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想殺此人卻沒有借口,看了他的文章後說:這是不孝,該殺!

曹操想殺此人卻沒有借口,看了他的文章後說:這是不孝,該殺!

孔融此人或許大家都很熟悉,他四歲的時候父親朋友帶了一盆梨他就知道把大的梨禮讓兄長,但大家對於孔融此人的了解或許只局限於孔融讓梨這一事,或許很少人知道孔融是三國時期的人物,更是曹操座下的謀客,而他後來卻也被曹操所殺,這又是為何呢。

曹操想殺此人卻沒有借口,看了他的文章後說:這是不孝,該殺!

孔融是孔子的後人,從小就聰明多智,按理說這樣的一個人怎麼會惹怒曹操呢,原來啊,是孔融把自己的地位放的太重了,要知道曹操手下可是有很多人才的,比如那號稱「鬼才不死,卧龍不出」的郭嘉,曹操憑藉他的遺計平定了遼東,在郭嘉死後曹操依然念念不忘。原因就在於郭嘉平常不樂於表現,但是在關鍵時候會給曹操出謀劃策,而孔融可就不一樣了,他樂於表現自己,就像那個雞肋雞肋的楊修一樣,總是自以為能猜透曹操的心,反而惹得一身騷。

曹操想殺此人卻沒有借口,看了他的文章後說:這是不孝,該殺!

曹操征討烏桓大勝,孔融大煞風景地嘲諷他欺負弱小,宛如土匪。曹操因為糧食跟民風問題頒布了禁酒令,這可讓孔融不樂意了,要知道這孔融可是個酒君子,號稱「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可你就是不滿意,領導說的話你憋著不行嗎。但孔融就第一個出來反對曹操,對曹操說女人也誤事呢,你看那董卓呂布不就是因為貂蟬才身敗名裂,你怎麼不把女人給禁了,曹操當時很生氣,但嘴上卻沒有說些什麼,而是心裡暗暗記恨住了孔融。要知道曹操可是無比好色,當年差點想搶了自己兒子曹丕的妻子甄宓,又想銅雀春深鎖二喬,你這讓禁女人,豈不是讓曹操難堪。

曹操想殺此人卻沒有借口,看了他的文章後說:這是不孝,該殺!

公元197年的時候,袁術稱帝,這就讓曹操很惱火,他想把袁術給滅掉但是苦於現狀暫時無能為力,於是曹操就找了一個發泄怒火的人,就是太尉楊彪,因為這楊彪以前是袁術的親家,曹操就上書誣陷楊彪說他企圖罷黜天子,他想把楊彪給弄死。這孔融聽了領導的命令,覺得自己是個仁義之士啊,要救楊彪啊,就又過去惹怒曹操,跟曹操講了一堆大道理,幾經波折,這楊彪是救了下來,但誰喜歡聽別人反對自己呢,更何況曹操是領導,孔融是部下,於是曹操對孔融是恨得牙痒痒。

後來208年,曹操想要攻打劉備,但軍中卻有個不穩定因素,那就是孔融,孔融這個人跟劉備關係一直很好,如果攻打劉備的話,他到時候一定又會跳出來找事,曹操之前本來就很恨孔融,想了想乾脆決定弄死孔融算了。

曹操想殺此人卻沒有借口,看了他的文章後說:這是不孝,該殺!

曹操一向虛偽,殺楊修時還謀算了半天。這孔融可是孔子之後,可以說是個大名人了,不能說殺就殺吧,總要找個理由,於是曹操就派郗慮去調查孔融的罪證。

這一查,原來還真有,原來孔融對人說在饑荒時,如果只剩一個麵包的情況下,父母不好,那不如把這個麵包隨便給人,讓自己父母餓死算了。他還說過,父親對子女根本沒有恩惠,父親只是想發泄自己的慾望生下了他,而母親就像一個裝麵包的瓦罐一樣,生下他就像倒出麵包一樣,難不成還要給這個瓦罐養老嗎?

曹操想殺此人卻沒有借口,看了他的文章後說:這是不孝,該殺!

這還不夠,於是曹操就讓郗慮繼續查,果不其然孔融還說過「三人同行,兩人聰俊,一人底下;飢年無食,謂宜食底下者,譬猶蒸一猩猩、煮一鸚鵡耳。」這話聽得曹操那可是大怒啊,這簡直就是打曹操的臉啊,政治思想嚴重不正確啊。

曹操想殺此人卻沒有借口,看了他的文章後說:這是不孝,該殺!

於是不久之後,曹操便先讓人傳播孔融的惡言,將孔融的名聲搞臭,然後順而言之的以不孝和謀反之名殺掉了孔融,唯恐他子孫報復,曹操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殺了他一家老小。不知這孔融到死是否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要做出頭鳥,為人要低調,千萬不可跟領導正面對著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