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那些具有傳世生命力的器物,就是我們身邊的一盞茶杯

那些具有傳世生命力的器物,就是我們身邊的一盞茶杯

每周一至周五 更新原創文章

6月6日,芒種,夏季的第三個節氣,出自《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這表示農民即將開始忙碌的田間生活,而對於做茶的人來說,這個季節也是忙碌的時節。這一天,在茶業復興二樓,二十四節氣之芒種茶會,我們一起來聊聊茶與器。

趙娟:我首先介紹一下今天的活動背景,二十四節氣茶會是由品味布朗與茶業復興聯合舉辦,今天是第九場——芒種,大家今天喝的是2014年的品味布朗。

芒種從字面上的理解,也就是「忙著種」,芒種的來源是「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在芒種節氣的三侯「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鳴;三候反舌無聲」,芒種節氣習俗包括送花神、安苗、煮梅、打泥巴戰等等,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習俗,比如送花神在《紅樓夢》中就有很詳細的描述。

在這個節氣大家可以多吃一些苦瓜、菠蘿、西瓜、綠豆等補水降火的食物。這個時節,天氣多變,大家也要注意預防感冒,這是一些關於節氣的介紹。

二十四節氣茶會主持人:趙娟

那麼接下來,我們回到今天的主題:茶與器。茶與器有很多的共通之點,愛茶之人,一般都是愛器的,兩者都是需要用心去製作的,才能得到一個好的體現。

飲茶風範在唐代與宋代就已經十分盛行,茶器也豐富多彩,目前出土很多茶器都可考究,僅從當時的製作工藝與手法上來說,都是了不起的。現如今茶器的發展,從紫砂壺、蓋碗到玻璃杯、保溫杯,茶離不開器,器也離不開茶。

周重林:在「芒種」,歡迎大家來到茶業復興忙裡偷閒喝一杯茶。茶與器,是分不開的,因為茶是一個半成品,必須經過一系列的行為才能變成一杯茶。在過去,我們國家的價值輸出,就是茶葉、瓷器,把符號支解開來,茶是植物,瓷器是泥巴燒的,所以這二者是互相聯繫、互相呼應的。

我去年到台北故宮博物院拜訪了廖寶秀老師,她主要研究的就是茶器,我之前讀她的書就發現茶器是個很有價值的事情,從她的視角,她看到了器皿下面風俗的變化。在過去的唐代,金銀是主色,很多瓷器都是鎏金銀的,都是繁華的現象。

到宋代的時候,有一幅畫,是一個人在卧榻上,他後面屏風上畫著他自己的畫像,在這個時期,經歷了高度物質發展之後,宋人自我意識、自我表達開始覺醒,不從大流,所以偏好從金銀髮展到一種想要隱藏自己的顏色,茶事在宋人那也發展到一個境界。到明清以來,喝茶的形態發生了變化,開始泡茶葉喝,所以明代開始用紫砂壺,茶葉開始以完整的樣子呈現,明清才形成了現在這樣的喝茶場景。

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唐代宮廷茶具

茶飲用方式的變化非常有意思,到今天又進入了一個混飲時代,各種奶茶、果茶風靡,時代進入到一個非常細分的市場。普洱茶剛剛流行的時候,與之相流行起來的器皿就是飄逸杯,這個發明得了很多獎,它方便了茶水分離,這是喝茶的變化所帶來的。

為什麼過去研究茶器的人不多,因為茶器在以前並沒有單獨分離出來,很多喝茶的杯子可以用來喝酒,直到喝茶的場景單獨被割離出來,所以才有了單獨的茶具,喝茶帶來的直觀感受變得不一樣了,圍繞著喝茶這個行為,茶與茶器也變成拉動我們生活鏈的一種方式。

茶友:大家好,我來自紅河,從事茶行業已經二十多年了,今天很高興參加這個活動,很高興看到這麼多年輕人對茶與茶器感興趣。

高先生:大家好,我本身是茶學院畢業的,所以對茶非常喜愛,現在主要也在做茶與器方面的工作。器的出現不一定是承載茶湯的,但茶卻是一定要伴隨著茶器,感覺現在人們開始追求茶器的完美,一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希望茶能夠更完美的呈現,這也是我的一點感受。

張先生:大家好,在各位老師面前我算是一個新面孔,主要是來學習的。

橙橙:大家好,今天很開心參加這個活動,希望茶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片葉子,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的表現。

洪漠如:大家好,我是茶業復興小洪。最近,我也正在關注茶葉的歷史相關問題。談到茶與器,我們從歷史來看,煮茶法、點茶法、煎茶法,其實都需要有相對應的器物才能完成我們的茶事。就像剛才周老師說的,茶其實是一個半成品,需要用器物沖泡我們才能品飲到這杯茶湯。

其實過去中國,缺乏對器物的理論研究,那時候你要學器物製作,拜師之後就在一旁看,師父很少給你講理論,也沒有理論可講,所有的內容都是口傳心授。器物的理論在日本是有的,我們的傳統是直接上手。日本有個叫柳宗悅的民藝大師,他提出器物具有空間美和時間美,空間美是指我們看著這個器物呈現在我們視線里的造型是愉悅的;時間美是指可以經得起時間的檢驗,所謂經典的器物經久不衰,就是經得起時間的檢驗。與此同時,通過我們的日常使用,也會增加器物的美感。比如我手上的這個汝窯杯子,時間會賦予它開片的美感。比如我喜歡的紫砂壺,時間會賦予它溫潤的美感。

剛才提到唐朝法門寺的這套茶具,事實上向我們展示了唐朝時期宮廷貴族茶事的相關面貌。但在唐朝,老百姓的日用瓷器其實是非常樸素的。長沙銅官窯就反應了老百姓日用的生活面貌,那時候的民間匠人是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可能會一邊工作,一邊哼著小曲兒,然後把小曲兒的詞順手寫在器物上。有一本書叫《唐詩的棄兒》,專門收錄了《全唐詩》都沒有收錄的銅官窯瓷器詩。那上面的詩很美,你比如「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宛若《古詩十九首》裡面的古風情調!

