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血戰布納,打斷日本鬼子那隻到處亂伸的爪子

血戰布納,打斷日本鬼子那隻到處亂伸的爪子

原標題:血戰布納,打斷日本鬼子那隻到處亂伸的爪子


1942年,日軍企圖切斷美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交通線,於是攻佔新幾內亞戰略要地莫爾茲比港。美軍和澳大利亞軍隊組成聯軍,在麥克阿瑟指揮下向日軍發起反擊。雙方展開血腥的惡戰,激戰中,美軍主攻的第32師表現十分差,一直沒能取得進展。這時希望就全部寄托在了澳大利亞軍隊身上。如果能擊敗日軍,不但能挫敗日本人狂妄的南進野心,更將打斷日本人那隻伸得太長的爪子。


【澳軍先拔頭籌】


戈納村是日軍防線最右翼的據點,這裡只有8~900名日軍,主要是築路部隊防守,日軍分兵防守這個外圍分散孤立據點的主要原因是,這裡有適合登陸的船隻泊地,便於接應增援補給。


在11月的戰鬥中,澳7師主攻部隊第25旅損失較大,不得不撤下來,25旅總共還剩750人,其中傷亡最嚴重的一個營剩下不到200人。

12月1日,澳軍派遣莫爾茲比港預備隊第21旅接替第25旅繼續進攻日軍陣地戈納村,休整後的21旅有1100人。



澳軍使用簡易鋼索橋跨越河流


12月2日凌晨2點,日軍第41步兵聯隊的200人試圖乘坐3艘駁船從庫母西河口增援戈納,但他們在海灘上被澳軍2/27營擊退。


12月5日,5天惡戰下來,第21旅損失了430人,而日軍也僅剩100餘人。12月8日,在獲得增援後,澳軍衝進戈納村,山本恆一少佐試圖率部突圍,被澳軍粉碎。



勝利後的澳軍戰士展示繳獲的日軍機槍和火炮


戈納村零星戰鬥一直持續到9日傍晚,澳軍最終佔領戈納,只俘虜了16名日軍,澳軍也傷亡、失蹤750人。騰出手的澳軍現在可以援助美軍了。


【盟軍換將】


美軍那邊,進攻非常不順利,麥克阿瑟心急如焚。受麥克阿瑟指派,艾克爾伯格12月1日到達布納,當晚,他就撤換了師長哈丁,由炮兵指揮官阿爾伯特.沃爾德龍少將接任32師師長。兩隻主要進攻部隊的指揮官也被替換了,克拉倫斯·馬丁將軍擔任沃倫特遣隊的指揮官,而厄本那特遣隊則由約翰·格羅斯上校領導。隨後幾天,艾克爾伯格忙於重組部隊,調整部署,補充給養,準備再戰。


11月30日,兩隻特遣隊的位置,可以看到右翼沃倫特遣隊已經接近新機場跑道。


12月5日,才上任5天的師長沃爾德龍少將在觀察戰鬥時被一名日軍狙擊手擊中肩膀,艾克爾伯格任命參謀長布里格繼任師長。



澳軍查看設在大樹上的日軍觀察哨


盟軍戰鬥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地形不明,補給困難和支援火力不足,僅靠步兵是難以攻克位置險要的日軍陣地的,迫擊炮使用的瞬發引信對日軍地堡沒有效果,而使用高爆榴彈的澳軍3.7英寸的山地榴彈炮和25磅炮也沒有適合的炮彈引信。


28號剛剛運抵的唯一一門105mm榴彈炮攜帶400發炮彈,因為需要組裝沒能趕上次進攻,它將在未來的戰鬥中證明,105重炮是對付日軍地堡的有效武器。


盟軍多波杜拉機場群的建設正在改善部隊的補給,11月的戰鬥中,每天能得到的空運補給是60噸,而到了12月14日,在莫爾茲比港與多波杜拉和Popondetta機場之間,74架次運輸機運送了178噸補給物資。與此同時,工兵正在多波杜拉機場和Simemi溪之間建造一條吉普車公路運送補給。


而真正帶來勝利則是依靠航運線路的開闢。盟軍從佔領奧羅灣瓦尼格拉村開始,用帕魯馬號在巴布亞北岸進行水文勘探,想要開闢從米爾恩灣基地到布納前線的航運線路。


通過駁船運來的澳軍3.7寸山地榴彈炮


一開始,只有吃水小於12英尺的小船可以通航,帕魯馬號11月初發現可以通行大型貨船的新航道,可以安全地繞過納爾遜角。



但在通航之前,必須先掃清航道附近古迪納夫島上的日軍殘餘(這是米爾恩灣戰役中日軍的一支分遣隊),澳大利亞人在10月23、24日用兩艘驅逐艦運送下登陸古迪納夫島,消滅殘存的佐世保第5特戰隊的殘兵,掃清航路。



