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性思想工作如何「有思想、講藝術、有愛心」
經常性思想工作一天不做也許不會有問題,長期不做肯定出問題
拿著昨天的「鑰匙」打不開今天的「鎖」,不對路就必須換思路
改變,不是故弄玄虛的「亂創」、缺乏調研的「盲創」、改頭換面的「假創」
在2017實兵演練中,浮橋剛剛架通,遭遇「敵」衛星過境,官兵利用煙霧對浮橋進行偽裝。方遠超 攝
看似平常不尋常
——對經常性思想工作的再認識
(一)
經常性思想工作作為我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寫進了軍史,頒佈於《政治工作條例》,它伴隨著我軍的誕生而產生,隨著我軍的成長而完善。
軍隊建設的長期實踐證明,經常性思想工作是一項管根本、管長遠的工作,一天不做也許不會有問題,長期不做肯定出問題。因為人的思想時時刻刻都處於變化之中,經常性思想工作的本質,就是時時刻刻引導官兵最大限度地消除和抵制不良現象的侵蝕和影響,不斷吸收正能量、充滿正能量、釋放正能量。這種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鮮明特徵,彰顯著經常性思想工作的魅力與個性,看似平平常常,實則不同尋常;看似簡簡單單,實則大有文章。
(二)
時下,不少帶兵人常常發出這樣的感嘆:過去看似好做的工作,現在難做了;過去看似簡單的問題,現在複雜了;過去看似有效的方法,現在不靈驗了。究其原因,社會的大環境在變,兵員成分在變,官兵成長的背景在變,而我們應對的方法和有效手段並沒有變多少。拿著昨天的「鑰匙」打不開今天的「鎖」,這種感嘆和困惑歸根結底還是對經常性思想工作的本質認識不深,對新特點把握不準,對新規律感悟不透。
觀察不細緻。有經驗的帶兵人,常常能從戰士翻來覆去的睡姿中、忽多忽少的飯量中、陰晴變化的表情中、一反常態的情緒中、參與活動的冷熱中,覺察到經常性思想工作的「蛛絲馬跡」。聽一聽戰士的呼嚕聲,品一品戰士的牢騷話,聞一聞戰士的汗臭味。察之尚細,放矢有的。否則,只會「概略瞄準」,必定脫靶無疑。
時機抓不準。經常性思想工作是有規律可循的,環節點、關鍵點、轉折點、矛盾點,都是做好思想工作的最佳時機。任務轉換時、新兵入營時、老兵退伍時、單獨執行任務時、休假探親時、婚戀受挫時等等,都要及時靠上去,早提醒、早預防,遇到問題早化解。戰士們從入伍到退伍,面臨許多人生的轉折點、岔路口,困惑、鬱悶、糾結、彷徨在所難免,渴望理解和幫助。及時伸出手拽一把,及時蹲下來嘮嘮嗑,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談心不對路。在一些單位,談心次數並不算少,效果之所以不明顯,就是因為把談心當成了說教,往往在不了解對方思想底數的情況下,就先入為主、自以為是,把自己的主張和願望強加在對方身上。這種說教式的談心不僅起不到作用,還會讓戰士反感。談心的有效性,不在於我們說了多少,而在於有沒有談到「點」上、對方理解接受了多少。
過於形式化。一說談心就知道一張桌子兩把椅子,談心一開口就是「老三樣」,一到檢查必翻本子。經常性思想工作要講形式,但不能形式化。很多時候,真正管用的方式方法或許就是一個充滿信任的眼神、一次算不上談心的聊天、一個短暫的電話問候、一件「暖兵心」的實事。僅僅局限於形式上、本子上,效果可想而知。
浮橋架設完畢進行通載。方遠超 攝
(三)
反觀歷史與現狀,通過末端看起源,經常性思想工作不僅僅是個方式方法問題。
經常性思想工作要「有思想」。因為教育的本質最終是通過思想感化人的,而有沒有思想則取決於是不是把准了官兵的思想脈搏並打開了心門。然而多年來,那些故弄玄虛的「亂創」、缺乏調研的「盲創」、改頭換面的「假創」,不同程度地抽取和淡化了思想的內核,致使一些單位的教育,調門越來越高、內容越來越空、離官兵越來越遠。有的自覺不自覺地陷入一種誤區,常常熱衷於對教育的意義摳來研去,而恰恰對受眾的主體研究不多、關注不夠,只知道自己「怎麼講」,不清楚官兵「怎麼想」。
經常性思想工作要「講藝術」。曾有哲人說過:「世界上最難辦的事莫過於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裡。」思想工作者恰恰扮演的就是這個角色。正是因為難,才叫使命;正是因為難,更講究藝術。
同一個人面對不同問題,或同一個問題發生在不同人身上,都可能有不同表現。面對這麼多「不同」,如何處理和把好火候,需要藝術;讓深奧的理論從塔尖上落到地,揉爛了,消化了,變成大眾喜聞樂見的口吻,需要藝術。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得好:「教育本身就是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種「搖動」「推動」和「喚醒」,無不充溢著藝術的成分。
