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上合組織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揭秘)上合組織的前世今生
6月10日,關心時事政治的朋友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山東的青島,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今天在這裡開幕。隨著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國的加入,上合組織已成為人口最多、地域最廣、潛力巨大的綜合性區域組織;首次擴員後舉行的青島峰會,也必將成為上合組織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盛會。
那麼,什麼是上海合作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是如何誕生的?為什麼要成立這個組織?這個組織成立後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本期檔案揭秘,李涵為您講述:上合組織的前世今生。
說起上海合作組織,就得談起後冷戰時代中亞地區的安全形勢了。冷戰結束後,隨著國際戰略格局的演進以及國際社會中矛盾的變化,原先被掩蓋的一些問題好比打開了潘多拉的匣子,一股腦全部湧現出來,這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恐怖主義問題。而中亞地區則首當其衝——這裡是各國交界之處,又是連接東亞地緣政治板塊與中東的樞紐,同時也是伊斯蘭教向東傳播的通道,因此問題尤為突出。1995年前後,中亞周邊相繼出現了一些新的不穩定因素,如爆發車臣戰爭、納卡戰爭、阿富汗內戰、「三股勢力」衝擊、塔吉克國內動亂等。在車臣戰爭中,俄羅斯的軍隊損失驚人,不少大名鼎鼎的明星裝備,如T-72主戰坦克、BMP-2步兵戰車大批被擊毀,俄軍數千官兵和2萬居民在12個月內喪生,令全球軍界大跌眼鏡。而中國也受到「三股勢力」的衝擊,邊疆安全問題開始浮出水面,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以及塔吉克也遭受到恐怖主義的威脅。中國、俄羅斯和中亞國家都認識到建立穩定的邊境至關重要。
在這種情況下,上海合作組織應運而生。1996年4月26日,「上海五國」元首會晤,「上海五國」機制正式建立。俄、哈、吉、塔四國作為一方,與中國進行「五國兩方」談判,五國簽署的《關於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成為「上海五國」機制建立的基礎。1997年「上海五國」元首第二次會晤期間,中俄簽署《關於在邊境地區相互裁減軍事力量的協定》。1998 年 7 月,「上海五國」元首第三次會晤主要探討了地區安全、經濟合作等問題,這次會晤由前兩次以中國為一方,俄、哈、吉、塔為另一方的雙邊會晤變為五國之間的多邊會晤,即從「五國雙方」,變成了「五國五方」會談,談判內容從邊境問題擴展到促進地區和平穩定和加強地區經濟合作,標誌著「上海五國」機制轉變進入到一個新的層次。1999年「上海五國」第四次元首會晤發表了《比什凱克聲明》。2000年「上海五國」第五次會晤在杜尚別舉行,從世紀之交的高度總結了「上海五國」的發展歷程,規划了五國面向 21 世紀的發展前景,在「上海五國」框架內建立了五國執法與安全、國防、外交等部門領導人的會晤機制。
二、上海合作組織的起步階段
進入新世紀後,上海合作組織有了新的發展。中、俄、哈、吉、塔五國以建立邊境軍事互信為基礎,從「上海五國」機制到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實現重大轉變。在「上海五國」舉行元首第六次會晤期間,烏茲別克以平等身份加入「上海五國」機制。2001 年 6 月 15 日,中、俄、哈、吉、塔、烏六國元首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上合組織正式成立,向世界宣告「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宣告中俄兩國首創的以結伴而不結盟為核心的新型國家關係,提供了以大小國家共同倡導、安全先行、互利協作為特徵的新型區域合作模式。2001-2006 年是上合組織機制「建設期」,成員國在此間致力於建立高層會晤機制,以保證組織運行的權威性、高效性和順暢性。元首峰會是上合組織最高決策機構,每年輪流在成員國之間舉行,就本組織最重大事項、戰略發展等問題做出決定和指示。元首峰會下設總理會議,每年輪流在成員國舉行一次,重點研究組織框架內多邊合作的戰略與優先方向,解決經濟合作等領域的原則和迫切問題,並批准組織年度預算。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的成員國外長理事會,議長、安全會議秘書和其他各部長會議等機制是在本組織發展壯大過程中逐步豐富起來的,這些定期會議機制已經涵蓋成員國政府幾所有職能部門。2004-2005 年,上合組織先後成立了秘書處、地區反恐機構、實業家委員會、銀聯體和上海合作組織論壇等機構,這些機構在各自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此間,上合組織還與聯合國、獨聯體、歐盟等國際組織簽署諒解備忘錄並建立關係。
