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99%的人都不知道!泰州這些好聽的地名,竟是這麼來的……

99%的人都不知道!泰州這些好聽的地名,竟是這麼來的……

原標題:99%的人都不知道!泰州這些好聽的地名,竟是這麼來的……


地名


承載著城市的歷史


是時過境遷的滄桑


是時代變遷的印記

是老鄉共同的記憶


一個個簡單的地名,其中蘊含的有歷史、有傳說、也有當地的人文情懷。小編整理了泰州30個鄉村地名的來歷,有你的家鄉嗎?一起來看。



靖江市


邵三圩


來歷:清代嘉慶年間,靖江來了一位名叫邵三玉的神秘女子,會一手拳腳。她結識了小夥子王網余並結了婚。後來,丁姓和其他幾姓陸續遷來,這裡逐漸形成了一個小埭,人們在埭前築了一道圩岸。嘉慶後期,邵三玉為打擊盜賊而犧牲。人們為紀念她,將圩岸以「邵三圩」命名。


戲魚墩埭


來歷:這個埭有條河,河寬水深,中間有一大一小兩個圓土墩。每到清明節,都有成群的鯉魚圍著土墩戲水,故被人們稱為戲魚墩。這裡因此得名。


七宿埭


來歷:傳說有個跟隨岳飛的人名叫七宿。岳飛被12道金牌召回時,七宿南下留在靖江。岳飛遭難後,七宿在埭頭上開了一爿油碟燴(油條的前稱)店,有人暗中報給官府,七宿連夜移走他鄉,為了紀念他,人民就將此埭命名為七宿埭。

五閻皇埭


來歷:有一戶鞠姓人家,接連生了5個兒子。兄弟5人一身武功,哪裡有不平事,哪裡就有他們。官府及有錢有勢的人稱他們為「閻皇」,有他們在,家鄉太平,誰也不敢招惹他們。人們便稱此地為「五閻皇埭」。


美人港


來歷:道光十四年左右,連下暴雨,知縣組織群眾搶險救災,一位婦女因丈夫生病,頂替丈夫上堤,連干7天7夜,精疲力盡,墜入港底,殉葬港邊。因她天生麗質,人們為了紀念她,將無名港取名美人港。


黑橋


來歷:黑橋的捐建者是民族資本家袁恆之。傳說,黑橋原為一座木橋,因橋身刷了一層黑漆,故名黑橋。袁出資重建後,人們仍然沿用黑橋的名字。還有個說法是,當年袁出資讓好友尋覓工匠造船,然而好友卻將費用藏匿起來,向百姓「化緣」修橋。袁得知真相,憤然將橋稱為「黑心橋」,人們稱為「黑橋」。



泰興市


宣堡鎮


來歷:宣堡鎮始建於公元1130年。相傳,岳飛麾下大將軍宣秉在此安營建堡,抗擊金兵,宣家堡由此得名。

天星鎮


來歷:天星鎮始建於民國23年(1934),因境內天星橋得名。史載,明萬曆年間,當地重修大生橋的同時,在西段新建一橋。後來,大生橋比西段橋樑提前一天竣工,人們便在「大生」二字上加「一日,於是就有了「天星」。


河失鎮


來歷:河失之名,以駐地河頭庄與境內自然村失迷巷兩地首字結合而成。相傳,岳飛抗金路過此地,剷除了盤踞這裡的惡霸。凱旋時,岳家軍卻在蘆葦盪中迷失方向。後來,在一采葦老農帶領下,才走了出來。村民為感謝岳飛恩德,將村名定為「失迷


祁巷村


來歷:祁,有盛大的意思。明永樂二年(1404),原籍揚州的丁試寶攜胞弟丁維寶來此定居,因懷念昔日揚州所居古街巷,在此興建比揚州故地更大的巷道,故名祁家巷。有意思的是,700多年來,該村無一戶姓祁。



曉潮村


來歷:民國初,小趙莊移民不斷增加,趙姓全遷走了,村民建議更改村名。一天拂曉,村中的小學校長夏學勤到河邊散步,恰逢漲潮,夏校長眼前一亮:拂曉漲潮,村名可用「曉潮」,潮水滾滾來,好兆頭。村民聽了,個個贊同,從此更名「曉潮庄」。


開綠村

來歷:現名是為紀念誕生於該村的革命烈士周開綠而專設。周開綠本命開絡,參加革命後,為避免暴露,改名開綠。1945年周開綠與班長去分界檢查工作,被敵人圍堵殺害。為紀念他,村居命名為開綠村。


珠巷


來歷:這是位於黃橋的一條古巷道。以前,這裡有好多家專賣仔豬的豬行,這條巷子便被稱作「豬巷」。後來,因為小巷中豬行不復存在,加之「豬」字不雅,改成珠巷。



興化市


周庄鎮


來歷:據史料記載,周庄原名周家窪。早在南宋寶祐年間(1253一1258),周氏家族自揚州遷此定居。後來,該家族又全部遷往江南。後人稱周氏家族聚居的地方為南周庄,位於江北興化的周家窪則為北周庄。


系馬樁巷


來歷:興化英武路與張老娘巷間有過一條小巷。小巷東首有一座明代古宅,那裡有一截一人高的系馬樁,小巷便被稱為系馬樁巷。


沈倫(土侖)鎮

來歷:沈倫(土侖)原名沈家倫(土侖)。宋元時期,浙江吳興縣沈姓家族一支遷來定居。當時,由於新移民的墾荒,圩田出現了,沈姓將土地壟起的部位成為倫(土侖),故將其聚居地叫沈家倫(土侖)。


