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需要你的同情
這 是 場 庫 的 第1781部 每 日 一 片
我 明 白 你 會 來,所 以 我 等
《第三個願望》
時長:10"17"" 星級:8.1
比起同情,
尊重和相信別人選擇的眼光才更得體。
今天帶來的這部短片,來自金牌導演羅景壬。
它是台灣人壽的一支年度形象廣告片,是改編自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
——「台灣夢兒少社區陪伴紮根計畫」的真實案例。
當中描述的一位在火葬場長大的女孩,如何在陪伴班老師的理解和幫助下,
成功走出「選擇性緘默症」陰霾的故事。
片中,主角小姑娘名叫小薇,一開始因為她不愛開口講話,
所有人都覺得是因為小薇家中很特殊,覺得她很可憐。
但直到一天,當老師發現小薇有著獨特的畫畫天賦時,便在當天決定去小薇家家訪。
也就是那次家訪,讓老師了解到小薇並不是不喜歡說話,是因為她的爸爸患有口腔癌。
小薇覺得這個世界上只有爸爸一個人不能講話很孤獨。
所以乾脆自己也不開口說話,陪著爸爸。
知道了原因的老師給小薇的爸爸寫了一封信,在告知他女兒不講話的緣故時,
也告訴了他能幫小薇走出這種境況最好的人選就是他。
於是後來,在老師和父親的幫助下,小薇終於又重新開口說話了。
在導演羅景壬的手記中,他說這是一個關於預設立場的故事。
什麼叫預設立場?在這部片中便是因為向來孩子在人們眼中都是天真無知的,
所以當他們不發一語,通常我們都會感到不幸。
而有了這種不幸的情緒後,便會引發一連串只來自我們預設的景象。
當孩子在那樣的景象中,我們就會忍不住憐憫她,想要去幫助她。
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多數人都會和片中老師最初的想法一樣,
會不由自主的覺得小薇可憐,因為媽媽在火葬場上班,小姑娘每天經歷的都是生死瞬間,而爸爸又患有口腔癌,這樣的條件真的是太符合同情了。
但卻在那時忽略了,產生這種情緒的,只是自己。
你去同情可憐的並不代表理解了別人的處境,
反而正因為你意識到自己正處於幸福中,所以才會覺得別人過得不好。
我並不否認同情是一種好心的體現,我所無奈的只是身邊圍繞著太多的同情。
記得作家茨威格就曾在《同情的罪》一書中說過:
同情有點像嗎啡,它起初對於痛苦確是最有效的解救和治療的靈藥,
但如果不知道使用的分量和停止界限,它就會變成最可怕的事物。
所謂真正的同情該是對別人的遭遇有感情共鳴,或是對別人的行動理解贊同。
而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的憐憫心和同情心,卻是對他人最重的歧視。
因為覺得對方可憐,所以才不自覺地用更低的標準去審視對方。
這種可憐讓本來不覺得特殊的人,意識到自己是殘缺的需要被特殊對待的,
而這樣的時候,同情就不是好心了,更多的,是在剝奪他人想作為一個正常人的權利。
在電影《觸不可及》中,白人富翁菲利普因為癱瘓需要一個照顧他的人,
但來到他這裡對他無微不至的人,卻全都被他辭退了。
此時,剛從監獄出來的黑人小伙德瑞斯來到了菲利普家中,
與其他人不同的是,德瑞斯自由散漫,還經常調侃菲利普。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在眾人都覺得他馬上要被辭退的時候,菲利普卻將他留了下來。
當被人們問及時,菲利普的回答是:
只有他沒有同情心,他總是忘記我癱瘓的事實,我要的就是這樣的人,沒有憐憫沒有特殊對待沒有歧視 。
據說《觸不可及》是根據真人故事改編的電影。主人公全身癱瘓,妻子離去。
當時想要的只不過是被正常對待的生活,而那些把他當做特殊對待的同情目光,顯然是會讓他在病痛里陷入更深的迷茫和絕望中。
都說忘記一段痛苦最好的方法,是開啟一段新的生活。
你這都不讓人家正常過日子了,又怎麼開啟新的生活呢?
想來或許生活中人們所拒絕的並不是別人的同情,更多的,是大多人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事情,隨意下結論的態度。
其實同情這兩個字並沒有明確的定義,它最初所代表的也是善良。
只是碰到遇到事情的人,比起可憐,理解和懂他,才是他所更需要的。
當他感知到你信任他有能夠找到幸福的能力,才是對他最大的幫助。
V姐往期文章推薦:
※這部公路旅行片,每一幀都是愛的味道
※新片場開放日北京站x華時代:短片是青年導演的跳板
TAG:場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