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成年人追求的東西,沒錢沒閱歷根本看不懂

成年人追求的東西,沒錢沒閱歷根本看不懂

原標題:成年人追求的東西,沒錢沒閱歷根本看不懂


大家都喜歡、欣賞時髦的東西,這一點,從5歲到75歲,大概沒什麼不同。


我們滿懷愉悅、激情洋溢地逛逛逛、買買買,令生活充滿了審美與享受的樂趣,亦讓所有的困苦和汗水變得更有價值。


不同的是,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時髦這件事,尤其是。


有人千帆過盡,就算給她一條破麻袋,也能被穿出高級時裝感;有人必須在紗裙上釘1000顆水鑽才能感到矜貴;有人覺得只有做完半永久紋眉才算是一個時髦又精緻的女人……

每個人都會欣賞時髦的東西,但有了閱歷後的時髦,跟年輕時的時髦是完全不一樣的——年輕時欣賞的時髦,是眼球效應最大化、是人無我有、我最特別;而成年後欣賞的時髦,是一種千帆過盡的洗鍊,在抽絲剝繭做減法之後,於平地處聽驚雷,是一種凝聚了高度審美後的簡單、尋常。


譬如,曾經我們是無法理解父母輩對天然材質的執著的——媽媽攢了很久去買的一件大媽款式素凈羊絨衫、爸爸幾乎從不摘下的磨舊老手錶以及老裁縫量身定做的笨重呢子大衣……那些當初我們不屑一顧,覺得不酷、老氣的一切,只有等我們長大了什麼花哨都試過一遍之後,看到老照片,或是舊衣櫥,才會驚覺:當年嘲笑過的那些大媽大爺真是品位驚人啊!


是的,要有了閱歷,你才可能讀懂那些看起來「普通」之下的審美、細節與精緻,也才願意花很多錢去購買「懂的人自然懂」的好東西。



而一開始的時候,我們想的,可能只是標新立異,怎麼在一片模糊色中脫穎而出、怎麼用最少的錢裝一個最大的逼。為了醒目踩過的那些雷,簡直自己都不忍心再重新看一遍——我們最先記住的,可能只是一些大logo、一些有名的款式、或者死記硬背雜誌告訴你的哪個顏色、哪種印花、哪款單品……明明是想時髦又特別,結果可能只是把爆款依次穿了一遍。


不信?想想那些年大街上流行過的彩色鉛筆褲、鉚釘一切、破洞所有……你現在就去打開你的衣櫃,沒有一件同款算我輸。


以及,年輕的時候,我們誰還沒去過幾次創意市集???


許多覺得自己原本應該是Marc Jacobs、山本耀司、或者至少也得是王大仁、但卻仍然蒙塵,沒受過什麼專業訓練的文藝中青年們湊在一起,以比大牌便宜、但比夜市檔口貴許多的價格,賣給了我們許多印著狗血口號、奇情圖案、貼了很多鉚釘與水鑽的T恤,或者跟面口袋一樣毋需剪裁的扎染棉麻大袍子,皺成一團顏色有點兒髒的各色糙絲圍巾……


嗯,你懂的。某些「原創設計師」出品,顏料隨便一塗,叫手繪;送去燙上怪異印花,叫限定;還可以抄襲,把人家已經掀起風潮的slogan,改倆單詞印上去,也能蒙蒙不明群眾——總之,統一標準是,沒啥技術含量,成本低,但看上去奇奇怪怪,賣家可以隨便掰,有時候碰到店主是演技帝,總會有一波年輕人被忽悠到,以為這就是潮!


看到名字你以為是消費升級,終於有了跟大路貨不一樣的東西,走進去、買過幾次以後你才明白:這特么根本是消費降級好么?!

而且,這件事的可怕之處在於:許多人看多了會習慣,以為時髦或者潮大概就是這個樣子。打著手制或者原創設計的幌子,不必吃什麼苦,樣子奇突就好,雖然賣得不便宜,但實際就是廉價貨。


以至於習慣了這種思維定勢的人真的走進那些頂尖設計師店鋪,甚至接觸到那些真正領袖潮流的人時,反而會感到茫然:這些設計看上去一點兒也沒什麼特別之處,簡直就是普通啊!既不閃瞎鈦合金狗眼,也沒啥大開眼界的剪裁,就是正常的東西,怎麼就引領了潮流呢?



