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前兩個東方大王朝之間精彩紛呈的大碰撞
唐太宗李世民征戰一生,沒想到卻栽在了高句麗手上。討伐高句麗成了他一生最大的敗筆,傷不起的他直到臨死前,還在調集大軍、打造戰船,準備一舉滅掉高句麗,遺憾的是他最終卻輸給了時間。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公元649年7月),大唐帝國皇帝李世民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唐高宗李治繼位後,決心繼承他老子的遺志,徹底解決北方邊患高句麗問題。遂於永徽六年(公元655年)開始對朝鮮半島採取軍事行動,聯合朝鮮三國中的新羅,對另外兩個國家——高句麗和百濟實施打擊。
從顯慶五年(公元660年)起,趁唐軍主力在東線與高句麗打得難解難分,無力西顧之際,位於西南方向的吐蕃在其與吐谷渾交界的邊境地區頻頻挑起事端,製造邊境衝突,為下一步入侵吐谷渾尋找借口。
當是時,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的丈夫)死後,由他的孫子芒論芒贊贊普繼位。芒論芒贊年幼,吐蕃的軍政大權就落到了大相祿東贊的手裡。祿東贊在吐蕃的歷史進程中絕對稱得上是一位牛人,他在松贊干布的基礎上把吐蕃推向了更加強盛的時期。
吐谷渾早在貞觀九年(634年)就被唐軍打服,歸附於唐朝,成了唐朝的屬國,現任國王諾曷缽還被唐高宗封為駙馬都尉,其夫人為李唐宗室女弘化公主。因此,衝突發生後,雙方都派代表來到長安互相指責。唐高宗苦於騰不出手來(這裡有個情況要說明一下,大家在影視作品中看到大唐橫掃六合、征戰八方而誤以為唐初的軍隊多如牛毛,實力超凡。其實經過戰亂,唐初的人口已下到隋朝時的三分之一,可供調用的軍隊也不是很多,用在一場戰爭上一般也就十來萬人馬。這些軍隊東征西討不斷調集,經常是顧得這頭又顧不了那頭,也挺不容易的),表面上裝作兩邊都不聽,實則還是偏向吐谷渾。
事物的變化往往取決於內因,當時的吐谷渾有點像今天的烏克蘭,思想並不統一,國內從朝廷要員到普通民眾都分成兩派,一派親大唐,一派親吐蕃。有個叫素和貴的大臣就是十足的親吐蕃分子,他帶上自己能搜集來的所有機密文件逃到了吐蕃。使祿東贊對吐谷渾內部大到政治、經濟、軍事,小到山川隘口,兵力布防等都了如指掌。
龍朔三年(663年),就在唐軍於朝鮮半島四次擊敗日本軍隊,焚燒日本戰船四百艘的時候,祿東贊親自挂帥攻打吐谷渾,大破吐谷渾軍,吐谷渾王諾曷缽帶領殘餘數千帳棄國逃到了唐朝的涼州,吐谷渾汗國至此宣告滅亡。
祿東贊一面屯兵於青海,一面派特使到唐朝指責吐谷渾,並向唐朝請求和親,被唐高宗拒絕。祿東贊此舉無非是要為發兵滅了吐谷渾做開脫,也想讓唐朝承認吐蕃佔領吐谷渾的既成事實,窩了一肚子火的唐高宗自然不會答應。
乾封二年(667年),祿東贊病逝於吐谷渾,其子尊業多布繼任大相。由於唐朝在東線朝鮮戰場上抽不出身,眼睜睜看著吐蕃吞併了吐谷渾成也一時無能為力。而佔有了吐谷渾的吐蕃,也算是完成了統一羌族各國的大業。但吐蕃的擴張野心遠遠不會就此停止,唐朝也不可能任由其擴張而無動於衷,兩個王朝之間的一場大戰避無可避!
