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出土羅馬時期的美杜莎項鏈
原標題:倫敦出土羅馬時期的美杜莎項鏈
繪有美杜莎頭像的黑玉垂飾及來自同一條項鏈的其他串珠。這一稀有寶物將在倫敦達克蘭博物館展出。(圖片:理查德·斯特羅德,倫敦博物館)
來自倫敦博物館的考古學家們在一具曾在三百多年前被盜墓賊光顧過的羅馬石棺中發現殘存的少量寶物。專家們重新檢查那些經過篩選的曾經填充滿石棺的粘土,以期復原有關葬俗的蛛絲馬跡。他們發現有一片金箔,原先或曾為耳環的一部分,而另一塊碧玉寶石,在石棺所葬女子曾經生活的公元一世紀時已是古董。
這一具完整的石棺於去年發現於南部倫敦薩瑟克區一處即將開始動工的羅馬墓園進行的發掘中。作為整個首都地區現代以來唯三例科學發掘之一,其發掘具有國際意義。
石棺將在這周五倫敦達克蘭博物館的開幕式上首次展出。墓主女子將被數十具羅馬亡者以及同他們一起埋葬或火化的物件,比如珠寶、玩具、食物與美酒盛器,甚至一具雞骨架所環繞。
一枚金戒指,鑲嵌有藍色寶石,上刻兩隻互相撕咬的老鼠。(圖片:倫敦博物館)
最具圖騰意義的發現則是一具動物骨骼:來自一隻小狗。埋葬於一具兒童屍體旁邊,但卻有自己獨立的墓穴。小狗佩戴有一條價值不菲的配有彎月亮垂飾的項圈,但它的頭部與四肢卻不知所蹤。
倫敦博物館策展人、考古學家傑姬·凱利認為,「這一(做法)對他們有特別的意味,但這意味什麼?我們得到的答案常常伴隨而來的是更多的問題。」
(展出的)許多物品出土於最近幾個世紀,其他更久之前發掘的物件則是首次得到科學分析。
倫敦博物館策展人傑姬·凱里(左)和瑞貝卡·雷德芬正在檢查一件羅馬甕瓶中發現的人骨遺存。(圖片:阿里西亞·坎特,衛報)
研究發現,其中一名女子是來自非洲的黑人,一名曾因骨骼偏重被判定為德國背景的男性則實際來自倫敦當地,其笨重卻精緻的腰帶搭扣說明他曾經是一名羅馬軍團士兵。他的骨頭帶有明顯的傷口痊癒後留下的磨損和疤痕,代表此地出土的一批男性骨骼特點。
與一名在地中海地區長大的少年同時下葬的還有一名嬰兒和一名四歲幼兒,或許都是他的兄弟。他身邊的一具屍體表現出明顯的佝僂病特徵。考古學家認為其原因在於當地盲目引進一種羅馬習俗:將嬰兒用陳年襁褓布包裹,將會導致因陽光缺乏而出現的維生素D匱乏癥狀。
三人都死於感染,因此他們的骨頭沒有留下任何痕迹。
這些大口酒器發現於一名葬於木質棺材中的女子身旁。她的身體被放置在一層石灰粉末之上。(圖片:理查德·斯特羅德,倫敦博物館)
薩瑟克區發現的中年女子在她昂貴的石棺中安靜沉睡千年,直至十七世紀,或許也是在一次施工過程中被偶然發現。石棺被撬開,其原先是一整塊石板的棺蓋遭到破壞。她的骨架被推至一側,胳膊脫節,扔至一旁,或許是為了取下手鐲所致。所有物品都被洗掠一空。
「這具石棺加上其蓋板和其中的黏土填充物,有一噸半重。我們必須使用一輛非常強力的拖車來移動它。它讓我們對那些將石材從林肯郡運到這裡的羅馬人充滿敬畏。」博物館考古部負責人羅伊·斯蒂文森告訴我們。
文章原名:London dig unearths Roman bones, jewels andsingle flake of gold
譯者:IICC-X 趙晉超
※同樣是抗擊匈奴 為何李廣全軍覆沒 衛青霍去病則大獲全勝?
※戰馬飛馳 一鞭斜陽里 絲綢塵煙滾滾來
TAG:絲路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