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犯了一個錯,差點遺臭萬年,還好李鴻章及時發現
作為晚清政權的實際統治者,在慈禧太后統治下的晚清末年名不聊生,前後挨打,也讓這個七十多高齡的老婦人在歷史上面的評價褒貶不一。
慈禧太后的政治手腕,遠超當時的男人們,但依舊犯了不少的錯。一錯宣戰十一國,導致八國聯軍侵華,火燒圓明園,將中華民族千百年的瑰寶文化收藏毀於一旦。二錯驕奢淫逸,挪用海軍軍費為自己籌辦六十大壽,間接導致甲午海戰的失敗。三錯簽署喪權辱國,割地沒賠款的霸王條約。
西方列強打過來以後,清政府並沒有回擊的意識,還沉浸在泱泱大國的美夢之中,慈禧太后也只知道一味的退讓,割地賠款。
晚晴時期,清政府出了不少的名臣,曾國潘、李鴻章就是其中之一,李鴻章還主持並領導了洋務運動,被稱作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同時李鴻章也是晚晴名聲最不好的一個,例如臭名昭著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天津條約》等都是李鴻章親自主持並簽署。
這些條約不同程度的將中國的國土割讓給西方國家,競相蠶食,李鴻章本人在簽署條約之時還曾被愛國人士襲擊,子彈從臉頰划過。
有學者認為,一方面讓李鴻章主持簽約是由於慈禧太后的信任和重用,其次李鴻章曾主持洋務運動,在維新派的眼中頗有威望,洋人認可李鴻章的實力,只有他才有資格代表清政府簽署條約,具有潛在的暗示意味。
清征服簽署的條約,沒有一個有利於自己國家,唯獨簽約租賃土地的年限僅99年讓人稱讚。按照國際慣例,政權於100年時間裡面脫離慣例,那麼這片土地就被視為「三不管」地帶。正式深諳外交之道的李鴻章識破了列強的陰謀,及時止損,否則慈禧太后的罪過將不可辯駁。
參看資料:《辛丑條約》、《馬關條約》
※如果馬其頓方陣迎戰秦軍,秦國必敗嗎?答案一定是這樣的
※遼國滅亡以後,契丹人為何忽然消失?這幾個姓氏很可能是契丹後人
TAG:紛紜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