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時,為什麼魏延能夠守住漢中,姜維卻不能?

三國時,為什麼魏延能夠守住漢中,姜維卻不能?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姜維和魏延是蜀漢的兩員大將。在諸葛亮北伐中原的過程中,姜維和魏延也是諸葛亮的得力幹將。在歷史形象上,魏延因為《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的影響,無疑被抹黑和醜化了。與此相對應的是,姜維的形象則偏向於正面,是諸葛亮的傳人。不過,關於姜維和魏延這兩個人的能力,可能還是魏延高出一截。特別是在鎮守漢中這一兵家必爭之地上,魏延可以守住漢中15年,到了姜維手中卻丟失了,這是為什麼呢?

三國時,為什麼魏延能夠守住漢中,姜維卻不能?

首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於沔陽自稱漢中王,並定治所於成都,於是當留大將以鎮漢中,當時大多數人的意見都認為張飛應當擔任漢中太守。但是,劉備卻意外的提拔魏延為漢中都督、漢中太守,並將魏延從牙門將軍升為鎮遠將軍。自公元219年到公元234年,漢中在魏延的鎮守之下可謂「固若金湯」。但是,到了蜀漢後期,姜維卻沒有守住漢中之地。公元263年,蜀漢正式滅亡。而姜維對於漢中的失守,可以說是導致蜀漢滅亡的因素之一。

三國時,為什麼魏延能夠守住漢中,姜維卻不能?

針對魏延能夠守住漢中,姜維卻不能守住的原因,筆者認為這主要是因為這兩個人策略上的不同。一方面,當初劉備為漢中王,留魏延鎮守漢中。魏延在各個圍戍內留重兵以抵抗外敵,如果敵人來犯漢中,可以將敵人擋在關外,無法進入漢中,更無法對蜀漢造成嚴重的威脅。在諸葛亮、魏延等人去世後,王平接替了鎮守漢中的重任。公元244年,曹爽西至長安(今西安西北),與征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夏侯玄統兵10餘萬,自駱谷口(今陝西周至西南)攻漢中。在防禦曹爽的進攻上,王平就採用了魏延的方法,從而成功擊退了魏軍。

三國時,為什麼魏延能夠守住漢中,姜維卻不能?

另一方面,在魏延、王平等將領之後,姜維卻採用了截然不同的策略來鎮守漢中。姜維覺得將大量的兵力散布在各地險要,是對蜀漢人力、物力的浪費。所以,姜維決定把兵力全部收回到漢中。在姜維看來,魏延的方法雖然符合《周易》「重門」的意思,可以抵禦的住敵人,卻無法獲得大的戰果。而為了擴大戰果,姜維認為不如放敵軍入陽平關,而蜀軍退守漢、樂二城,重要關口都留重兵把守。如果魏國大軍進攻的話,姜維認為這種方式能夠拉長敵軍的補給線,促使對方無法就地得到糧草的補充,長久下去,敵軍疲弊,蜀軍就能將敵方一網打盡了。

三國時,為什麼魏延能夠守住漢中,姜維卻不能?

最後,但是,計劃是一回事,變化又是另一回事。三國後期,司馬昭掌握了曹魏的大軍,並且派遣多路大軍來進攻。彼時,姜維卻把兵力都安排在沓中,最後被鄧艾給牽制住,魏軍的主力卻直接去攻打漢中,由於漢中兵力相對較少,在實力上和魏軍存在較大的差距,所以沒有等到姜維援救就破了。由此,魏延、王平等人長期守住的漢中,就這樣在姜維手中丟失了。漢中是蜀漢的門戶,漢中一丟,蜀漢之後的滅亡已經是無可避免的事情了。由此,在筆者看來,相對於姜維,魏延雖然性格上存在問題,不過其作戰水平無疑高出一籌,這在鎮守漢中上得到了充分體現。

文/情懷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懷歷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明朝能收復「燕雲十六州」,宋朝卻不能呢?
安徽省一個縣,人口超110萬,誕生了一位三國大將!

TAG:情懷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