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營長犧牲前提三個要求,軍長一一答應,放言:我也會為國捐軀

營長犧牲前提三個要求,軍長一一答應,放言:我也會為國捐軀

誰不愛好和平?

但在外侮入侵之時,作為守國愛家的軍人,定當以為國捐軀為榮。

國家的繁榮富強是以強大的國防為基礎的。

但是在1938年的台兒庄戰役,中國恰恰並不強大,甚至沒有與日本侵略者對戰的信心。

面對侵略者,用血肉之軀與之決戰是最好的選擇。

畢竟,沒有國,哪有家!沒有家,哪有子孫!

所以,在台兒庄戰役臨沂之戰,中國好男兒開始用血肉之軀阻擋日軍的瘋狂進攻。

這是一場實力懸賞的對戰,日軍裝備精良,訓練有數,臨沂的守軍是中國軍隊「雜牌軍」,張自忠的第59軍和龐炳勛的部隊。

在台兒庄戰役中,中國守軍最喜歡的是肉搏,因為肉搏,雙方沒有武器裝備優劣的差異,日軍的火力優勢並無法發揮優勢。

所以,經常在肉搏中,中國軍隊的營長、團長,乃至師長,都會親自參加白刃戰。

由此可見,臨沂保衛戰的激烈程度。

激戰中,第59軍227團2營營長冉德明受傷,自知即將犧牲,冉德明要求戰友不用搶救自己,把藥物留下來搶救受輕傷的戰友。

臨死之前,冉德明提出了三個要求:

「第一,希望張自忠軍長來看看自己的屍體;第二,自己死了以後給立一塊小碑;第三,一定要把自己殉國的消息告訴老婆孩子。」

這恐怕是世界上最簡單最壯烈的臨終遺囑。

張自忠聞訊後趕來,一向血性的英豪看著自己的屬下淚如泉湧。

張自忠深知,中國軍隊只有千千萬萬像冉德明這樣的營長、團長,才會趕走日本侵略者,學國恥,報家仇。

戰後,在河南的老西北軍陣地,張自忠讓後勤部隊找到了冉德明的妻子,在見面後,張自忠如實相告:

「冉營長已經在臨沂為國捐軀,他是為國家勇猛殺敵,死得其所,在國難當頭之際,為國捐軀是光榮之舉!」

面對烈士的親人,張自忠豪邁放言:

「今後,我張自忠也會為國犧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站在牆外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漢奸破壞力有多大? 兩個團全覆沒, 日軍第一發炮彈就打中我軍營地
此人號稱「抗令」戰將,擔任過要塞區司令員,兒子下崗當保安

TAG:站在牆外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