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建設現代化新型陸軍 隱形陸軍可成未來發展方向

建設現代化新型陸軍 隱形陸軍可成未來發展方向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作為地面戰爭的主要參與者,陸軍在歷史長河中反覆驗證了「科技推動武器更新,武器促進戰法改革,戰法對科技提出新的需求」的循環往複、交替變化的辯證關係。在高新技術快速演進的今天,陸軍雖經改革,具備了強大的機械化及部分信息化作戰能力,但在一些局部戰爭中的重要性卻日益弱化,漸成配角。本文認為,只要跟得上科技發展步伐,探索出與科技水平相適應的作戰方法,未來陸軍仍將是打贏戰爭的主角。文章嘗試從科技與改革的辨證關係入手,以戰爭核心要素為出發點,運用哲學思辨,探討研究陸軍改革的問題,希望引發大家進一步的思考。

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隱形陸軍可成為未來發展方向

——對建設現代化新型陸軍的探索思考

遠山雲 戴 岳

「疾病當治本」。要研究清楚問題,須先從理論上梳理清楚問題的癥結。筆者認為,過往對陸軍改革的理論研究,更多是從技戰術角度出發,重點關注作戰能力,因循以裝備性能為龍頭的研究模式。這種模式有助於推動陸軍作戰體系建設的快速發展,但也容易形成思維定勢,產生行為慣性,造成裝備發展帶來的缺陷和問題日益堆積。在當前重新審視陸軍改革的時候,筆者認為應該跳出原有的思維模式,站在戰爭全局的高度,從哲學角度歷史地、全面地看待戰爭,通過研究分析戰爭的根本屬性,從根源上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什麼是戰爭的核心要素?

探索陸軍的發展方向,應從戰爭核心要素的角度入手。戰爭有很多要素,「目標」是最為核心的要素。

之所以說「目標」是戰爭的核心要素,是因為所有戰爭都離不開「目標」,都是緊緊圍繞「目標」展開的。「目標」是隨著歷史發展和戰爭方式變化而變化的,經歷了「由小到大、由簡到繁」的演變過程。所有戰爭都難以迴避人的參與和存在,因此人始終是戰爭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目標」單元。冷兵器時代,戰爭的主要方式是兵對兵、將對將,人是主要「目標」。隨著武器改進和戰爭方式演化,「目標」逐漸擴展為騎兵、戰車。進入熱兵器時代,「目標」又包含了火炮、裝甲車輛、坦克、飛機、艦船等武器裝備,以及由這些單個「目標」組成的戰線、陣地、陣線等大「目標」。進入信息化時代,未來戰爭強調戰場透明,所傳遞的大量信息又成為新的「目標」。

「目標」好比「100…000」中的「1」,如果「1」不存在,就什麼都不存在了。因此,不管戰爭如何進行,戰爭離不開「目標」,「目標」自始至終是戰爭的核心要素,貫穿古今。正因為如此,未來陸軍發展建設應該緊緊圍繞「目標」展開研究。

如何從「目標」展開研究?

筆者認為,戰爭的本質是「對目標的發現與摧毀」。歷史上所有戰爭,無論早晚,遠古的和近代的,無論規模,不管是局部武裝衝突還是區域性戰鬥,抑或是地區性戰役,根本上說都是圍繞「對目標的發現與摧毀」展開的。如果能發現「目標」並摧毀「目標」,戰爭就勝利了。如果找不到「目標」,則談不上戰爭。如果摧毀不了「目標」,則贏得戰爭無從談起。

「對目標的發現與摧毀」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發現,二是摧毀,其中首要的是發現。發現是摧毀的前提,發現不了「目標」則談不上摧毀。對戰爭中的同一方而言,需要關注的是「不被敵人發現的能力」和「摧毀敵方的能力」。「發現敵方」與「摧毀敵方」事實上屬於同一方面,都屬於摧毀能力。在過去的研究中,更加偏重對摧毀的研究,武器裝備也多以「提高摧毀和抗摧毀能力」為出發點,更多強調機械化、規模化、集群化作戰。其結果是摧毀能力在不斷提升,而自身目標的特徵也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容易被發現,「不被敵人發現的能力」越來越差。「物極則必反」,大則笨拙,大則挨打,導致陸軍的防護能力變差,整體作戰能力變弱。陸軍改革陷入「平台越強,陸軍整體越弱」的怪圈。

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再次思考陸軍改革,需要從哲學的角度去重新審視「發現與摧毀」這一對矛盾統一體。《易經》有雲,「陽極則陰,陰極則陽」,陰陽運動是萬事萬物的運動規律。發現與摧毀是等價平衡、不可或缺的兩個方面,僅重視一方而忽視另一方會使力量失衡,產生新的問題。正如前文所述,摧毀能力的增強導致防護能力變差。陸軍發展一直重視摧毀能力而忽視對發現能力的研究,當摧毀能力大到一定程度時,必須從發現能力入手解決問題,使「發現」與「摧毀」達到平衡,良性共存、協調發展。

從發現入手,是從「敵方發現我方目標」入手,想辦法讓敵方看不見、找不著、鎖不定我方「目標」,讓我方在敵方眼中「隱形」。如果敵方發現不了我方「目標」,那麼就無法對我方進行打擊。在未來信息化戰爭環境中,「目標」拓展為網路數據,如果敵方發現不了這些網路數據,就無法對其實施偵聽、監視、干擾,那麼我方將掌握信息化戰爭的主動權,並最後贏得戰爭。

怎麼不被對方發現?