唐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終於把手伸向了西域。是年,吐蕃大舉入侵西域,攻陷西域白州等十八個羈縻州,又合于闐聯手陷龜茲撥換城,唐被迫罷安西四鎮。大唐想不出兵也不可能了。
唐朝方面為了打擊吐蕃、光復吐谷渾,出動五萬(一說十萬)大軍護送吐谷渾王回青海,任命當時在朝鮮戰場上威名赫赫、被譽為「三箭定天山」 、「神勇收遼東」的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邏娑(今西藏拉薩)道行軍大總管,右衛員外大將軍阿史那道真、左衛將軍郭待封為副總管。領兵討伐吐蕃,以奪回安西四鎮。
安西四鎮為龜茲(今新疆庫車)、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闐(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全部都在新疆境內,而薛仁貴、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三員大將卻領著唐軍浩浩蕩蕩向青海進發。既然要收複位於新疆境內的四鎮,為什麼要向青海進發呢?
實際上從薛仁貴的「邏婆道行軍大總管」的頭銜來看,這支大軍是沖著吐蕃的都城邏娑去的(「以邏娑為出師之名,或許有勝利後直搗黃龍之意」)。唐朝方面判斷吐蕃既然是「大舉入侵」西域,其國內必定空虛。吐蕃進攻西域的關鍵在吐谷渾,薛仁貴只要奪取了吐谷渾,就能成功切斷吐蕃與西域之間的聯繫,進可以直搗邏娑,退可與鎮守安西的唐將會合奪回四鎮。因為唐朝之前已經派大將阿史那忠在西域領玉河軍救于闐。在薛仁貴出兵的同時,唐又以西突厥首領阿史那都支為左驍衛大將軍兼匐延都督,以牽制吐蕃在西域的兵力,與薛仁貴遙相呼應。可見,唐朝為這次征戰著實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薛仁貴用的是「圍魏救趙」之計,又兼西域方面的唐軍起牽製作用,這一戰略部署就倆字:完美!
大非川在今青海省共和縣西南切吉曠原,位於青海湖南,東至磧石軍,西至伏羅川,由此往西可至於闐,東北至赤嶺,西北至伏俟城,南至烏海、河口,確實乃青海之要津。薛仁貴率軍經鄯州 (今青海樂都)一路行軍至此。只見一片冰川雪域,地勢萬分險要。
薛仁貴深知吐蕃軍兵多將廣,且以逸待勞,他判斷:吐蕃軍由黃河河口而來,烏海城是必經之地,只有儘快拿下烏海(今豆錯湖),唐軍才有勝算,一旦貽誤戰機,不但失去天時,還會失掉了地利。到那時不用敵人來打,嚴寒和飢餓就能讓五萬大軍不戰自潰。而烏海險遠,輜重車馬不便於長途奔襲,薛仁貴就留郭待封率2萬人馬守護輜重、糧草,令其於大非嶺上憑險置柵,構築工事,使之成為進可攻退可守的前沿陣地。隨後,薛仁貴親率主力,輕裝奔襲烏海。
首戰,唐軍與一萬多吐蕃軍於河口(今青海瑪多)遭遇。吐蕃軍猝不及防,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傷亡甚眾,損失牛羊萬餘頭。薛仁貴乘勝進佔烏海城,以待後援,此時薛仁貴心中一定又想起自己僅率兩千人攻入高句麗重鎮扶余城的輝煌時刻,「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土長歌入漢關」的歌聲似乎又迴響在這茫茫高原雪域。