在此期間,上海合作組織經歷了兩次「劫難」,都與美國有關:第一次是「9?11」事件,第二次則是顏色革命。「9?11」事件以後,美國開始打擊恐怖主義,對伊斯蘭世界進行全面「民主化」改造成為美國的全球戰略,在「大中東戰略」下,美國先後發動了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同時,美國打著「反恐」的旗號,進入中亞,在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建立了軍事基地和設施,並且部署了軍隊。由於美國對中亞的不斷滲透,導致中亞地緣政治格局和安全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在客觀上造成上合組織成員國關係複雜化,影響了成員國的凝聚力,給上合組織合作帶來障礙和挑戰。但從另一角度看,美國推動的「顏色革命」對中亞各國執政當局構成嚴重威脅,反而促使成員國的安全合作更加緊密。當然,這是美國遭遇的一貫失敗模式:總以為自己施加的壓力能夠解決一切問題,卻不料適得其反。在其最近發起的貿易戰中美國又犯了這個錯誤。學界總是說美國是一個沒有歷史的國家,筆者認為,這個國家在對歷史的深層反思方面才是個大問題。
美國911恐怖襲擊
三、上海合作組織的深入發展階段
由於國際戰略格局的不斷演進發展以及面對的安全威脅也在不斷變化,上海合作組織也隨之發生變化。這種變化首先體現在議程上。除了反恐與安全,經濟議題也開始進入上海合作組織的議程。在2007年烏茲別克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第六次會議上,與會各國領導人一致強調,深化和擴大務實合作、實現共同發展是成員國的共同願望和目標,是上合組織不斷發展的關鍵所在。
首先是能源領域合作。上合組織成員國圍繞《上海合作組織多邊經貿合作綱要》確立了19 合作項目。哈薩克通往中國的「阿塔蘇-阿拉山口」石油管線一期工程、中哈天然氣管線一期工程、中國-中亞天然氣管線工程、俄羅斯遠東斯科沃羅季諾到中國大慶的「中俄原油管道」等工程陸續竣工,標誌著上合組織成員國雙邊、多邊能源合作取得重大進展。
其次是基礎設施領域合作。2006-2011年,上合組織成員國在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電信、交通、水利、電力、生產加工、工程承包等領域的合作表現尤為突出。此間,在中國優惠信貸和上合組織銀聯體等資金的支持下,中國援助塔吉克的220千伏輸變電工程、500千伏南北輸電線路項目以及中哈第二條鐵路、中哈馬伊納克水電站等工程陸續竣工。
再次是貿易和投資合作。2011年上合組織成員國對外貿易額達46509.1億美元,比2001 年增長6.75 倍,其中,中國對上合組織其他五個成員國的貿易額從2001年的121億美元增至 2011年的1134億美元,增幅達8.37倍。上合組織成員國間投資領域逐漸從能源與基礎設施領域向農業、加工製造業、服務業等領域拓展,成員國在海關程序、商品檢驗檢疫、過境運輸、電子商務、通信等領域都不同程度地落實了一些便利化措施。2011年中哈霍爾果斯邊境合作中心正式運營,是上合組織貿易投資便利化的標誌性事件。從2003年到 2011 年,中國對其他五個成員國的投資從1.05億美元增至70.2億美元。
最後是金融領域合作。上合組織金融領域合作與經貿合作相比發展緩慢,但2007-2011 年各成員國間在金融領域的合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2007年中國向上合組織成員國提供 12億美元優惠出口買方信貸貸款;2009年為幫助成員國渡過金融危機,中國以「貸款換石油」方式分別向俄、哈、塔等國提供100億美元信貸支持;2011年中俄簽訂《中國人民銀行與俄羅斯聯邦銀行關於結算和支付的協議》,將中俄本幣結算從邊境貿易擴大到一般貿易;俄羅斯外貿銀行在中國香港證交所成功發行了人民幣債券,開闢中俄資本市場合作新領域;上合組織成員國分別在其他成員國設立金融分支機構;2011年中國人民銀行先後與烏茲別克、蒙古國、哈薩克中央銀行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四、上海合作組織的擴容階段與展望
在進入第三個五年後,也就是從2012年到2016年,上海合作組織面對新的國際局勢進行了不斷調整。具體而言,是通過啟動擴員程序強化成員國的集體認同感,上合組織不斷創新並提供成員國感興趣的公共產品,在雙邊、多邊合作基礎上,努力推動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新機制建設。2015年成員國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關於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0周年的聲明》,強調成員國要共同維護二戰勝利成果;2015年金磚國家與上合組織會議套開,顯示了中、俄、印新興大國合作機制的影響力,實現了「金磚」與「上合」兩大地區機制的有效對接,為構建區域「命運共同體」奠定了基礎。
