家。因此秦國在制度上有優勢,他代表了先進的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代表先進的治國理念。


二、六國抗秦失敗的必然性


大家總以為六國合在一起就能打敗秦國,但是六個十歲小孩一定打不過一名二十歲的精壯士兵;六個二十歲的精壯士兵一定打不過一名全幅武裝的特種兵;六個各懷鬼胎的特種兵一定打不贏一名心懷壯志狼牙偵察兵!


散六不敵混一,病弱不敵壯漢。因此六國多次合縱擊秦,但是勝少敗多。長平之戰後,六國合縱攻秦,把秦國函谷關外的領土全部收復了,然後打到函谷關後都自行退兵了。呂不韋當政時期,五國合縱攻秦,都快打到咸陽了,最終還是兵敗如山倒,被秦國反擊而敗。


因此六國合縱抗秦從理論上可以抗住秦國甚至消滅秦國,但是實踐表明合縱抗秦是失敗的。項 羽在巨鹿之戰中,以一軍之力死戰秦軍,居然戰而勝之,其它諸侯引兵觀望,莫不驚嘆!因此打鐵要自身硬,依靠別人的力量去打擊一個強敵,勝利的可能很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條尋秦記 的精彩文章:

為何秦始皇兵馬俑里的士兵不帶頭盔?有那些歷史淵源呢?
鬼谷子最得意的兩個弟子,為何從抗秦走向親秦,推動秦國強大起來

TAG:一條尋秦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