只是,親愛的,當你長大了,掙錢了,買得足夠多,混的場合也足夠多以後,你一定會從他人的褒貶以及從自我不斷深化的認知里,領悟出這個真知灼見——無論怎麼牛逼的設計,都是服務於我們本身的。將要穿著它們的我們,所擁有的只是普通人類的身體,所去到的也只是普通人類的生活場景而已!穿著任何,首先應該感受到的,是得體、是不突兀的美,然後再依靠不同的細節恰到好處地傳達某部分的內心——猶如高手出劍,不見繁複招式,然而一擊斃命。


這正是我們需要懂得的,對於時髦的理解。如同一個居住在我們心靈深處的小孩,跟著我們遊歷世界、積累見識、看到過真正的美也遭遇過無數的丑,才慢慢長大有了獨立見解,理解每一個細節、每一處設計、每一種改變的真正含義,最後變得不多不少,然而就是好看!


真正值得追求的時髦,從來不是不知所謂的怪。時髦展現的,是對於美、對於生活方式的理解,而不是標籤。那些看上去普通的東西,只有你讀懂這些細節想要展現的意義和態度,你才真正明白,特別之處,到底在哪裡。



好的,我必須要來舉個例說明,成年人追逐的時髦,是哪一種。


之前寫東京遊記的時候,我就提過,我喜歡藤原浩,我要專門為他寫一篇。他對於潮流幾乎擁有點石成金的能力,上至陳冠希、高橋盾,下到我這樣的普通中青年,我們共同瘋狂擁簇的東西,幾乎都有藤原浩的痕迹——但是這樣一個人,出現在公眾面前時,裝扮卻永遠不動聲色,一眼看上去只覺得莫名舒服,仔細看好像每一處都沒什麼特別,但放在一起卻展示了高度的審美。


18歲那年,藤原浩從家鄉三重縣伊勢市來到東京,開始從事DJ工作,還組了一個樂隊叫做Tinnie Punx,最早把打碟技術帶進日本的也是藤原浩。儘管之後他同時還做服裝設計、電影配樂,但一顆熱愛音樂的心始終未變,去年還出了新的錄音室專輯《Slumbers》。


藤原浩的作品太多太多,除了一部分獨立創意品牌,比如最早的Good enough、HEAD PORTER、Fragment等,最得意的還是跟其他創意人以及品牌的合作。他喜歡搞合作,並且從不沉浸在成功與收穫中,很多有趣的項目或品牌,說關就關,可能隔幾年再推出一兩個限量系列,也可能永遠就結束掉了。



原浩與匡威的跨界合作系列,可惜買不到了。


他最活躍的那個階段,可以說跟里原宿文化緊密結合在一起,也因此被冠上了「里原宿教父」的稱號。當然,除了服裝,他也熱愛生活,2011年還為星巴克在表參道開了一家名為「B-SIDE Starbucks」的限定咖啡店,店鋪設計與限定商品均出自藤原浩之手。之後,他與星巴克持續有合作,標誌性的閃電LOGO在各種跨界產品中不斷出現。



與清永浩文合作的項目店鋪??


有趣,大概是所有能成大事的創意人共有的特質。在跟清永浩文一起做Fujiwara & Co.快閃店的時候,除了跨界合作最喜歡搞的T恤、衛衣、手機殼、馬克杯等好賣不貴小商品之外,藤原浩居然還賣起了豆腐巧克力。這塊柚子胡椒味兒的豆腐巧克力請來了「三原豆腐店」和米其林餐廳「Gaggan」一起製作,售價2000日元。??



友情提示

以上信息非常重要,一會兒你就用得到。


是,如果我是你們大家的種草機,那藤原浩就是我的種草機。他出的任何東西我都想買——無問西東,只問東西。??


而這兩天,最有可能買到、也最應該買的,就是藤原浩與Moncler的限定合作系列:Moncler Fragment。



這個系列源自Moncler Genius計劃——從來就注重先鋒、有趣的Moncler,找來八位頂尖設計師,合作了八個不同的項目。每個項目都從Moncler的經典羽絨服出發,各顯神通。打響第一炮的,便是註定要引發通宵排隊、有啥搶啥的藤原浩合作款。


嗯,不用疑心這是不是廣告——藤原浩還用得著我廣告?我只是一個虔誠的藤原浩粉絲,真買、真穿、真推薦!