除此之外,2013年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得到上合組織成員國積極響應。2014年上合組織成員國簽署了《上合組織成員國政府間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標誌著區域經濟合作邁出關鍵的一步。2015年中國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明確了中國與沿線國家開展合作的重點方向和目標。2015年上合組織政府首腦理事會簽署《上合組織成員國區域經濟合作》文件,標誌著上合組織區域經濟一體化取得重大進展。在中哈兩國推動下,「絲綢之路經濟帶」實現了與哈薩克的「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的對接。2016年5月,中俄發表《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聯合聲明,為上合組織全面發展帶來新機遇。2015年成員國政府首腦理事會發表《區域經濟合作的聲明》,強調要加強上合組織框架內多邊經貿合作,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2015 年中國和哈薩克兩國簽署的《中哈產能合作計劃》涉及總價值240億美元,包括52 個產能合作項目,成為上合組織經貿合作的樣板和典範。
就其本身而言,上海合作組織創下了多個第一:它是第一個緣起於解決邊界問題的國際組織,是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也是在21世紀成立的第一個新型區域合作組織。經過17年的發展,上合組織已成為世界上涵蓋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地區性組織。可以說,這個與眾不同的國際組織如今已經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縱觀未來,上海合作組織將有著美好的前途。
首先,「上海精神」強大的生命力將在未來賦予上海合作組織美好的前景。17年來,上海合作組織秉承「上海精神」,以平等互信為基礎,以互利共贏為原則,以對話協商為手段,以共同發展為目標,全面推進各領域合作發展,確立了長期睦鄰友好合作關係,以實際行動開創了結伴而不結盟的國際關係新模式,成為中國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依託,也成為國際秩序健康發展的建設性力量。事實證明,「上海精神」在促進上海合作組織的發展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單邊主義、零和博弈思維抬頭的背景下,「上海精神」呈現出超越時代和地域的生命力和價值,催生了強大凝聚力,激發了相關國家積極的合作意願,為所有致力於睦鄰友好和共同繁榮的國家提供了有益借鑒,也為國際社會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實踐注入了強大動力。有理由期待,隨著「上海精神」的發揚光大,上海合作組織將在其精神指引和感召下有進一步的發展。
其次,國際社會對上海合作組織的需求將會使其得到更加寬鬆的發展環境。17年來,上合組織從確立「上海精神」到構建區域新安全觀、新合作觀、新發展觀,從打造區域「安全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到打造「命運共同體」,從打擊「三股勢力」到構建安全地區與和諧地區,在不斷的理論創新和實踐中應對各種挑戰,實現了持續發展壯大,上合組織逐步走向安全、穩定、和諧、繁榮的正確發展道路。這種發展道路模式在歐盟內部發生的諸如希臘債務危機、英國脫歐等一系列事件的今天顯得尤其具有戰略意義。人們曾對歐盟危機發出這樣的疑問:在全球化遭遇重大挫折背景下,區域組織的成員國主權與聯盟的關係如何界定?區域「一體化」的動力到底來自哪裡?是來自區域組織提供「公共產品」的吸引力,還是來自共同政治意志或共同經濟利益?還是成員國面臨共同的命運所致?區域組織分化的離心力的根源在哪裡?看樣子,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功運行已經給了他們答案。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國際社會需要上海合作組織這樣一個成功的國際組織作為範例。從這個角度來說,上海合作組織的前景是光明的。
此外,與「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度對接也使上海合作組織有了蓬勃的生機。被稱為21世紀地緣政治理論創新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被證明擁有光明的前景。前述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在「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與中國簽訂的條約已經將二者深度「綁定」。有理由相信,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上海合作組織也將得到較大發展。
如今,上海合作組織面臨著新的歷史機遇,天時地利人和皆備。即將在青島召開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也將因此載入國際關係史,成為中國與周邊國家睦鄰友好的見證並傳為佳話。
作者:馬堯
動物世界
主演:李易峰 / 邁克爾·道格拉斯 / 周冬雨
※(揭秘)潛伏在敵人「心臟」的中共早期「一號機密」
※(揭秘)川航空中驚魂,竟然二十八年前就發生過 歷史驚人的相似!
TAG:李涵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