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國子監:中國古代最高學府

國子監:中國古代最高學府

國子監是中國古代隋朝以後的中央官學,為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又稱國子學或國子寺。主要職責是協助國家舉行科舉考試,負責對國家最優秀學子的教育工作,規範士子的德行、操守,也有一定的監國功能。

古代中國的最高學府,在先秦以前,虞舜時稱上庠,五帝時稱成均,周代稱辟雍,漢以後稱太學。隋朝初期設立國子寺,不久改稱國子監,並同時賦予主管全國教育行政職能。而在以前,太常兼有管理全國教育事務職能。隋、唐等朝國子監內往往又設太學、國子學等。宋時,只招收七品以上的官員子弟為學生。明初先設國子學,不久改設國子監。清末設立學部(民國以後改為教育部),廢除科舉制度,國子監撤銷。

國子監亦招收有世界各地留學生,朝鮮、俄羅斯、日本等國遣員來華,故設有號舍,專供留學生居住。

隋初國子寺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書學、算學。國子學與太學並立,是專門研習儒家經典的經學學校。唐承隋制,國子監下轄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六學,為傳授儒家經典經義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本文摘自《中國人應知的哲學常識》,圖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知行 的精彩文章:

解讀丨《論語》中的「直」字有幾種意思
說「心」,用「心」想一想

TAG:大道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