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吾用《道德經》︱董妘橦:誦讀《道德經》還要「姿勢正確」?

吾用《道德經》︱董妘橦:誦讀《道德經》還要「姿勢正確」?

世界上存在用聲音治病的方法,西方有人專門研究並使用音樂給人治病,據說有不少成功的案例。

GIF

推崇音樂療法的人認為,人體其實是一個振動源,人的生理系統、骨頭、器官、細胞甚至微小的電子質子等,都有各自的振動頻率,合在一起又組成一個振動頻率。某個地方不健康、生病了,其振動頻率一定會不一樣了,只要把握住一定的規律,用適合的聲音引發身體內的振動和共鳴,從而改變人體的振動頻率,改變失衡部位的振動頻率,使身體重新回到和諧狀態。

這種研究有可取之處,因為我們中國的老祖宗們早就發現了音樂和葯之間的秘密。「樂」和「葯」,二者的古音是一樣的,都是入聲字,發音相同,義理同源。

古代的學問非常重視字的發音,專業術語叫做音韻學,是研究字音的。

今天重視字義,出版的講國學的書,絕大多數是講自己所理解的經典的意思,很少有講怎麼讀經典的。

我儒家師父松齋張本義先生,可能是海內外少有的幾位老先生,多年來一直倡導並推動好好念書(今稱吟誦)——用傳統的讀書方法讀誦國學經典。

就拿「道德經」這三個字的讀音舉例,在文言語境中:

「道」讀若「倒」,上聲(普通話聲調里的三聲),大道的道,專有名詞。

「道」讀若「到」,去聲,動詞,言也,如《孝經》「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這一句,「道」當「言說」講。

「德」讀若「得」(d?k),入聲(大約讀作短促急收的四聲),道之用也,專有名詞。今天普通話里沒有入聲字,在一些方言里還保存著大量入聲字。

「道德經」的「經」,古今發音類似,韻母相同,但古音聲母是舌根音g(也叫舌面後音、牙音,另有k、h、ng),今音聲母是舌尖前音j(另有q、x)。「經」的古音跟粵語有點近似(ging),大約發「更」的音,平聲

按傳統的讀書方法,「道德經」讀作「倒得(入聲)更」?

是的。

常有人問我:讀普通話大家都聽得懂,你讀古音沒人聽明白念得是啥……

說到讀書,這裡面有個方向問題。「學而優則仕」的「仕」雖然是當國家公務員做事的意思,但裡面有「道德」。

儒家的《孝經》一開篇就講,怎麼才算孝呢?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生命是父母給的,到自己離開這個世界時身軀完完整整地還給天地,這是孝的起始;

「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父母把我們養大成人,成年後我們自己的獨立地好好生活,好好工作,扮演好自己所擔當的社會角色,死了之後有人提到我們這個人說他一輩子做人做得很好,這是孝的完成。學而優則仕的「仕」,包含著這個意思。

保全身軀完整容易嗎?

得了大病動個手術切掉什麼器官,臨終渾身插滿了管子,以古人的視角看,大不孝!生前做人做得不好,或者做了壞事,死了被人罵,肯定牽連到父母跟著挨罵(比如「狗娘養的」、有娘生沒娘養都是非常難聽的髒話)。

古代叫讀書,今天叫上學,古之學為己,今之學為人。古人讀書的方向向內——把自己這個人做好,今人上學的方向向外——拿個好文憑賺來美名和財富。

讀書,尤其是讀經典,是讀給自己、開自己智慧的。

這聽起來像教訓人了。

我們不講為人還是為己這些道理,只說這出聲器官(發音位置)的不同,氣流振動對人體氣血循環的作用便不大一樣。

舌根音刺激喉輪振動,往下則帶動心輪、臍輪的振動,對於任脈、督脈的氣血循環大有裨益。

古音里的舌根音,今天很多轉換成普通話里舌尖音,如此一來,講話講多了,或者是讀書讀久了,口乾舌燥;同樣的讀書時間,古人能津津有味、樂此不疲,從生理角度講,古今讀書方法不同,對唾液分泌的刺激力度有大有小呢!

GIF

南懷瑾先生非常重視唱誦,稱之為「軟修法門」,以調和身心。

說起來,佛家、道家的唱誦,起於儒家傳統的讀書方法——古代的高僧、高道首先是高士,打小跟著私塾先生讀書,學問很好。

南師講,傳統唱誦可以治病甚至入定:

………再有些修道家的,打通氣脈的,還有一派練武功的,內功怎麼練,都是這個咒語。站在那裡,練武功打拳,他一個字,聲音在內里念,念到「嗡」,頭部的氣震動。 「嗡嘛呢唄咪哄」就從丹田就轉出來,任督二脈就打通了啊!真有這個功力。所以這個六字大明咒,你像到西藏學活佛密宗的,像我們這個咒語,尤其一到晚上,一聽,全國的老百姓,一聽,只要有西藏人住的地方晚上外面一聽,裡面「嗡………」小聲的都在念。