十里亭村


來歷:早在南宋時期,興化城通向外埠的水陸,都要從這裡經過,此處便成了南宋與金兵對峙的邊境前哨陣地。從興化城向南2.5公里為「五里亭橋」,5公里為「十里亭村」,因此十里亭村就是名副其實的碼頭和驛站。



海陵區


斜橋村


來歷:明崇禎六年(1633)刊刻的《泰州志》上記有:「老東河,則有南斜橋,州治東北,通五里溝、任家莊;北斜橋,州治東北北通沈家莊,西通茅家堡。」從方位分析,南斜橋指的是老東河南邊的一座橋,即現在的斜橋。斜橋作為地名,至今已經有380多年。


老東河


來歷:老東河初名東河,明《(萬曆)泰州志》上有「東河,州治東三里,通北運河」。《(崇禎)泰州志》載有「老東河,則有南斜橋」。在「東河」前面加了個「老」字,稱「老東河」。可見老東河當由東河演變而來。


叮噹河橋

來歷:蘇陳鎮南行約300米,有一條東西走向的河流。那裡有一座珠形小島,名叫姚家垛。垛四周環水,島基泥土堅硬如石。由於受長年水浪衝擊,空穴多如蜂房,大風鼓浪,叮噹作響,叮噹河因此得名。附近有一座木頭橋,就是叮噹河橋。


丁馮村


來歷:丁馮村位於泰州城北。村中姓丁的造船手藝遠近聞名,而馮氏家族從蘇州過來,生意越做越大,人丁興旺。隨著時代發展,丁、馮兩家人越來越多,人們就各取一字,有了「丁馮」這個名字。



高港區


環溪河


來歷:該河在刁鋪境內。北宋時期,接連發生大規模塌江,為避水患直逼泰州,官方在刁鋪開挖「九曲十八灣」的河道,因其「回曲如環」,被美稱為「環溪」。它既是一項傑出的治水工程,又是一處獨特的風景帶。


海潮村


來歷:相傳,古代一個無名村中來了東海龍王手下的蟹將軍,它大螯舞一下,就湧來一股潮水。村裡發大水,就是它興風作浪。眾人跪地禱告,十幾天後,洪水退了。人們把這個無名村,稱為「蟹潮村」,因方言中「蟹」和「海」同音,又稱為「海潮村」。


鰻魚沙

來歷:鰻魚沙一直是盛產江鮮鰻魚的基地,又是長江沿岸的軍事要地。改革開放後,這裡成了沿江開發的一片熱土,因此又改名為「福沙」社區。


關橋口


來歷:關橋口泛指以高港區刁鋪鎮關橋為中心的一片商業區域,因關橋而得名。「關橋」是百姓俗稱,其本名為起鳳橋。起鳳橋高大坡陡,夜晚樓下關門禁止行人過橋,如有急事需要通過,得與把關人說好話、付小費。無論是從陸路還是從水路,過橋都如同過關,故有「關橋」之稱。



姜堰區


運糧河


來歷:元代末年,張士誠發動起義。為了解決義軍吃飯問題,張士誠決定在大倫西側開挖河道運送糧食。經過一冬一春的奮戰,新河開鑿成功,人們把這條河稱為軍糧河,又稱運糧河。


鵲橋


來歷:這是架在蔣垛集鎮東北的一條小河上的橋。很久以前,橋址處住著一對夫妻。為了一件小事,兩人過起了老死不相往來的生活。兒女長大,在他們的強烈要求下,二老不得不見面商談。因此,在河上架起了一座獨木橋。從此,獨木橋成了溝通夫妻二人情感的連心橋。人們根據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戲稱這座橋為鵲橋。


玉乳湖

來歷:相傳古代有一年遭遇旱災,天上有一條母龍,足孕待產,她四處尋找產子的地方。就在她為難的時候,發現一塊小小的湖泊,她選擇在這裡產下小龍。為報答這塊湖泊哺育龍子的恩情,她將原來湖泊的面積擴大到近2000畝,人們稱之為玉乳湖。


東西昌橋


來歷:東昌橋、西昌橋位於白米鎮。古時候,南北兩岸村民為爭河水經常有爭執,互不來往。相傳有一條被貶下界的龍魚,為了彌補罪過,連夜將東西河連通,灌滿河水。後來,龍魚重回天庭,兩岸村民有了往來,在河上建了一座「昌常橋」,又在橋東建了同樣的橋,簡稱東昌橋和西昌橋。


積善橋


來歷:該橋在俞垛鎮南陳村。傳說民國5年,南陳村的夾河木橋被大水衝垮,經修復勉強可以走人。村裡大戶錢雀松的夫人張氏有「積善」之心,決定獨資造橋。此外,她還出錢購磚鋪路,鄉人感其恩,將無名橋取名「積善橋」。



泰州


有著悠久的歷史


深厚的文化積澱


有意思的地名還有很多

發布君整理的


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你還知道哪些特殊的地名


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感謝泰州市民政局提供資料


(封面圖來源網路,與本文無關)


責任編輯:劉濤 版面編輯:劉曉婧


個地名


背後必有一段動人故事


同意就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泰州發布 的精彩文章:

泰州將新添一尊標誌性雕塑,地點就在……

TAG:泰州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