簡單來講,發現就是認清「形」「勢」。「形」指實體,「勢」指態勢。以前規避發現問題時,對「形」,也就是對實體目標單元、武器裝備考慮得多,比如研製隱身飛機、傳統意義上的隱蔽偽裝等。靠「形」來隱形有很大局限性,因為隨著偵察探測技術增強,隱形手段常常失去效能,不得不繼續研製新的隱形技術。對陸軍來說,從「形」上隱形尤其困難,首先大規模集團軍很難不被發現,其次陸航直升機受技術本身制約,雷達截面很高,無法隱形。如何做到讓陸軍不被發現,使其隱形呢?筆者認為應該從「勢」入手。通過對目標的有效指揮控制,實現「態勢隱形」,讓敵方發現不了,鎖定不了。

「態勢隱形」,充分吸收了中國古代道家「小隱於野,中隱於市,大隱於朝」的哲學思想,利用「疏散配置」和「棋盤布勢」的方法來實現。「疏散配置」是使戰鬥單元分散部署,儘可能利用戰場環境不同特點實現疏散,讓敵難以發現、難以展開。「棋盤布勢」吸收了中國圍棋「布局造勢、圍而奪之」的精髓,像圍棋布子一樣,與敵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態勢,由傳統的線式作戰轉變為非線式作戰。試想,在一平方公里的面積上分散部署一個班的兵力,或者一個連的炮兵疏散部署在幾平方公里的範圍內,讓敵難以發現,這樣就從布勢層面實現了陸軍的隱形。

如何形成有效打擊力?

如果能夠成功實現上述的隱形,對方就難以發現,更難言打擊。當然,隱形並不是目的,隱形的目的是為了更強有力地打。毛澤東同志指出:「戰爭目的中,消滅敵人是主要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因為只有大量地消滅敵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在上述「疏散配置、棋盤布勢」的隱形條件下,如何形成有效打擊力呢?

一般認為,「疏散配置」會使力量分散,必然導致作戰能力減弱。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原本看似矛盾的兩個方面,也能密切地融合到一起。孫子講,「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如果能讓分散的兵力有效聚合為「形散而神聚」的新型力量,就能把看不見的陸軍變成擁有有效打擊力的陸軍。我們把同時具備「態勢隱形」和「超強有效打擊力」屬性的新型陸軍稱為隱形陸軍。

筆者認為,發展「單兵智能化地空一體作戰系統」是實現隱形陸軍的核心手段。在戰場環境下,單兵是最基本的「目標」單元,因此「散」不過單兵。單兵同時也是最主要的作戰單元,其作戰能力至關重要。「單兵智能化地空一體作戰系統」,就是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使傳統單兵的作戰方式發生根本改變,進而使其作戰能力發生質的變化。此時的「單兵」,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單兵,而是網路化、信息化、智能化武器裝備高度配備的單兵,不但具有超強的個人作戰能力,而且擁有全時態勢感知、網路數據通信、指控智能無人作戰平台的能力。試想,如果把智能單兵的「拳頭、眼睛、耳朵」升到天上,對敵實施超視距、全方位空中突襲,使其作戰維度從傳統的二維平面延伸到三維立體空間,甚至延伸到四維信息網路空間,其作戰能力必然產生質的變化。把戰場中的各個分散的「目標」單元,比如智能單兵、無人作戰平台、指揮控制中心、後勤保障基地等「形散」的戰場要素「神聚」起來的主要技術手段是網路化、信息化、智能化技術,根據戰場環境變化對火力打擊能力進行最佳優化配比,實現快速高效聚合,使打擊成效最大化。

隱形陸軍是一種可能方向

隱形陸軍具有超強的機動靈活能力,可以根據戰場需要部署展開,「規模可大可小、時間可長可短、位置可近可遠、身形可隱可現」。隱形陸軍能「使部隊保有最大可能的機動性和活力,使他們能夠連續地使用在不同的重點上,並且用優勢的兵力把敵軍各個擊破」。隱形陸軍具備突發攻擊能力,「非常成功的出敵不意會使敵人陷於混亂和喪失勇氣,從而會成倍地擴大勝利」。隱形陸軍符合「以我之集中,殲滅敵之分散,以我之分散,襲擊敵之集中」的軍事原則,在戰場中執行攻擊、防禦、偵察、破襲、斬首、干擾等任務,達成傳統陸軍難以取得的效果。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很多以前存在紙面上的想像已經變為現實。隱形陸軍概念如果放在二十年前或十幾年前,可能是紙上談兵。而如今,科技進步遠超預期,即使以當前的科技能力,隱形陸軍經過努力也是可以實現的。

陸軍改革時不我待,建設一支現代化新型陸軍任重道遠。未來戰爭將伴隨軍事科技裝備的變化而發展。只有緊抓科技進步脈搏並積極應對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勝利向那些能預見戰爭特性變化的人微笑,而不是向那些等待變化發生後才去適應的人微笑。」如果隱形陸軍能夠與現代陸軍緊密結合,在陸軍改革的道路上共同成長,相信隱形陸軍一定能夠助力未來陸軍,實現能力倍增、彎道超車、跨越式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神技能!39秒蒙眼辨別10種油料零失誤
不必在我,必定有我!改革強軍,不等不靠解決「人才荒」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