——南懷瑾先生於1985年年初親領「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開示

念誦的聲音,會自然的有韻律高低,因為,聲氣發音的部位上下在變,氣到了上面,就發頂輪的音,到喉頭,就發喉輪的,氣沉下面就發丹田的音,氣沉下了即上升,自自然然的,也不要故意執著其上下來回,那就搞不好了,只要你內在一口氣一口氣地不是很自然嗎?……有一、二個人懂了,學好了這一念,背上、身上都出汗了,毛孔張開了,什麼毛病都趕了出去,這個練到了,什麼氣功都不必了,身體可以忘了,空掉了身就是真氣功。越是覺得沒有氣,就要放開大聲念,才會把它震開來。

……耳朵迴轉來聽自己的聲音,有時念到身體內部會動,那是內呼吸,當然身體會越來越好,沒有不入定的道理,也沒有氣脈不通的,這就是密法里大秘密的一種。

……自己身心就是個大秘密,你把自己的秘密發現了,哪有不成就的呢?你開口念誦念到了,就是金剛念誦了嘛!最後,自然唇齒不動了,身體內部整個的神經氣脈都在震動發聲了。念,自然會達到這個境界。這樣地念,也不會昏沉,有時念到入定了,那不叫昏沉,是在音聲海中入定了,定在專一。

——南懷瑾先生 主講 第四章 五種真言的修法 第三節 六字大明咒

按照傳統讀書方法,「道德經」三字,「道」字聲長而「德」字聲短,「道」字餘音迴環而「德」字幾無餘聲,「道」字氣息上沖百會而「德」字氣息落入心田。

道,上聲,氣沖頂輪大家聽我的示範練習,能體驗到這口氣是迴環一團的,紫清真人白玉蟾祖師注釋「道」、「無」的時候,就畫個圓圈圈讓人自己悟。

德,入聲,氣振喉輪;大家聽我的示範發音,能體驗到氣好像被壓抑了一下,短促震動喉輪後是往內、往下沉的,這是收斂的象,所謂一陰降。

經,平聲,氣沖喉輪;這是陰陽變化萬物生。念「經」時,嘴巴一定要張開,向兩邊咧,扁平的一條半開的縫兒,勻著勁兒地送氣。氣往外走,是生髮的象,用陰陽表達,這是陽。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大道至簡,如果還原到根本,把握三點,就拿到一把金鑰匙:

一是陰陽;二是五行;三是八卦。

有人說,吟誦《道德經》好比按照老子的方法調和身心、和諧五臟六腑、使濁氣下降、清氣上升。這話非常有道理。

道、德、經三個字,假如用符號表達發音時的體現,比如:

道:○

德:☉/?

經:—

從音聲里,或可體會「一陰一陽之謂道」之中華文化。

「經」字的口形呈「一」字狀,氣息悠長平和。

當我們反覆吟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時,以及「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為正」,清、寧、靈、盈、生,與這個「經」字口形何其相似?這裡里似乎有點意味深長的滋味呢!

「道」這個字,在《道德經》第五十五章「玄符章」當中有一處: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末句「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中的兩個「道」,去聲念作「到」。不道,這裡指不合乎道,不遵循自然法則和人倫秩序,即背道而馳。此地,道,訓作由,或從,都講得通。

道讀去聲再舉兩例:

尊德性而道問學。道,由也。

——《中庸》

風道北來。道,從也。

——《山海經》

GIF

漢字是表意文字,世界上現存的、正在使用的語言當中,除了漢字之外其它文字都是表音的。

古人讀書,電視上電影上演得私塾先生總是搖頭晃腦的樣子,我們覺得好笑,讀個書怎麼動作這麼大?

我們今天用普通話讀書,身體的動靜不大,但你要是跟著我學著用古音吟誦經典,自己就會不由自主地搖晃身體。不信,試一下:

站立,安靜,大聲地念三遍:

「到!」「到!」「到!」

你會感覺到身體似乎跟著聲音往前傾一下。

倒茶、倒水,「倒」讀去聲,感覺東西往外走,往外出。

再來。站立,安靜,大聲、拖長音,念三遍:

「倒~」「倒~」「倒~」

道讀倒,拖長音兒,有的人身體反應大,情不自禁地晃腦袋搖晃上半身。

在《道德經》當中,「道」念去聲,多有兩種情形,一是「說」,二是「由」。

「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

——《孝經》

不敢道就是不敢言說。

「如切如磋者,道學也。」

——《大學》

道學就是研究探討學問。

道~德~經~

有聲就有音,

有音就有韻,

有韻便有味,

由味導向道。

味道味道,念書念出來味道,

由味體道、得道是也。

歡迎加入!

跟隨明道堂經學館用正確姿勢讀誦經典吧!

董妘橦老師

明道堂經學館院長

經學師承松齋張本義先生

音韻學師承首師大博士生導師馮蒸教授

致力於弘揚中華文化,培養經學文脈,助力天下家庭的文化傳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道堂經學教育 的精彩文章:

唱《詩經》︱學會《甘棠》,睹物思人時唱給TA

TAG:明道堂經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