但郭待封並沒有遵守薛仁貴的指令,在大非嶺上憑險置柵,構築工事,而是擅自率後隊繼進,又未能及時到達烏海城與薛仁貴會合。郭待封行至半路,吐蕃的20萬大軍突然從天而降。郭待封不能抵敵,輜重、糧草盡失。薛仁貴被迫退保大非川。
八月,吐蕃軍在論欽陵指揮下,在大非川以40萬大軍逼唐軍決戰。薛仁貴無險可據,又無糧草軍需供應,被打得幾乎全軍覆沒。薛仁貴「與欽陵約和而還」,唐殘兵得以生還,吐谷渾被併入吐蕃,逃亡可汗諾曷缽回到故地的願望至此徹底破滅。
大非川之戰是唐朝開國以來對外作戰中最大的一次失敗,吐蕃憑此戰一躍成為與大唐分庭抗禮的西部豪強。唐朝被迫撤銷四鎮建制,安西都護府遷至西州。一般認為,薛仁貴此戰已獲得先機,但郭待封的擅自行動使唐軍功虧一簣。事實上,郭待封的擅自行動是導致唐軍失敗的重要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即使郭待封完全執行薛仁貴的命令,唐軍也未必就能穩操勝券。
因為當時吐蕃軍的統帥,是吐蕃歷史上的第一名將,有戰神之稱的論欽陵。論欽陵是大相尊業多布的兒子,祿東贊的孫子,全名為噶爾.欽陵,「論」是吐蕃對王族的稱呼。薛仁貴採用的戰術確實出乎論欽陵的意料,但論欽陵臨危不亂,及時調兵遣將。還值得注意的是,參加大非川戰役的吐蕃軍有40萬,而據考證吐蕃即便是最頂盛時期,其常備軍才46萬,除去留守國內和進入西域的部隊,可以得結論,這40萬參戰部隊不可能全是吐蕃人,除蘇毗、羊同以外,大部分應該是吐谷渾人。襲擊郭待封的20萬人馬,應當就是吐谷渾軍(由此可以看出吐谷渾國內親吐蕃勢力相當強大),由此才能解釋得通,為何一下子冒出那麼多敵人來。
因為論欽陵要從國內調兵一是時間上來不及,二是必須經過烏海,而烏海已控制在薛仁貴手裡,嚴陣以待;要想從西域調兵也非易事,那兒還有阿史那忠和阿史那都支在那裡對峙著。故而論欽陵當機立斷,判斷薛仁貴親率主力,輕裝奇襲烏海,糧草輜重必然留在後頭,旋即調遣吐谷渾軍隊,襲擊了唐軍糧草、輜重,切斷唐軍後備補給。吐谷渾軍來自伏羅川和伏俟城兩個方向,因而能輕鬆地繞開了薛仁貴鎮守的烏海。
大兵團作戰,後勤供給是第一要務,更何況是冰川雪地作戰,失去後勤補給,薛仁貴只能退出烏海。論欽陵從容收復烏海,再陸續召集各部人馬,吐蕃最後集結了40萬大軍,當然,有些是陸續增援趕過的,這也是論欽陵直到八月才逼迫薛仁貴決戰的原因。
此戰雙方各自因勢利導,避實就虛,攻擊對方最薄弱的環節,戰術、用兵都很高明。但吐蕃熟識地理,兵力也占絕對優勢(40萬對5萬),同時論欽陵及時藉助了吐谷渾的力量,採取正確的戰略部署,因此取得了最終勝利。可以說此戰勝敗的關鍵,在於吐谷渾軍隊協助唐軍還是吐蕃軍。
郭待封自恃名將郭孝恪之後,不服薛仁貴管制,是有可能的。但他的行動未必就全錯,因為糧草、軍需是生命,如果郭待封不及時跟進,薛仁貴他們吃什麼,穿什麼(烏海地方,盛夏積雪,冬則羊裘數重,連吐蕃人都受不了)?就算按薛仁貴的部署,在大非嶺上憑險置柵,構築工事,論欽陵只需切斷補給線路,薛仁貴也只有撤軍一條路。不管戰略多麼完美,戰術多麼高明,在糧草輜重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薛仁貴也不可能往前打到拉薩去。可見,薛仁貴在烏海得手後,戰鬥經驗同樣豐富的郭待封去運送輜重是確的。因此,大非川失敗的主要原因,不在郭待封,當地吐谷渾軍隊的及時介入才是關鍵。
