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時期,上早晚課是多餘的嗎
【妙祥法師開示】
一居士:有很多居士聚集在一起熏修,現在
(末法時期)
時興的說法,要一句佛號念到底,不必學別的,別的都來不及了,再修持別的就是雜修。比如說道場中早課要誦持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居士持誦楞嚴咒這些咒是不是雜修?一句佛號到底就能往生,這些咒是多餘的嗎?請師父給講一講。
就是說這個雜修,剛才我講了這個燈光的比喻,我們雖然有幾個燈,但產生的光是一致的,它不存在雜。
(可參考:
佛法沒有「夾雜」,雜的是你的妄想
)
為什麼不存在雜呢?因為那叫佛法,那叫真理。如果真理還出現了雜的問題,那就不是佛法。佛法怎麼說是雜呢?
當我們說修習別的法門為雜的時候,這種說法本身已經在謗佛了,在誹謗佛法了。你雖然沒修行,但首先就開始謗佛了,這是很危險的。
至於你修哪個法門,你想怎麼修,這是你的事情。但不可以說別的法門為雜,你修的就為純正。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特別是在末法時期,修楞嚴咒是非常重要的。
為什麼這麼講呢?佛經也講,沒有楞嚴咒,若坐道場,無有是處。就是說你不誦持楞嚴咒,而想建立一個道場,是不可能的事情,也不會真正成為一個道場。你所謂建的那個道場,也不是佛的道場。
所以楞嚴咒可以起到建立佛的道場的作用,這個問題不光是佛這麼講,也不光是一些禪宗大德在講,包括凈土宗的印光大師也講,他說你要是閉關的話,要是坐道場的話,必須誦楞嚴咒。
他說學凈土的人不會誦楞嚴咒怎麼辦?照書本念,早晚都得念。在他的開示里有這句話。所以說這個楞嚴咒對末法時期來說是個無價之寶,因為誦持楞嚴咒,我們就有了方向。
(可參考:
專修念佛,也要誦楞嚴咒嗎
)
過去楞嚴寺有一位師父,是專門念佛的,他說:「我能不能誦持楞嚴咒?」我說:「可以啊。」
他也是老修行了,就回去了。他誦了一遍楞嚴咒,然後就念佛。後來就告訴我,他說:「我誦一遍楞嚴咒,我再念佛的時候,這個佛號和沒念楞嚴咒的時候不一樣。」
他有了方向,就覺得知道念佛往哪頭念。如果沒念楞嚴咒,他念佛就不知道往哪兒念,東一頭,西一頭,從西方念,從北方念,從哪方念也找不準,也不知道哪塊兒是正確的。
他也不能上外面去量量方向去,是不是?念佛它也不需要方向的問題。所以說他念完楞嚴咒再去念佛的時候,一個是心裡舒暢,另外有了方向,他得到了誦完楞嚴咒再念佛的好處。
楞嚴咒是末法時期的無價之寶。楞嚴咒不屬於禪宗,也不屬於密宗,也不屬於凈土宗,屬於誰呢?屬於佛。你想成佛,你想無有魔事,就誦楞嚴咒,這個確實好。
而且它在末法時期起的正念特彆強烈,能保證修行人——不管是修行結果也好,還是來生,還是今生往生,都能得到楞嚴咒的加持。楞嚴咒是無價之寶,咱們「慈善院」能堅持誦楞嚴咒,罕見稀有難得,應該是一個很好的修行道場。
一居士:師父,我不認字,楞嚴咒也不念,能往生嗎?
只要是你有恭敬心,因為不是你不念,而是你不識字,這沒有關係。楞嚴咒也不是必須每個人都念,只要在我們有能力的條件下,能念的條件下,我們有恭敬心都可以起到這種作用。
比如說有人誦楞嚴咒,我們隨喜讚歎,供養楞嚴咒,我們隨喜讚歎,這就可以了。
一居士:我聽說一心念佛,念阿彌陀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個問題啊,一心念佛對不對?對。但什麼叫一心?就是沒有雜念。我們現在有七情六慾,還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還有六塵,是不是一句佛號都能把它去掉呢?
如果去不掉,就像一個人有病,得了一種病,需要一種葯治療;如果得了三種、四種病,得三種、四種葯來治療。所以佛法就像葯,根據每個人的病不同,需要的葯不同,這才能達到一心念佛。
一心念佛,並不是說我嘴上就念佛號叫一心念佛,而是這個心沒有「我」了,沒有雜念了,而且是清清凈凈的。不管你嘴念也好,不念也好,都叫一心念佛。
一居士:那可以這麼理解,我達到一心念佛就可以唄?
只要你按照做,比如說你嚴持戒律,各種的貪慾都沒有了,剛才講的諸根調伏,心地柔軟,而沒有妄想,那就叫一心念佛。
一居士:我以前每天早晨都做楞嚴咒的功課,但到別的廟裡以後,師父說:每天早晨你在家的時候誦《心經》就可以,念五遍《心經》。我現在對這個就矛盾,究竟應該怎麼辦?還有一個,就是敬佛出食的時候,在家應不應該出?這事我不明白。
後面我沒聽明白。
一居士:在家可不可以出食?
好,我明白了。就是說念《心經》和念楞嚴咒,它倆本來就是一個意思。
為什麼楞嚴咒殊勝呢?因為它長啊,所以我們誦楞嚴咒時打妄想的時間短,而且它這個長度超出一般的咒語,也超出一般的經,所以說它能夠起到一個連續的作用。
特別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的人,我們的思惟和我們的習慣,都屬於段食。比如說我們吃飯都一口一口地嚼,思惟也是一段一段地想。楞嚴咒能把我們的思惟連接起來,達到一個清凈的目的。所以說楞嚴咒是無價之寶,這是一個。
再一個出食的問題,佛講:凡我弟子皆可以出食。沒說出家人可以出食,在家人就不允許出食,凡是佛弟子都可以出食。出食的目的是培養慈悲心。
(可參考:
在家信眾如何為鬼神施食
)
為什麼要培養慈悲心呢?因為我們的心量還小,我們的法身還沒有現前,所以必須得通過種種的方式,來培養這種趨向,這才可以。
(摘自溯源佛教網《吉祥經講記》)
了解「在家上早晚課應該念什麼」,請點藍字標題。更多資訊請回復「目錄」,或點擊閱讀原文。
※佛在哪兒
TAG:溯源佛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