3300噸的荷蘭貨船Karsik,成為拯救盟軍進攻的關鍵角色。他在12月的兩次運送成功將8輛M3斯圖亞特坦克運送至奧羅灣前線。


【M3坦克參戰】


12月6日麥克阿瑟和布雷梅爵士商定,派出澳軍裝甲部隊支援作戰,首先由3300噸的荷蘭貨船Karsik運送至米爾恩灣,然後通過探明的航路運往前線,這次運輸將得到3艘護航艦艇的支援。


12月3日晚,澳軍2/6裝甲團的5輛布倫機槍車運抵前線,12月5日,美澳聯軍在杜羅巴種植園 - 布納發動攻擊,這種輕型敞篷的裝甲車輛沿著200碼的海灘攻擊前進,布倫機槍車發動進攻的20分鐘內,全都5輛布倫都被日本人打掉了。


12月12日,2/6裝甲團X中隊的首批4輛M3在荷蘭貨船Karsik運抵奧羅灣,使用駁船運載上岸,12月15日,第2批4輛運抵。隨著坦克運抵的還有喬治F.伍頓准將的澳軍第18步兵旅和大批補給上岸,盟軍勝利在望。

12月27日,澳大利亞貨輪Mulcra將再次將7輛M3坦克和400噸貨物運抵奧羅灣。


【日軍增援行動】


雖然日本人守住了陣地,可是情況越來越不樂觀,困守待援的日軍缺醫少葯,從12月1日開始,每人每天只能分到60克大米,每天都要病死餓死20人左右,到了12日,日軍已完全斷糧。


從11月下旬開始,日軍開始用潛艇運輸補給物資到布納,每次運送裝在橡皮袋或密封桶中的15~20噸物資,同時撤回傷員,5次成功的潛艇運輸一共輸送了71噸補給,日軍損失1艘潛艇——伊4號,可能是盟軍魚雷艇的戰果。


11月28,29日夜間170聯隊1大隊800人配屬38野炮聯隊1大隊的炮兵乘坐4艘驅逐艦試圖增援。拉包爾沒能為這次運輸派出空中掩護,運送途中遭到盟軍空襲,增援運輸不得不中止。


12月2日黎明,4艘驅逐艦運送第21獨立混成旅團的先頭部隊800人抵達布納,在美軍猛烈的空襲下,只有500人通過駁船成功登陸,山縣鹵花生(栗花生)少將同時抵達,6日接管全部3個防區的指揮權。


很多國內翻譯把旅團長名字搞錯了,以為是山縣栗花少將,人家明明是花生


山県 栗花生


(やまがた つゆお、1890年6月23日 - 1945年2月15日)は、日本の陸軍軍人。最終階級は陸軍中將。)


12月7日,拉包爾再次嘗試用6艘驅逐艦運輸,負責空中掩護的是20架零戰。運輸途中,遭到美軍轟炸,3艘驅逐艦起火,運輸再次被迫中止。

12月10日,20架海軍中攻從拉包爾直飛布納,投下一批補給物資,這是最後一次對布納日軍進行空投補給。


12月12日,日軍5艘驅逐艦運送增援部隊800人(170聯隊1、3大隊)增援,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盟軍沒能對這隻東京快車進行攔截,14日凌晨2時,日軍開始登陸。


澳大利亞海岸觀察員林登·諾克斯中尉發現了正在卸載的日軍,通過無線電,成功引導盟軍轟炸機反覆轟炸灘頭,將日軍這次運輸的大部分物資摧毀(一個人立下大功,如果日軍得到補給,很可能對盟軍造成更大的傷害)


此消彼長,日軍慘淡經營的陣地對面,盟軍補給越來越充足,前線士氣有了明顯的提升。


本文作者 :飛行豬,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加盟作者 ,未經作者本人及微信公眾號「這才是戰爭」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追究法律責任


公眾號作者簡介:王正興,原解放軍某野戰部隊軍官,曾在步兵分隊、司令部、後勤部等單位任職,致力於戰史學和戰術學研究,對軍隊戰術及非戰爭行動有個人獨到的理解。其著作《這才是戰爭》於2014年5月、6月,鳳凰衛視「開卷八分鐘」欄目分兩期推薦。他的公眾號名亦為「這才是戰爭」,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才是戰爭 的精彩文章:

化名趣談,以前都喜歡用化名,不過,最後一張圖才是最大亮點

TAG:這才是戰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