此戰雖然唐軍損失慘重,但吐蕃也好不到哪去。論欽陵已調動了一切可調的人馬,甚至包括西域方向的主力,並且是元氣大傷,否則他不會輕易與薛仁貴講和。咸亨元年初吐蕃入侵西域勢頭之盛,前所未見,但此戰過後不見有更進一步的行動。後來於闐王伏闍雄更是僅憑自身的力量,就成功地驅逐了吐蕃,受到唐朝廷的封賞。可見吐蕃為集中力量對付薛仁貴率領的邏娑道行軍,不惜撤出了其在西域的主力,吐蕃在西域的勢力也因此遭到了削弱。
大非川之戰的勝利,使吐蕃獲得了對西域諸羌的絕對控制權,吐谷渾已事實併入大吐蕃的領土,西域諸羌也基本被吐蕃統一。但吐蕃兼并諸羌、擴張領土的腳步並沒有就此停止。
在吐蕃東南部,包括現在的四川、雲南等地,還生活著許多古老的羌族部落。如《隋書 西域傳》里就記載有附國。有國王,統率二萬餘戶,地在成都西北。附國東面又有嘉良夷,東北面有党項,西面是女國(蘇毗),另外還有許多散居深山窮谷中的諸羌,風俗類似党項,有些屬吐谷渾,有些屬附國,其中據傳還有一個「東女國」,風俗類似女國蘇毗,因在蘇毗東邊,故稱東女國。蘇毗在唐時已被吐蕃所滅,東女國則一直存在,後遷入唐。
隋朝時,附國、嘉良夷等諸羌均來朝貢,隋煬帝設諸道總管這些內附部落。唐沿隋制,劍南道設諸羌羈縻州168個,管理這些諸羌部落,分屬松州、茂州、巂州等都督府。
在松贊干布時代起,吐蕃已開始了向東南諸羌實施兼并。公元634年至638年,松贊干布先後佔領党項、白蘭等羌部,而後又率大軍攻松州,接著就是松州之戰,唐將牛進達率軍獲得松州大捷。至於附國什麼時候被吐蕃所吞併則未見諸記載,唐時已不見附國之名,但松贊干布率軍攻松州時,應當經過附國,由此推斷在松州之戰前,附國已被吐蕃吞所佔。
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祿東贊率軍攻取生羌十二個州(生羌可能是指當時文化程度更落後的羌族)。唐劍南道所屬諸羌陸續被吐蕃佔領。至唐肅宗時,除少數羌族內遷外,其餘諸羌都被併入吐蕃。至此,吐蕃兼并諸羌州成功,建立羌族統一國家的事業基本完成。
除諸羌之外,我國的西南部還生活著諸蠻。儀鳳三年(公元678年),祿東贊之子,大相尊業多布率兵攻西洱河一帶諸蠻。唐在茂州築安戎城,阻斷吐蕃通諸蠻之路。尊業多布以熟悉地理的生羌為嚮導,攻拔安戎城,增兵駐守,西洱河一帶諸蠻相率降附。
長安三年(公元703年),器弩悉弄贊普親征今雲南麗江一帶的烏蠻。吐蕃史載器弩悉弄贊普「向白蠻徵稅,烏蠻亦款服,兵精國強,為前王所未有」。可惜,這位前所未有的贊普於長安四年(704年)在征蠻的途中死於軍中。
與吞併諸羌不同,諸蠻與羌族種族不同,吐蕃幾代贊普連年征伐,也未能完全征服諸蠻。到唐天寶十年(公元751年),南詔國與唐失和,降附吐蕃。南詔是西南諸蠻自己建立起來的大國,吐蕃獲得這個大附屬國,國勢終於發展到了最高點。
吐蕃軍事力量強大,但經濟文化相對落後,要提高經濟文化水平,就當時的條件,必需發展農業,雖然祿東贊的劃分田界使吐蕃步入了封建社會,但高原苦寒的地理環境一直制約著吐蕃的經濟發展。走下高原,向周邊擴張更多的領土,大力發展農耕,是吐蕃提升綜合國力的必然之路。
