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生存,或者死亡,這是一個問題——心理治療師與你對話生死

生存,或者死亡,這是一個問題——心理治療師與你對話生死

原標題:生存,或者死亡,這是一個問題——心理治療師與你對話生死



2018-06-11



心 I 理 I 治 I 療 I 師



與 I 你 I 對 I 話 I 生 I 死


生命的意識


不是某種含糊的東西,


而是非常實在的


具體的體驗,


它構成人的命運。


每個人的命運都是獨特的


,儘管人們對命運的理解不盡相同。

——《生的自由》


今年摘獲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尋夢環遊記》在上映之時就看哭了不少人,而動畫也有它自帶的生死觀:只要被記得,就不是真正的離開。


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




Remember me


倉央嘉措說: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閑事。


那我們究竟應當如何生?又如何解釋死亡,面對死亡?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則


關於教孩子理解死亡的小故事





解釋死亡


4歲的女兒


怎樣向



你告訴我,你對孩子說了無數遍:「孩子,過來吧,不要等。爸爸死了,他不會回來。」


可是,孩子沒有應答,一絲不動地坐在面對大街的窗口前,依靠在窗旁,雙眼獃滯地盯著窗外,面無表情。

你說,你為孩子,打開了她最愛看的電視劇《辛普森一家》,抱她坐到沙發上。僅幾分鐘,孩子又抱著心愛的小熊娃娃坐到窗口邊,靜靜地凝視著窗外。


你喊道:「別等了,孩子。你爸爸死了,永遠不會回來了!」可她低著頭,雙臂緊緊地抱著她的熊娃娃,臉側貼著熊的腦袋上,沒有說話。


你對孩子嚷著:「他丟下我們走了,再也不回來了!」


孩子還是坐在窗前等爸爸,一言不發。


「你爸爸死啦,不要等,去睡覺。」你將坐在窗前的孩子抱起,放到床上。


你拿起一張紙,用打火機將之點燃。火苗上竄,紙變黑,在空中飛舞一番,火滅。燒盡的黑色紙絮卷作一團,慢慢飄落到地。


「你爸爸就這樣變成灰燼,消失了。」你對孩子說。


孩子雙眼直直盯著那黑色紙絮,看了好一陣,面無表情地、慢慢地吐出一句:「這是一張紙,不是我爸爸。」



能理解死亡嗎

4歲的孩子


你知道莎莎的爸爸患抑鬱症多年,長期病假在家。他拒絕服藥治療,整日無精打采。以往酷愛的吉他已鋪滿塵埃,屋裡早就沒有吉他的旋律和他渾厚低沉嗓音的哼唱。你沒法治療他的抑鬱,也沒有辦法與他對話。你只能看著他一天天消沉。你只想逃離這個家。


莎莎自出生後一直由爸爸照顧,每天跟著鬱鬱寡歡的父親生活。她也是個安靜憂鬱女孩,不苟言笑,沒有童真的歡樂。每天,當你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時,沒有人與你打招呼,沒有人問你今天的工作是否辛苦?沒人過來幫你放下手中提著的大包小包的生活用品,沒有人關心你是否買夠了一家人要吃的水果和食物。你看到的景象似乎永遠如一: 父女倆在沙發上擠在一起,靜靜地相依著,沒有嬉笑,沒有追鬧,沒有爭執哭叫,同樣也沒有因為你的回家而產生的歡笑。


當你感到這個家沒有存在意義時,當你昔日的愛戀被繁重的生活壓力擠壓得消失殆盡時,當你對你曾經非常崇拜與欣賞的愛人感到厭倦躁煩之時,他——你的丈夫一定也知道了你的情感。在你準備離家出走,追求自己的人生之時,在你準備採取行動的前夕,他居然賣掉自己最最心愛的、久不觸碰的吉他,換取了那幾文錢,給莎莎買了個毛茸茸的小棕熊玩偶。然後,他決然阻斷他自己年輕的生命,自殺身亡。他走了,他離開了心愛的莎莎,離開了他的家,離開了這個他厭倦了的世界。