當然,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事實上,審美也是具有多元屬性的。例如我們辦公室里的這個青花,青花瓷在元朝火起來,因為有專家說游牧民族對藍天白雲的審美情感轉移在了這個瓷器上,宋朝的貴族審美裡面是看不上這個青花的。宋朝的審美走的是樸素的風格。但元朝的青花瓷器已經具有了跨國供應鏈的特徵,我們現在鑒定元青花就是通過青花料,元青花用的沽料叫「蘇麻離青料」,產自現在的伊拉克、伊朗境內。明朝中後期的青花用的是我們雲南的青料。

其實歷史上出現過的器物,受當朝皇帝審美的影響很大,皇帝的審美性格都表現在器物里。明朝的宣德成化,清朝康熙的粉彩,雍正的琺琅彩等等。可見,器物的演變與當時流行的飲茶方式以及關鍵人物的審美習慣是有很大關係的。所以在當代,茶文化復興的背景下,什麼樣的飲茶方式會流行起來,什麼樣的審美習慣會培養起來,也是與器物息息相關的。接下來也想多聽聽大家的高見。

楊靜茜:大家好,茶與器有幾個點很有意思,茶是一個半成品,必須經過沖泡才能飲用,所以沖泡的手法與器具尤為重要,發揮的空間也很大。器具在飲茶中佔有很大的體驗價值,生活中的塑料杯、紙杯、玻璃杯,使得喝茶的體驗感變得不一樣,不同材質的體驗是不一樣的。一些做茶時間很長的前輩,一個杯子稱不稱手是要經過無數次的試用才會知道,這樣的過程會影響你喝茶的整個體驗。大家可以嘗試一下,一杯茶用瓷杯、玻璃杯或者紙杯來喝,同樣的一款茶體驗完全是不一樣的。

去年在深圳的時候,一個朋友為我們沖泡了一泡紅印,當時用的是韓國打造的金壺,也就是「金壺煮水泡紅印」,用的杯子也是老物件,整個過程是一個很隆重的儀式,當時就感覺氣場十分強大,那種體驗帶給你的不僅僅是奢華,更多的是茶、器、水整個空間飽滿的呈現。我們在茶山上喝的土罐烤茶,也許是一種粗野的方式,山野的風味,又是另一種呈現。茶與器,可以當成是一種儀式的體現,有的是生活化的,有的是嚴肅的,不同的道具營造的氛圍不一樣,當下大家可以有更多元的體驗與交流。

周重林:為什麼茶山上這麼多茶農,每年喝大量的新茶,為什麼不存在寒氣?山上的茶農是如何養生?後來我們發現了他們喝的是罐罐茶,也叫雷響茶,他們首先會把小罐子烤熱,再不斷烘培茶葉。生茶性寒,經過不斷的烘烤,去除了青澀味,就變得很香很舒服。一個器皿,有了時空的意義,是一種消耗時間的方式,用一種極慢的方式。

我覺得最好的廣告就是貓哆哩的,年輕人與一個老人在避雨,老人在泡茶,年輕人問著雨什麼時候能停,老人回道:「茶喝完了,雨就停了。」接著年輕人問「茶什麼時候喝好?」接著答道:「雨停了,茶就喝好了。」不斷地循環,用茶來界定時間,喝茶變成一種空間與時間的連接,一種消耗時間的方式。現在茶農生活過的好了,開始建新房用上了電,柴火也在慢慢消失,沒有人用火塘了,罐罐茶在農村也變得稀少。

茶友:我對茶器十分的感興趣,因為很多器具上,在滿足味蕾的基礎上,可以滿足對審美的追求,能夠達到味覺、視覺的雙重享受,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狀態。

洪漠如:好的,剛才我們談的法門寺宮廷茶具,其實這套茶具出土的時候讓我們感覺很驚艷。借用這套茶具可以還原大唐宮廷茶事,但為什麼這麼好的一套器物會在法門寺地宮裡沉睡千年呢?其實我們發現,他很高貴,但始終是不具備傳世的生命力。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但凡具有傳世生命力的器物,其實都是最接近民眾生活的。實用性,在「日用而不知」的狀態下,才具有真正傳世的理由。豐臣秀吉打造的黃金茶室沒有流傳下來,但是千利休的草庵流傳下來了,就是因為它融入進了我們的生活,能流傳下來的都是有生命力。

文章由茶業復興編輯部根據嘉賓現場發言整理

未經嘉賓審校

解釋權歸嘉賓所有

二十四節氣茶會,我們想把傳統生活化。除了茶,找不到更為恰當鏈接傳統生活的方法。

今年,得益於楊尚燃先生的鼎力支持,品味布朗與茶業復興聯合舉辦二十四節氣茶會。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文明的獨特貢獻,每一時節的來臨,都是人的行動指南。當下,我們回歸節氣和時間本身,有利於反思自身的精氣神,在歲月的長河中打撈更多成果。

二十四節氣茶會,期待您的參與。

點擊以下藍色字即可鏈接閱讀二十四節氣茶會前八場:

第七場:立夏:萬萬沒想到,媒體人眼中的普洱茶竟然是這樣的存在

END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業復興 的精彩文章:

TAG:茶業復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