經常性思想工作更要「有愛心」。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所提倡的「通情達理」「入情入理」,絕不是說說而已,都是有內涵有根源的。當我們埋怨官兵關係難處時,要想想自己是否傾注了真情;當我們要求別人走腦入心時,要想想自己是否觸動了心靈。
結束《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授課後,該旅官兵在訓練場重溫入黨誓詞。方遠超 攝
「集中會診」:智慧就藏在群眾中
——中部戰區陸軍某舟橋旅經常性思想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中部戰區陸軍某舟橋旅經常性思想工作比較活躍,探索出不少好做法,帶出了一支好隊伍。前不久,他們針對經常性思想工作的「常見病」,通過「梳理案例、集中會診」的辦法展開專題研討,達到了「一個案例、共同受益」的目的,以此找准經常性思想工作的發力點,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案例一】
戰士違規使用手機的背後隱憂
凌晨一點,三營舟車連指導員彭濤查鋪來到八班,下士王樂趕緊把手機塞到枕頭下。
「指導員,這手機我不能交!」小王哭喪著臉,哀求指導員。這已經是小王在一個月內第二次被發現違規使用手機了。氣不打一處來的彭濤,拿起小王的手機鎖到了辦公室的柜子里。
入夜,宿舍里傳來了戰友們的鼾聲。但小王輾轉反側睡不著,他乾脆搬個小馬扎坐在指導員的門口,想到自己的女友又在電話里鬧分手,感情瀕臨破裂,心中壓抑的情緒再也難以控制,淚水順著臉頰流下來。排長、班長、班副來勸都不管用。彭指導員聽到動靜,立刻打開房門。
在彭濤的印象中,小王一直表現不錯,工作上進、遵規守紀,這段時間怎麼反反覆復違規使用手機呢?
細心的彭濤了解到,小王和女友從小青梅竹馬,當兵五年,聚少離多。這幾天,倆人鬧得不可開交,女友看著閨蜜相繼結婚,就剩下她一個人還單著,小王又不在身邊,心裏面七上八下。加上小王只有口頭承諾也沒有具體行動,讓女友感到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彭濤與王樂的談話直奔主題。最後,彭濤給王樂出主意:這幾天就安排你休假,回去雙方家長見個面,抓緊訂婚,該準備的東西及早打算,給人家吃個定心丸。
休假回來的小王像換了一個人,工作幹勁十足。他再也沒有違規使用過手機,還主動上交了「第二部」。
點評:
經常性思想工作虎頭蛇尾就會埋下隱患
下士王樂:手機被收之後,我內心充滿了迷茫和焦躁,感覺整個世界都在和我作對。一方面跟女朋友的關係越鬧越僵,另一方面又擔心違規被處理。當我推開指導員門的那一刻,我怔住了,等待我的不是狂風暴雨式的批評和處理意見,而是一杯熱茶。指導員拉著我的手坐在床邊說:「今天我們不談手機,就談你的女朋友。」原來,指導員對我的事早有了解,短短一個小時的交談,他用真誠感動了我,我也在心裡慢慢把他從「局外人」變成「老大哥」。事情解決後,女朋友還特意叮囑我:一定要好好謝謝指導員。
指導員黃旺星:同樣作為指導員,我為彭濤點個贊。經常性思想工作就怕有頭無尾、虎頭蛇尾。「善治病者,必醫其受病之處;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
教導員代毓凱:我們平時做工作不能只看「表象」,或者等出了問題再去做。像這個案例,如果彭濤把手機一收了之,不管不問,很可能會節外生枝,甚至發生意外。思想工作必須踮起腳尖來做,想深一些,做細一些。
2017實兵演練中,僅用時26分52秒,長887.5米的鋼鐵浮橋被架通。方遠超 攝
【案例二】
指導員的三句話讓一個兵記了10年
上士小邵,曾是一個讓連隊十分「頭疼」的兵。性格特立獨行,他對自己的評價是:情感不冷不熱,對人不溫不火,能影響他的人和事真不多!但誰也沒想到,就是這樣一個「油鹽不進」的兵,在部隊一干就是10年。能留住他心的不是別的,正是老指導員的三句話。
當年還是上等兵的小邵,在一次地方同學路過營區時,萌生了私自離隊出去聚聚的念頭。趁著朦朧的月色,小邵偷偷換了便裝溜到了圍牆邊。當他跨上圍牆時,回眸一瞥,時任指導員陶傑正在身後目不轉睛地盯著他。尷尬的瞬間,小邵默默地等待著一陣「狂風暴雨」。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問明翻牆原因之後,陶指導員並沒有立即批評小邵,只對他說了一句話:「當你想私自離隊,騎在圍牆上的剎那間,請你冷靜想五秒鐘,你是否有這個勇氣和能力承擔跨出這條腿的後果。如果有,你就邁出去;如果沒有,就把腿收回來!」
沒多久,上級就來了一份不假外出的通報,外單位有一名戰士因私自離隊,參與鬥毆,受到嚴厲處分。小邵後來回憶道,如果不是當時指導員的那句話,通報的可能就是他自己。也是在那一年,小邵決定留下來,跟著指導員好好乾。
