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哆啦A夢:伴我同行》:感動,源自童真

《哆啦A夢:伴我同行》:感動,源自童真

《哆啦A夢:伴我同行》:感動,源於童真

如果說從《哆啦A夢》所有的劇場版中選一部最好的,那無疑是《哆啦A夢:伴我同行》,它把《哆啦A夢》的所有精髓發揮到淋漓盡致,可以說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看到電影的最後一刻都會淚目,因為它的那份感動,源自每個人心中的童真。

大雄和哆啦A夢陪伴了一代人的童年,他們是我們在熟悉不過的卡通人物,可當他們走上大銀幕,人物便有了他們自己的性格或特點。《哆啦A夢:伴我同行》中,大雄被塑造成一個不優秀,不穩重,不努力的「三無」孩子,這可能是大多數孩子的縮影,他們沒那麼優秀,只想要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這可能是大雄與孩子們產生共鳴的原因;但同時,大雄善良,能為他人著想,這才是一個孩子需要的優秀品質。每一個人在孩童時都希望有一個哆啦A夢這樣的夥伴,他能為我們解決一切的難題,在遇到困難時他永遠都會陪著我們;實際上哆啦A夢正是我們心底隱藏的童真的縮影,正是因為這樣,他才能給我們帶來感動。

《哆啦A夢:伴我同行》更像是一個故事的大集結,然而在原有的經典故事上編劇又加了一個大框架——大雄和靜香的感情線;大雄和哆啦A夢的分別。關於大雄和靜香的感情,從小我們就有這個疑問:他們兩個最後到底能不能結婚?現在看來,電影給了我們答案,他們最後結婚了,這也了了粉絲的一個心愿。我要說的是「雪山羅曼史」這個片段,這也是從原版動畫中改編而來的,然而融入電影中沒有絲毫的違和感,相反給了大雄和靜香獨處的環境和機會,這一事件也是電影中大雄做出蛻變的關鍵,是電影中的神來一筆。至於哆啦A夢和大雄的分別,節奏掌握是一大亮點,影片的煽情恰到好處,在關鍵時刻有戛然而止,在最後讓兩人重新相遇,給了觀眾壓抑已久的情緒做了一個釋放,這種節奏的拿捏是很多電影無法把握的,《哆啦A夢:伴我同行》卻做到了。

電影所涉及到的哲學性的東西,似乎全被壓縮在了靜香和父親的那一段對話,這是讓很多人淚目的片段,當兩人在映射星空的地板上暢聊,父親想的就是讓女兒幸福,而女兒想的是能多陪伴父親,這正是影片的一大主題——愛。大雄和哆啦A夢有愛,靜香和父親有愛,某種意義上,靜香和大雄也產生了愛。那是年少時候的童真在不斷的發展,它一直都帶給我們心底最初的感動……當大雄在天上飛翔,哆啦A夢在地上流著淚抱怨他的一無是處;大雄為了讓哆啦A夢放心,終於學著自己解決問題,不受欺負……說實話,我是看到哆啦A夢哭著跑向傷痕纍纍的大雄時,我的眼睛瞬間濕潤了,因為在那一刻,兩人的分別真的近在眼前了,而大雄也真的成長了,哆啦A夢可以放心了。

當最後兩人重逢,因為「謊言800」,大雄哭著說:哆啦A夢和大雄再也不會在一起了……那一刻代表著他們永遠不會分開,另一個意義是我們心底最初的那份童真,永遠也不會消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文生活 的精彩文章:

《人活一世,外圓內方》

TAG:影文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