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淇奧》&《青苔不會消失》

《淇奧》&《青苔不會消失》

當下

《淇奧》——一首先秦時期的花痴詞

《淇奧》

瞻彼淇(q?)奧(yù),綠竹猗(ē)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sè)兮僩(xiàn)兮,赫(hè)兮咺(xuān)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xuān)兮。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xiù)瑩,會(kuài)弁(biàn)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諼兮。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zé)。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寬兮綽(chùo)兮,猗(y?)重(chóng)較(jué)兮。善戲謔(xuè)兮,不為虐(nuè)兮。

背景

三監之亂是西周初期分封於商王畿地區周圍的三位統治者叛亂的事件。武王滅商後,聽取周公旦意見採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紂王之子武庚於殷,利用他統治殷民。同時武王派遣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殷都附近建立邶、鄘、衛三國以監視武庚史稱『三監』。三監地域,一般認為,商都以北地區為邶;商都以南地區為鄘;商都以東地區為衛。(看地圖)

武王滅商後不久即病逝,周公旦攝政,引起管叔、蔡叔及其群弟的疑忌,武庚見機拉攏發動叛亂。周王朝面臨嚴峻的形勢,周公東征,誅武庚,殺管叔而放蔡叔,廢霍叔為庶民,平定了三監之亂 。封其同母少弟康叔於衛。

衛國立國前後共計907年,傳41君,是生存時間最長的周代諸侯國,也是眾多姬姓諸侯國中最後滅亡的國家。衛武公時一度強盛,周平王東遷時,衛武公曾出兵助周平戎。而衛武公就是我們今天《淇奧》里的男主角!

萱草——中國的母親花。

萱草:屬多年生宿根草本。具短根狀莖和粗壯的紡錘形肉質根。萱草別名眾多,有"金針"、"黃花菜"、"忘憂草"、"宜男草"、"療愁"、"鹿箭"等名,英文中稱萱草為"虎百合"(Tiger Lily,這也是卷丹的英文名)。當食用時,多被稱為"金針"(golden needle)。其葉形為扁平狀的長線型,與地下莖有微量的毒,不可直接食用。花形則是於開花期會長出細長綠色的開花枝,花色橙黃、花柄很長、呈為像百合花一樣的筒狀。結出來的果子有翅。全國各地常見栽培,秦嶺以南各省區有野生的。

竹子,又名竹。

品種繁多,多年生禾本科竹亞科植物,莖為木質,是禾本科的一個分支,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很多,有的低矮似草,有的高如大樹,生長迅速。

通常通過地下匍匐的根莖成片生長,也可以通過開花結籽繁衍,種子被稱為竹米。有些種類的竹筍可以食用。竹枝桿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國人喜愛,與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與梅、松並稱為歲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愛竹詠竹者眾多。

此詩開篇依舊用"見物起興"的藝術手法。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淇水,與溱水、洧水一樣,都是河南省境內的古河流。古時淇水兩岸竹林茂密,蔚為壯觀,自成風骨,名為"淇竹"。古往今來,吟誦淇竹詩賦無數,演繹出別具一格的淇水文化。《淇奧》更是開啟以竹比君的先河。

梅、蘭、竹、菊被譽為"花間四君子",分別對應:傲、幽、堅、淡的品格情操。

松、竹、梅又被譽為"歲寒三友"。松四季常青,竹經冬不凋,梅迎寒怒放,自古就是高尚人格和堅貞友誼的象徵。

此詩中,主人公出現在茂林修竹之中,自帶朗朗君子之風,讚美君子的主題顯而易見。

賞析

無論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還是"充耳琇瑩,會弁如星"都是對"瑟兮僩兮,赫兮咺兮"的呈現,解釋君子令人難以忘懷的原因。

第一小節,綠竹猗猗,形容竹子修長且美。此節有我們最常用的片語——"切磋"與"琢磨",即出自《淇奧》。

切磋今義形容人與人在道德學問等方面的互相研討與勉勵。琢磨今義則為在學問等方面的精益求精。但古代每個字都有意義:古人稱加工獸骨為"切",稱加工象牙為"磋",稱加工玉石為"琢",稱加工石頭為"磨"。