當兵進入第4個年頭,體重超過200斤的小邵,體能考核每次都拖連隊的後腿,不想在部隊幹下去。就在這時,陶指導員送了他一個筆記本,扉頁寫著:「跑步能強健我們的體魄,讀書能充實我們的靈魂,一個人身體和靈魂至少一個要在路上吧?不要在最美好的年華,做一個啥都不想的胖子!」
「看著筆記本上的那句話,我感到無比羞愧,我究竟在最美的年紀都做了什麼呀!」小邵自那以後,每天晚上利用半小時跟在陶指導員的後邊,從慢跑到快跑。三個月後,大肚子消腫了,一年後,各項軍事考核全部合格,年底當上了副班長。
「人的一生就像一場馬拉松,剛出發時,人山人海,那時也許我們無法領先,也不夠出眾,但只要我們不放棄,早晚會追上來!」這是陶指導員調離連隊時給小邵的留言。如今看到自己獲得的一張張證書和榮譽,小邵打心眼裡敬佩:陶指導員的三句話不只是管了我10年,而是影響了我的一生。
點評:
經常性思想工作講形式而不能形式化
旅政委羅詞鳳:有時候,觸動心靈、影響一生的未必是豪言壯語,而是在你受挫時一次真誠的提醒,彷徨時一個善意的鼓勵,臨別時一句深情的寄語,這就是經常性思想工作的魅力。反觀現實,經常性思想工作過於形式化、套路化的東西太多了,動不動統計篇數,統計次數,查筆記、翻本子,把次數當成績,把過程當效果,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指導員吳駿:我們常埋怨現在的兵不好帶,再怎麼用心也焐不熱,其實是沒有找准穴位,打開心門,一直在外圍「撓痒痒」「轉圈圈」。陶指導員的「三句話」也點醒了我,經常性思想工作應不拘一格,沒有套路與模式,管用了才是最好的。
結束《值得尊崇的古代三位民族英雄》授課後,該旅三營官兵積極開展配合活動---強軍興軍大辯論。方遠超 攝
【案例三】
維修班長的訣竅:帶兵就是帶感情
二級軍士長靳浩雷帶徒弟在全旅可是出了名的「牛」,入伍21年,先後帶出了1000多名技術骨幹。現在舟橋旅的所有維修班中,有八成班長和副班長都是他帶出來的。能取得這樣驕人的成績,不僅在於他有精湛的維修技術,更重要的是他的帶兵方式「帶兵就是帶感情」。
老靳的徒弟中,有活潑可愛的、有調皮搗蛋的、也有「悶葫蘆」的,性格雖有不同,但都是思想、技術雙過硬。
去年,老靳收了一個新徒弟小石,90後,人很老實,就是有點「木訥」,身邊好多戰友都勸他換一個靈光點的。老靳搖搖頭說,組織給我啥樣的兵我就帶啥樣的兵,沒有帶不好的兵,只有不會帶的班長。
這個徒弟的脾性是「肉」了點,但工作很紮實,老靳特別有耐心,一次不行就學兩次,白天學不完晚上就加班練。他要的就是這個勁,紮實人干踏實事就沒有干不好的事。小石後來一樣成了高徒。
有人說「木訥」的兵好帶,最起碼不惹事。要是遇到「刺頭兵」,老靳咋辦?
那年9月,連隊分來一個在別的單位誰都管不了的兵。連務會上,各個班推來推去,唯有老靳願意要。但老靳提了一個條件,讓他當副班長。
會後,連隊像炸了鍋:「老靳是不是腦子進水了!」老靳不管別人怎麼說,他看中的就是小王愛較真的個性,這個優點引導好了用好了,照樣能成才成器。
在今後的日子裡,老靳對小王非常上心,經常給他出彩、露臉的機會,看到做的不妥的地方,就拉拉袖子提個醒。天天「婆婆媽媽」,讓小王感到老靳是發自心底對他好,倆人比親兄弟還親。後來,小王不僅光榮地入了黨,還被評為旅里「優秀修理工」。
點評:
經常性思想工作不是政治幹部的「獨角戲」
旅副政委張宏星:經常性思想工作不是政治幹部的「專利」,它與經常性管理工作和經常性心理服務工作相輔相成,是推動基層建設的「三駕馬車」。只有充分發揮班長和身邊戰友的作用,努力構建以班長、排長、黨支部書記、團支部書記、軍人委員會主任為核心的思想工作骨幹網路,經常性思想工作才有力量、有活力。一個單位多幾個這樣的老班長,就會形成聯動效應。
列兵韓佳林:每次軍人大會上,連長指導員都會強調班長骨幹要起模範帶頭作用,可有的骨幹會上表態調門高,會下就是不動手。靳班長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過硬技術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戰士們。戰友陳振東告訴我,跟著靳班長學到的不僅僅是技術,還有專註和執著、思想和作風。
政治工作部副主任程晉一:帶兵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戰士。他們用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去做思想工作,就直接影響著戰士們以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去回應和相處。
本文刊於6月12日《解放軍報》
「軍營觀察」版
※燃!一場非戰爭軍事行動演練正在第71集團軍某工化旅進行
※即將脫下軍裝:32年,軍裝已經成為我的皮膚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