藤原浩一直都不是為了吸引眼球的存在,他自己的日常穿著就證明了這一點。在Moncler Fragment這個系列裡,他完整保留了Moncler經典羽絨服的品質實穿感,不賣弄任何花哨的潮流元素,只把自己的穿衣風格和設計語言點到為止地放到了那一件件漂亮時髦的羽絨服、棒球服、格子外套與衛衣里。


可以說,15歲的人和55歲的人,都能穿出屬於各自年齡的時髦與得意。

譬如這一件經典的Moncler亮面羽絨服,不加藤原浩的閃電LOGO,我都想買。??



再仔細一看,袖子上還有一小段文字說明——這正是藤原浩慣用的小心思,看到這一處,你懂自然懂。



而我本人早已求爺爺告奶奶,託人幫我預定Moncler Fragment中的主打款棒球外套——這是我們成年人一直在努力氪金追求的少年感!



此款源自藤原浩自有品牌的經典棒球外套,F正是我們成年人對時髦的態度:Fxxking Fabulous,Fragment!而合作款這一件有了Moncler的加持,外套的保暖性和功能性得到巨大的提升。


完全迫不及待地想拿到這一件,想在這普通的一天,穿著我普通的外套,掏出我普通的耳機,找點普通的感覺,再來一首我最愛的普通音樂,走在這普通的街,去普通的Disco普通地搖!哈哈哈哈哈!



除此之外,Moncler Fragment里當然也有老少咸宜的低調衛衣,以及無比得意的黑色長款防風衣,穿上它們,就一個態度——很酷,不聊天!



簡單、低調、得體,但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動著自己熱愛的街頭文化。藤原浩跟Converse、NIKE、Louis Vuitton、Moncler……合作,推出生活方式香氛品牌reatW,都是讓最先鋒的街頭潮流能順其自然地與你的尋常生活接軌,而不是停留在只能讓成年消費者目瞪口呆圍觀滑板少年的自high層面


Moncler Fragment系列,從6月14號開始,在全球Moncler旗艦店同步發售——就這麼說吧,哪怕你實在無法理解藤原浩,你只需知道,你只要搶到這個系列的任何一件,馬上就可以加3到5倍的價錢轉手出去。



好了,上文說了有一部分關於藤原浩的信息非常有用,用途如下——


為了這次空前難買的系列,Moncler品牌設置了一個小程序,你只要答對關於藤原浩的七道題中的任何五道,就有機會拿到6月13日北京預覽的邀請函,或者6月14日全國Moncler旗艦店不排隊的速通卡!!


而所有這七道題的答案,我已經給你寫在上面的文字里了。自己去翻,同時,我也很貼心地把答題小程序貼在原文鏈接里了。


我已答完,拿到了6月14日的速通卡,你在三里屯太古里Moncler旗艦店,一定會見到我買到猙獰的模樣!??


你看,成年人也是追求潮的,但成年人追求的潮,絕對不是衣服上縫1000顆水鑽,或者遠遠望去就是一隻行走的爆款手提袋——成年人追求的潮,是根本不顯山露水,只能從幾個細節看出得意的那種「普通」潮。


已經有足夠閱歷的人,早已不再擔心樣式夠不夠醒目,人家會不會看不見自己?成年人只喜歡那些看上去很普通卻有獨特手感的頂級面料,尤其介意剪裁到位、做工精細,最好得有高級而有趣的小心思暗藏其中——這一切組合在一起,看上去絕不能刺眼,但會莫名顯得貴。


畢竟,能讀懂蘊含於「普通」中的高級,源於你終於懂得的,你自己。



我要我要我要我都要!!!


答題贏取速通卡和預覽邀請函


搶到即是賺到,轉手就是錢!


相信我!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反褲衩陣地 的精彩文章:

能力不夠的時候,別哭著說自己不容易
家長年入百萬孩子還是被歧視,《起跑線》明明就是國產電影啊!

TAG:反褲衩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