從松贊干布始,吐蕃以邏娑(即拉薩)為中心,不斷向外擴張領土,終於建立了大吐蕃國,吐蕃土地也從純粹的高原類型增加了不少丘陵和平原。《新唐書·吐蕃傳》:「東與松、茂、巂接,南極婆羅門(尼泊爾),西取四鎮,北抵突厥,幅員萬餘里,漢魏諸戎所無也」。事實上,這裡描述的還只是唐高宗時吐蕃的領土,後來的吐蕃疆域比這時候要大得多。
但一個不可忽略的現象是,吐蕃不斷擴張的腳步總是向東邁進的。雖然西南的婆羅門早已是吐蕃的屬國,可是吐蕃向西、向南的擴張也僅到此為止。究其原因應該是受海拔和氣候差異的影響,南亞的印度、緬甸氣候條件不適合習慣於高寒地區的吐蕃人。雖然吐蕃佔有婆羅門,可以輕而易舉地進入天竺,雖然王玄策只帶著不足萬人的婆羅門和吐蕃騎兵就輕而易舉地滅掉中天竺,雖然東方有巨人般的大唐王朝,但吐蕃情願不代價地與巨人爭奪土地,也對唾手可得的天竺(今印度)不感興趣。
然而當時的大唐王朝也不是好惹的。或許吐蕃真的有種生不逢時的宿命,又或許強者與強者之間的較量才會讓歷史更加精彩紛呈,吐蕃雖然贏得大非川之戰的勝利,也在西南擴張中勢不可擋,但唐蕃之戰僅僅只是揭開了序幕,大唐的反擊戰也即將開始……
吐蕃在取得大非川戰役的勝利之後,曾派遣使臣論仲琮入唐議和。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吐蕃又派論吐渾彌請和。但兩次唐高宗都沒給好臉色。以當時大唐帝國在世界上的地位,就這樣窩窩囊囊的議和,威嚴何在?
而吐蕃這一邊,對議和之事似乎也只是停留口頭上而已。他們連年累月四齣征戰,並且不管他們如何不願,都避免不了會損害到大唐的利益,兩強之間的衝突就在所難免。
唐儀鳳元年(公元676年),吐蕃攻鄯、廓、河、芳四州,殺略吏及馬牛萬計。唐高宗派出兩位王爺征討:周王李顯為洮州道行軍元帥,率工部尚書劉審禮等十二總管;相王李輪為涼州道行軍元帥,率左衛大將軍契苾何力、鴻臚卿蕭嗣業等。這二路王爺率領一大批名將,居然還是吃了敗仗!吐蕃乘勝進襲疊州,破密恭、丹嶺二縣,又攻扶州,敗守將。此時,唐高宗趕忙搬來朝鮮戰場上另一位神話般的人物,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抗日名將——尚書左僕射劉仁軌,為洮河鎮守使。但即使是有出將入相之才的劉仁軌也未能佔到絲毫便宜。
唐儀鳳三年(公元678年)正月,唐高宗命中書令李敬玄為洮河道行軍大總管、西河鎮撫大使、兼鄯州都督,代劉仁軌於洮河鎮守,又於關內、河東募精兵猛將出擊吐蕃。九月,李敬玄率工部尚書劉審禮、左領軍將軍黑齒常之等又一大批名將,與吐蕃會戰於青海。
這場青海大戰,最後決勝負的地方還是在大非川,而這次失敗的一方仍然是唐軍,而且敗得很慘。工部尚書劉審禮戰沒了,李敬玄只得退至承風嶺。承風嶺山路礙險,吐蕃大兵壓進,李敬玄眼看已經無路可逃。此時幸虧旁邊還有一員猛將——左領軍將軍黑齒常之。黑齒常之親率五百名死士,趁夜偷襲吐蕃營寨。吐蕃以為唐軍已是瓮中之鱉,沒想到對方會來這一手,一時驚慌失措,黑夜之中不辨敵我,自相躪蹋,黑齒常之這才引著李敬玄逃脫。《舊唐書》上說「敬玄僅脫」。大非川簡直成了唐軍的傷心地!