以此比喻,可見君子乃人中極品。而其之所以如竹挺拔、如竹有節、如竹堅定,皆因以一顆匠心,對自身修為才幹,精雕細琢。古時君子有六藝:禮、樂、御、數、書、射。

不知大家是否留心,傳世文豪有多重身份,既是文學家也是政治家,既是思想家也是音樂家,琴棋書畫沒有他們玩不轉的,騎射天文、參禪論道沒有他們不懂的,真可謂全能人才。

第二小節,綠竹青青,形容竹子青翠生機。此節涉及到周朝君臣服飾。

充耳,是絲絛相綴的玉石,懸掛於官帽兩側,垂至耳畔。其基本功能有三:一是臣子上朝須端正仰視君王以表尊敬,如左顧右盼,儀態不端,帽子兩旁的玉石就會擺動,甚至打臉,用以警示;二是提醒君子既已入朝拜相,就應廣納善言,更要踐行非禮勿聽,明辨忠奸;三是午休可用來塞耳,相當於今天的"耳塞"。

弁,是古時尊貴之冠的稱呼,分爵弁、皮弁和韋弁,古裝劇中臣子戴的黑色帽子就是弁。爵弁似玉帝之冠但沒有珠飾;韋弁以熟皮製成為兵事之服;皮弁以白鹿皮製成,帽子的縫合處還裝飾有玉石珠寶。

古代中國極度重視禮服,隨著封建政權的鞏固,禮服等級制度也越來越森嚴。古代中國服飾博大精深,各個階層的服飾與配飾都有嚴格的規制。充耳、皮弁,是古代中層以上貴族所穿,可見君子的社會地位尊貴,掌握著一方土地與民眾。

文采斐然,學養深厚;華服加身,儀態端直,君子威儀顯赫,將《我行其野》中的薄情郎瞬間"秒成渣"。如此位高權重,風神朗朗,"男神"與我們的距離也實在太遠了,還有更遠的呢。

第三小節,綠竹如簀,形容竹子色明茂密。此節涉及兩種金屬、兩種玉器。

金、錫都是貴重金屬。黃金自不必說,自古至今都是硬通貨。錫則是冶煉青銅器不可缺少的主要原料,要知道,商周時代,青銅是最重要的合成金屬,青銅器從日常器具逐漸演變為權力與財富的象徵。以此象徵君子品行、地位十分貴重。

圭、璧都是玉石製品。圭是古代君臣朝聘、祭祀、喪葬所持玉器,長條形,上尖下方。璧則為古代祭祀所用的環狀玉器。

如果,璧缺了一角,便稱為"玦"。君子手持玉圭、玉璧,主持天下政務與祭祀,表明其身份為朝廷棟樑、封侯拜相。

自周朝始,君子無故玉不去身,玉不僅是貴族賞玩之物,而且是君子人格象徵。

而"寬兮綽兮,猗重較兮",演繹一幅君子駕車馳行的瀟洒之態。重較是貴族所乘車箱前,左右伸出的彎木,可供倚攀。由此,再次重申君子的貴重身份。

如果說"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是說君子修為無上,"充耳琇瑩,會弁如星"是說君子儀錶堂堂,那麼"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則是說君子國之重才。

似乎,"男神"與你我的距離猶如地球到月球。當真君子難以接近嗎?"善戲謔兮,不為虐兮"明明表示:君子可不是硬邦邦、冷冰冰的,而是話語親切又幽默,性情篤定又溫和。

西周至春秋,華夏中諸侯國很多。要確保諸侯歸附,天下太平,君子作為臣子,外交能力和談吐儀態則是必要能力。我們熟知的鬼谷子、蘇秦、張儀等皆是有雄才大略且有遊說之才的人物。

