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析生命起源的邏輯

淺析生命起源的邏輯

我在得到APP訂閱過一些課程,就在打算卸載的時候,出現了一門《王立銘·生命科學50講》讓我兩眼放了光,畢竟公眾號叫經營生命嘛。再一看是浙大老師講的,當即訂購了。

課程到今天接近一半,我來打個電話。

這課程和其他訂閱過的課程的不同之處在於,它是先建立整體,再逐一講解,邏輯清晰,講的過程中還經常前後關聯,真的是在構建系統,而不是堆砌知識點。再有就是沒有虛張聲勢的特別放鬆或拼湊的讀者問答,清清楚楚,就是把內容講全講透。

這門課的目標,用王立銘老師的話說,是要「完成從博物學思維到生物學思維的轉變,不再就複雜說複雜,而是去尋找生命活動背後的底層邏輯和普遍規律。」

生命的生長衰老和企業等組織的興盛衰亡是有可比性的。

個人是器官的集合,是器官有秩序的組成的團體,而器官最終都是由生命活動的最小單元細胞組成。

一個人體有60萬億個細胞。

細胞的直徑通常是1-100微米,換算成分子量,1微米差不多是幾十億的分子量,而100微米的卵子就是個龐然大物,所以要一個月才能組裝出一個。

更具有啟發性的是生命的起源。

根據課程,細胞起源過程大概是這樣的:

混沌之中形成了可互相轉化的ATP和ADP,現在稱為能量貨幣。

出現像極了水力發電機的ATP合成酶,可以吸收外界能量把ADP轉化成ATP。

形成細胞膜,使物質可以被儲存。

形成RNA,使細胞可以複製、分裂、繁殖。

通過20億年的大吃小,終於出現寄生的細胞,也就是線粒體,使ATP的生產效率提升上萬倍。

隨著能量充足,產生蛋白質負責RNA指揮生命反應的職責,產生DNA負責RNA作為遺傳信息的職責。

受制於尺度律,一個細胞所需能量與體積(半徑的3次方)成正比,而細胞吸收能量物質的能力與表面積(半徑的平方)成正比,結果細胞尺寸最多只能到幾十微米。

外在毒素或生命刺激使細胞團聚在一起,形成多細胞生物並進行內部分工。

多細胞生物繼續集成,逐漸形成組織、器官和系統,演化出各種動植物。

大約7萬年前,人類發生基因突變,開始利用語言等符號邏輯進行交流,智慧開始形成。

模仿《易經》中的寫法:

宇宙洪荒,混沌初開。

有機質,無生命。

有磷酸腺苷,然後有ATP;

有氫離子濃度差,然後有ATP合成酶;

有酶就有活動,生命開始產生;

水油不相容,細胞膜作為邊界;

有邊界就分內外,故膜上有通道;

通道數量有限,故生命簡單;

要延續就得遺傳,故有RNA;

要發展就得有規模,故有線粒體;

有規模就有分工,故有DNA和蛋白質;

遵循尺度律,故細胞尺寸有限;

外物入侵,細胞聚集;

有聚集,然後有分工;

分工需要交流,故語言產生;

聚集和分工互相促進,故有規模效應;

規模遵循尺度律,故有最小功能單體:

有分子,然後有細胞;

有器官,然後有人體;

有人體,然後有公司;

有公司,然後有行業;

有行業,然後有產業鏈;

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課程剛到一半,感興趣的可以去得到APP訂閱,或者給我發個紅包,我會把之前的課程和以後每天的課程發給你。

我聽了課程的最大感悟是:

生命的形成和發展不是直鏈型的,而是全方位、立體發展的。不存在A導致B,B導致C,C導致D這樣的因果鏈條,就連《易經》里六十四卦的因果鏈也早已被證偽。

現代組織也需要以全方位的、立體的思維解決問題。

要減少安全事故、提高安全意識,遵循因果鏈的做法是進行安全教育或嚴格安全考核,而更有效的解決方法是提高每個人的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營生命 的精彩文章:

TAG:經營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