第二次大非川之戰,唐軍又再次全軍覆沒,生還者寥寥,不是戰死,就是被俘。吐蕃在與唐朝的多年交往和交戰中,覺得唐朝有許多先進的東西可以為他們所用。所以他們對俘獲的唐軍,除了覺得沒用的俘虜就地咔嚓以外,大多數精壯的和有一技之長的唐兵,他們會抓回去做奴隸。由此也可以看出,不管古今,只要長得一付好身板或者掌握一技之長,即使被壞人甚至是敵人抓去,也能活條命。比如被俘的唐軍中有個副總管叫王孝傑,他沒有被殺,也沒有當奴隸,反而過得有滋有味的,原因竟然是吐蕃贊普覺得王孝傑的相貌長和他死去的父親撞臉(長得很像他父親)。這位贊普因為父親死得早,有點思父情結。對王孝傑厚敬有加,王孝傑也因此過了一把吐蕃「太上王」的癮,不過後來他還是逃回了大唐。
唐高宗名為「高宗」,但能力和水平卻高不到哪裡去,對吐蕃是屢戰屢敗。史書也評價他「儒仁無遠略」。在處理武昭儀的問題上頗多詬病。但就是這位受人詬病的武昭儀,一改高宗的孱弱,把大唐(或大周)的國力提升了好幾個台階。在與吐蕃的抗衡中又重新佔據上風,進而吹響了進軍的號角。
長壽元年(公元692年),大唐發兵收復西域。與老贊普撞臉的王孝傑,由於在吐蕃生活過,對其中的虛實比較了解,被武則天詔封為武威軍總管,率西州都督唐休璟、左武衛大將軍阿史那忠節討伐吐蕃。唐軍大破吐蕃兵,收復四鎮,唐朝重新將安西都護府更置於龜茲,派兵鎮守。
王孝傑一戰成名,取得了連薛仁貴、契苾何力、黑齒常之這些威赫赫的戰將都沒能取得的對吐蕃的大勝。整個戰爭過程史書上並沒有做詳細記載,但戰果卻顯而易見。武則天聽到捷報「大悅」,謂侍臣曰:「昔貞觀中貝綾,得此蕃城,其後西陲不守,並陷吐蕃。今既盡復於舊,邊境自然無事。孝傑建斯功效,竭此款誠,遂能裹足徒行,身與士卒齊力。如此忠懇,深是可嘉。」
這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武則天的用人之道,王孝傑逃回大唐,不僅沒有受到懲罰(敗軍之將,而且還長像敵國領袖的父親),反而得到了重用,最後利用其對吐蕃的熟悉和了解,一擊得手,難怪那時有那麼多的少數民族將領為大唐所用,大唐的用人之道確實有很多地方是值得現代人學習的。
王孝傑收復四鎮後,朝中居然還有人提出要放棄西域四鎮,但武則天採納了右史崔融的建議,沒有放棄。這也是為什麼武則天能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女皇帝的原因之一。
王孝傑收復四鎮後,吐蕃與大唐之間在西域和青海又發生了多次戰爭:先是吐蕃大將勃論贊刃與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俀子合兵南侵,王孝傑迎戰於冷泉,敗吐蕃與突厥聯兵。唐碎葉鎮守使韓思忠攻打吐蕃泥熟沒斯城,破之。證聖元年(公元695年),論欽陵、論贊婆舉兵攻打濫洮,王孝傑以肅邊道大總管討伐,雙方大戰於素羅汗山,唐勝吐蕃敗。王孝傑幾乎成了打吐蕃的專家,但後來擔任朔方道總管時與吐蕃作戰失敗,並被免官,失敗原因及具體戰事史書未見記載。
萬歲通天元年(公元696年),論欽陵、論贊婆又攻涼州,殺都督(王孝傑可能就是在這個時候打了敗仗)。此時的論欽陵已經成為吐蕃大相。此仗打完,他又派使者到唐朝請和,約罷四鎮兵,並要求分西突厥十姓的土地給他。武則天派通泉尉郭元振出使到吐蕃交涉。