《毛詩序》有雲,《淇奧》,美武公之德也。

可我認為,《淇奧》所塑形象極為抽象,並不特指一人。更像是對天下男子的諄諄善誘,樹立起君子的典範,有很強的教化意義。其言義,可用《論語 子張》總結,"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竹子自古為人喜愛,宋代大文豪蘇軾有雲,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可見蘇老對竹子的傾心。清代兩淮鹽業商總黃至筠在揚州修葺園林,"園內池館清幽,水木明瑟,並種竹萬竿,故曰個園","個"即是模仿竹葉之態。

"宜煙宜雨又宜風",現下春筍已成嫩竹,願其為大家送來夏日清涼。

——孟克

當下

《青苔不會消失》

《青苔不會消失》精選了袁凌(復旦大學碩士畢業,作家,新媒體人)十多年來記者生涯中最為傑出的非虛構作品,敘述了十二個驚心動魄的靈魂故事,寫出了一百位中國社會底層的人物故事。分為「卑微者」、「出生地」、「生死課」三個部分。他從無數個跌宕起伏的命運 回聲中,為我們呈現了一片震撼的精神與生存景觀。

礦難中失去雙眼的老人、

十七歲被地雷截斷雙腿的農婦、下身受創乾枯的年輕人等,這不是小說,而是《青苔不會消失》里的真實故事。

推薦理由

媒體人柴靜是這樣推薦這本書的,她說袁凌桌上,長時間地放過一張照片,是礦難中死者的遺照,頭浸沒在血泊里。他沒能幫到這家人,就讓這照片日夜盯視著他。我也採訪過塵肺病人,礦難倖存者和留守兒童,無能為力時,不得不脫身出來。他不,他不允許自己轉過頭去,就好象他活著對死者是個虧欠,他些微的幸福對苦難之人是個虧欠。他的寫作,是浸沒在這些人的命運里,活上一遭,以作償還。

是的,書中12個驚心動魄的靈魂故事,100位特殊人物的命運回聲,踏遍九百多萬平方公里土地,全面呈現中國底層人物故事,你讀了一遍,就會想了解第二遍!無疑這是一本悲慘的書,但像這本書的名字一樣,青苔即便是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也永遠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所以書中的各色小人物,雖然已經失去了做人的「體面」,但還是以一種卑微的方式生活著。裡面的每一個個體,單獨拿出來,都能賺人熱淚;但當他們變成了生活在一起的一群人,你會有種詫異的感覺,就是那些卑微、不公和苦痛,好像是平常的正常的,好像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但明顯不是。群體的受害者雖然削弱了我們的感情,但是卻是認證當下不公的方式之一。無法想像這樣的生活,多麼的悲哀和無奈。作者也許沒有改變什麼的力量,但是作此書,正正是為卑微的力量,作無聲的見證,為無聲者發聲。青苔不會消失,只要世上還有,最後一個窮人!我希望能有更多人的看看這本書,看看那些在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被拋棄的小人物,那些黑黢黢不光彩的,總歸是該被拎到陽光下曬一曬,接受鞭笞和撻伐。因為他們才是構築華夏這片土地的基石,歷史需要銘記他們的犧牲。

分享

◆ 時間,只有時間,把黑暗熬煉的可以接受一些。讓別的感覺生長出來。

◆ 大小便自理是一切尊嚴的門檻。

◆ 世界史一條用七天時間趕製的蹩腳褲子。

◆ 塵肺礦工的餘生是一個拉長了的消音過程。連親人的悲痛也被時光損耗,像歌郎轉夜的調子一樣低回無力。

◆ 以前的家底厚薄,決定著這條求生拋物線的起點高低和軌跡緩急。

◆ 一個人的消失,就像倒春寒結束,什麼也沒有發生。無人可以說出,什麼樣的生機曾被摧殘。

分享者 / 孟克 王瑤

圖 / 網路圖片&書籍實拍

小編 / 魚靜

-若喜歡,請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魚者 的精彩文章:

今日詩書 翁卷&白落梅

TAG:書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