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紀收藏網:銅鎏金四臂觀音佛像

世紀收藏網:銅鎏金四臂觀音佛像

中國古代流通使用青銅器很多,而且大多器型獨特、紋飾精美,明清時期所鑄造的鎏金佛像也備受讚譽。佛像的鑄造材質用銅或青銅,然後在表面鎏金。最初是鑄造於兩漢,在隋唐的時候盛行流通,後來又延續至明清時期。鑄造的佛像種類也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有:釋迦牟尼佛、觀音像、文殊像、普賢像、天王像、母度像等。

鎏金是將金和水銀合成金汞劑,塗在銅器表面,然後加熱使水銀蒸發,金就附著在器面不脫。關於金汞劑的記載,最初見於東漢煉丹家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而關於鎏金技術的記載,最早見於梁代。《本草綱目·水銀條》引梁代陶弘景的話說:水銀「能消化金銀使成泥,人以鍍物是也。」這個記載比鎏金器物的出現晚了約八個世紀。

鎏金佛像泛指一切以金屬為質地的佛教造像,材質可以是純金、紅銅、黃銅、青銅、鐵、銀等,但一般特別指鎏金的銅佛像。金色是鎏金佛像為彰顯光耀燦爛的神性所不可或缺的,因過於珍貴,鮮有純金佛像,絕大多數以汞鍍金在銅佛表面貼金。鎏金佛像始於兩漢,盛於隋唐,一直延續至明清,跨度兩千多年。

學習幾點鑒別的小竅門:

1.青海、西藏的藏傳佛教供奉的佛像如果有條件每年都會鎏一次金,銅壁非常厚。官制銅質好,長出特別多的銹跡的可能性不大。

2.佛像裡面是空的,一般都會填一些特殊名貴藥材、經書、藥方、舍利等物品,然後從底部封起來,因此原封造像很珍貴。可敲一敲聽聲音,搖看有無東西。佛像也講究看底,古代金銅佛像都是刀砍封蓋,因為造像裡面是空的,需要封底,用銅皮封,再把縫用膠質抹平。

3.真品佛像幾乎都是熟銅,多次煉出的,而且銅壁很厚。

4.注意銘文和題記。銘文與題記是造像本身提供給我們的文字鑒定內容。一般說佛像上的題記從佛像一出現就有了。明代有「大明永樂年施」和「大明宣德年施」款,清代則為「大清乾隆年制」款,這兩個朝代只有這3個款識較多,其他年號一般不刻款。

5.明清金銅佛像的長相和當時的帝王有很大的相似性。因為明清中央集權逐步達到頂峰,佛像也呈現了把帝王神化的跡象,比如明代的佛像臉很圓,下頜骨突出,顯得很豐滿,眉間有白毫(俗稱佛頂珠),製作十分精美。

在金銅佛像收藏板塊,出自明代,特別是永宣兩朝,由宮廷鑄造的佛像歷來為人們所看重,觀音造像也不例外。金銅觀音造型精緻的即是一件明宣德十年製作的鎏金銅「南海觀音」坐像。

目前就有這樣一件銅鎏金四臂觀音佛像展現在國內知名藝術網站上—世紀收藏網。這件銅鎏金四臂觀音佛像出自明代,造像軀體渾厚,造型敦實,體態優美大方,面相寬平,雙目平直。衣紋都採取內地傳統的寫實手法,有較強質感,工藝上採取內地傳統的失蠟法鑄造,胎體厚重,表面都鍍金處理,金質純厚,亮麗悅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紀收藏網 的精彩文章:

TAG:世紀收藏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