對莎莎而言,朝夕相處的爸爸突然消失了,再也見不到了。她滿屋子轉,屋裡屋外尋找。你知道孩子在找爸爸,只可惜這個自幼與抑鬱症父親生活的憂鬱女孩,迥然不同於鄰家同齡女童,她沒有一般女孩的伶俐口齒,她不會滔滔不絕詢問,不善言表自己的喜怒。她在房內轉了幾圈不見父親之後,就趴在窗前等待。


你揉著女兒,哭泣著:「寶貝,我怎樣向你說清楚什麼是死亡呀?」


死亡常常是人們言談的禁忌,不吉利。恐懼死亡的文化源頭起於何處,我不得而知。古今中外,死亡從來都是令人悲傷晦氣的主題,儘管人人都避不開它。


幼小孩童難以理解她爸爸的去世,她還不到探究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的心理成熟度。你們沒有明確的宗教信仰,無論是天堂地獄,還是輪迴轉世,你都難以向莎莎解釋清楚。


有時人們會用動物植物等兒童能理解的比喻來幫助兒童理解死亡,只是,當幼小孩童面對親人的死亡時,他們最為現實的需要並非理解什麼是死亡,他們迫切的需要是如何應對失去親人而造成的巨大生活變化。





快樂!


孩子才能


你快樂了,



心理學研究表明,喪失和改變是產生心理危機的主要原因。幼小孩童在親人死亡後,喪失與巨大的改變擠壓到孩子身上,他們常常不知所措,他們在尋找失去的「過去」。


莎莎時刻在尋找昔日朝夕相處的父親,她無法應對父親的離去和那發生了巨大改變的生活。當孩童面對死亡的問題時,我們只能用兒童所能理解的言語與兒童交談。


「莎莎想爸爸了?」你明知故問。

「是。」


「莎莎希望爸爸回來幹什麼?」


「我要爸爸陪我看電視,陪我睡覺。」


這就是莎莎在尋找的「過去」,那個她與爸爸一起生活的日子。


莎莎需要有人陪她看看電視,帶她玩。晚上睡覺前,陪在她身邊,講講故事。儘管故事就是翻來覆去那麼幾個,那樣莎莎的孤獨感和不安全感就會漸漸消去。


你考慮了無數次,你詢問了很多專業人士,你想知道怎樣向女兒解釋她父親的死亡,怎樣讓她理解她爸爸永不返回這一事實。


那天,莎莎依偎著你,低聲細語地問:「爸爸不回來了?」


你對莎莎說:「爸爸去了很遠很遠的地方,他不回來了,他在那裡等我們,他在等莎莎長得很大很大後去那裡看他。」


「是嗎?那莎莎要快快長大。」


「是的,你要多吃點,才能快快長大。過幾天我帶你去學游泳、學溜冰、我們去好多好多地方玩……」

莎莎媽媽,你做得很好。幼小孩子很難理解死亡,我們可以慢慢給他們解釋,我們最需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度過死亡引致的心理危機,消除他們的困惑,抹去死亡的陰影。


莎莎自幼與抑鬱的父親過著抑鬱的生活,你的積極樂觀給莎莎開闢了另一番天地。死去的人已經逝去,活著的人還得活下去。莎莎的適應能力還是很強的,你的陪伴使莎莎更容易應對生活的變化,你的歡樂和堅強會傳遞給她。


莎莎媽媽,照顧好自己,你快樂了,你孩子才能快樂,不是嗎?


…………


THE END


以上文章選自


《你,會回來嗎?


心理治療師與你對話生死》


黃蘅玉 著


定價:46.8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


點擊書籍圖片獲取詳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社科院出版社 的精彩文章:

如果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會改變自己嗎?

TAG:上海社科院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