郭元振與論欽陵唇槍舌劍,雙方你來我往,互相辯論。郭元振一上來就質問:「你父親祿東贊事我大唐,發誓永遠和好,現你連年用兵,父通好,子用兵,豈不是不孝?祿東贊侍奉大唐,你倒背叛,豈不是不忠?」
論欽陵說:「所以我不是來請和了嗎?天子許和,兩國罷兵,不就好了嗎?讓十姓突厥、四鎮各建君長,難道不比大唐自守來的好嗎?」
郭元振:「十姓突厥、四鎮歸入大唐已久,自古以來就是大唐的土地,是大唐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況且十姓突厥、四鎮與吐蕃民族血緣不同,你何必覬覦。」
論欽陵:「如果我貪得土地,甘州、涼州不是很近嗎?突厥諸部磧漠廣莽,去唐遠甚,我要土地哪有跑一萬里地以外去爭土地的?青海地勢險阻,唐必不能從此深入。十姓突厥、五弩失畢部地通吐蕃要害地勢,很容易來侵,所以我要求唐撤四鎮守兵,分十姓土地,這是為了吐蕃的安全。」
論欽陵說的確實也是實情,但唐朝以前對吐蕃作戰的失利很大程度上在於西域的失控,如今既已收復,焉有拱手相讓之理?何況西域一失,吐蕃控制沙磧,河西諸郡都將受到威脅,伊州、西州、北庭、安西等地將全部失去,唐朝當然不可能放棄西域。因此雙方談來談去始終都不肯讓步。
郭元振因為唐朝打了幾次勝仗,腰板也硬了;論欽陵自負戰神,口氣也不弱。最後論欽陵派人跟隨郭元振直接朝覲武則天,當面向武則天提出要求。
郭元振也夠老辣。他向武則天建議,向論欽陵提出要青海和吐谷渾的土地,大家以土地換土地,既不失和解的意思,大唐也不吃虧。同時郭元振還獻上一計:「祿東贊一家三世為大相,立功甚大,但難免功高蓋主。論欽陵專國事已久,諸弟皆才略沈雄,各領方面兵,吐蕃朝中君臣俱憚之。器弩悉弄贊普現已成年,我觀此人也有雄才大略,必然要收回權力。兩者勢成水火。現吐蕃因連年戰事,財政負擔徭役過重,早已厭戰。論欽陵自忖戰神,擁兵專權,獨不願講和。我們只需每年派去和談使者,讓論欽陵每年都拒絕我們,如此吐蕃民眾必然對他愈發不滿。不滿愈深,望和就愈切,論欽陵就是想大舉用兵也難了。等到上下猜疑,吐蕃必發生內亂。我看到時候論欽陵自身都難保。」
武則天是什麼人啊,這麼好的建議當然採納。漢族人在政治上的老辣果然起了作用,事情完全按意料發展。器弩悉弄對論欽陵逐漸不滿,與大臣論岩等密謀,乘論欽陵外出,託言打獵,勒兵殺了他的親黨2000餘人。論欽陵舉兵對抗,器弩悉弄贊普親自討伐。未戰,論欽陵手下便四散潰逃,論欽陵勢窮自殺,左右殉而死者百餘人。一代戰神就如此隕落。他的弟弟論贊婆率千餘人,兒子論弓仁率吐谷渾七千帳歸降唐朝。
大唐(或大周)靠政治計謀,不費一兵一卒,得人又得地。武則天封論贊婆為郡王,論弓仁為郡公,皆賜鐵券,禮尉良厚,使率領部眾為唐鎮守邊境。守什麼地方呢?就是河源,即黃河口,也是唐蕃邊境的要塞。唐朝慣用少數民族降將打少數民族。這種招數也是絕了,高,實在是高!
吐蕃經過此次內亂,一時不振,暫時無力對外擴張。以後唐蕃還發生過幾次戰爭。吐蕃攻涼州,御史大夫魏元忠為隴右諸軍大總管,率隴右諸軍大使唐休璟出討,唐休璟斬首二千級。吐蕃於是派遣論彌薩來唐朝請和。爾後器弩悉弄贊普自將萬騎攻悉州,都督陳大慈四戰四勝。吐蕃只得獻良馬、黃金,來求婚。總之,吐蕃內亂之後,唐蕃爭戰,唐朝勝多負少。
※一組彌足珍貴的精美照片盡展十大元帥的風采
※經典版絕地反擊:僅憑哥倆就完成了一次驚天政變
TAG:高山流水品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