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80後的作家,讀她的書真是傷身體…
剛剛讀完伍綺詩的新書,又是一個通宵。
繼2014年暢銷全球的小說《無聲告白》後,2017年她出版了第二部小說,書名有趣——《小小小小的火》。
兩本小說下來,她證明了她的才華,被媒體稱為「天才作家」。
如她的處女作一樣,《小小小小的火》出版後立刻躍居各大排行榜第一名!
最令人震撼的是,這個哈佛畢業的華裔女作家竟然是個80後…
掰著手指算,我天朝能拿出國門的80後作家有幾個?想了一會兒,覺得手指實在多餘。
對我而言,小說最大的魅力在於「亦真亦假」。
小說家最優秀的作品,往往都帶有自己的生活印記——「大院」長大,寫大院;「老三屆」,寫上山下鄉;來自農村,寫鄉土文學…
那一個80後的華裔女作家,美國二代移民,她會寫什麼?
我想,在她的生活中曾經或許一直有一個問題困擾她:她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可別人也這麼認為嗎?
伍綺詩?無歧視!
大概是這樣的認知偏差成就了伍綺詩的第一部小說《無聲告白》,小說的開篇: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
小說《無聲的告白》從一場死亡開始。
莉迪亞是誰?她怎麼死了?自殺還是他殺?帶著所有問題,一口氣看完。
一家人各自回憶,答案浮出水面。有人說是枝裕和的電影是「深水炸彈」,伍綺詩的故事娓娓道來,重撼人心。
莉迪亞的爸爸是中國人,媽媽是美國白人。她不是家中唯一的孩子,但卻擁有父母所有的愛。
因為莉迪亞公然「違抗」了遺傳基因,她像媽媽,幾乎是一個白人小孩,而不像她的爸爸、哥哥還有妹妹,一副東方面孔。
在60、70年代的美國,這很重要。
這樣的愛卻壓死這個15歲的女孩,不是自殺,卻是自己結束了生命。這不是語病,讀完小說就會明白。
正如小說導語寫的: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很多朋友讓我推薦書時我都會首推這本。因為好讀,不只是因為故事,還因為閱讀體驗。
雖然是華裔,但是小說用英文創作。所以像閱讀其他譯文書一樣,選擇翻譯很重要!
伍綺詩的兩本小說的翻譯都是孫璐,譯者我挺喜歡,準確、不賣弄,最怕把英文譯成文言的那種,號稱體現中文之美…
永遠記得,那次看到一首英文小詩被翻譯成七言絕句時對我的衝擊...
小說《小小小小的火》的故事從一場火災開始。
為什麼家人認為是小女兒伊奇放火燒了自己家的房子?為什麼所有人都認為伊奇「不正常」?而且,伊奇去哪裡了?
小說講述了兩個家庭。
單身媽媽米婭和15歲的女兒珀爾。
理查德夫婦和四個孩子——18歲大的大女兒萊克西、17歲的兒子崔普、15歲的兒子穆迪、13歲的小女兒伊奇。
小說講述了兩種生活。
米婭母女像吉普賽人一樣流浪。
全部家當只有一輛叫大眾「兔子」的小車,幾件換洗的衣服,每到一個城市就會租一個小房子,臨時去撿些廢舊傢具,再為女兒找一所新學校。
他們的生活只有彼此,沒有朋友沒有一個固定的家。
理查德一家住在西克爾,這裡擁有最理想的居住環境。
街道安靜整潔、交通便利、鄰居友善富足、一切都僅僅有條。理查德夫妻有著體面的工作,孩子們聰明漂亮、受人歡迎,當然除了小女兒伊奇。他們的房子寬敞整潔、精心布置。
他們還有多餘的房產,低價租給有需要的人,租金用於一家人的度假旅行。
一切都看上去很完美。
小說講述了兩種人生。
米婭心中有一團火。她不在意自己是異類,她不去理會別人的「該做什麼」,她只要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她熱愛藝術,而且所有人都相信她遲早會出名的,但是藝術創作無法滿足她和女兒的生活需求,她還要去做一些並「不體面」的工作,比如洗碗、幫傭。
她並不在意這些,只要給她時間和空間完成她的作品。
她從小就這樣,她會把買衣服和食物的錢拿去買攝影器材買膠捲,父母不支持她,不為她支付大學學費,她就打幾份工,偷偷吃客人剩下的食物充饑。
理查德太太從小就生活在西克爾,她只做「正確」的事,並且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美好的人生。
一切都僅僅有條,就像這座城市的座右銘:經過規劃的才是最好的。
她也曾有過小小的火,她希望成為一個真正的新聞記者,而不是在地方免費報紙上報道一些無聊的瑣事,和他一起工作的人都去了真正的報社。
她漸漸澆滅了這團小火,選擇了「正確」的生活。
就是這樣兩種不同人生卻有了交集,米婭成為了理查德家的新房客。
因為米婭答應15歲的女兒珀爾,這次不走了。
米婭要給女兒一個固定的家,讓她去交朋友,去大膽喜歡一個男孩,不用再去擔心流浪再毀掉一切。
可是事與願違。
兩位母親,兩種價值觀,兩種不同的生活環境,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
深藏的秘密浮出水面。
寫到這裡,我在想要不要劇透…算了,畢竟是新書。
用《小小小小的火》導讀中的話結束文章吧——
永遠記得,你呼吸著的每一個瞬間,都應該去過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TAG:阿拉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