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中山說他是百川之功,本是去太原躲債,卻執掌山西三十八年

孫中山說他是百川之功,本是去太原躲債,卻執掌山西三十八年

導語:孫中山說他是百川之功,本是去太原躲債,卻執掌山西三十八年

「去歲武昌起義,不半載竟告成功,此實山西之力,閻君百川之功……」這是國父孫中山對於閻錫山的評價。那麼閻錫山是何許人也?

閻錫山於1883年出生於山西定襄縣河邊村的一個小地主家庭里,小名萬喜子。14歲輟學,隨父親到吉慶長錢鋪學商,參與放債收息及金融投機。1900年在一次投機中負債兩千吊,為了躲債逃到了太原。也許是天資聰穎,也許他就是搞軍事政治的材料。1902年還是一個普普通通店員的他考上了山西武備學堂學軍,短短一年就被保送到日本士官學校。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學霸了。

在日本留學期間,受到了資產階級民主思想思潮的影響,1905年加入了中國同盟會,並和孫中山先生一起制定了同盟會「南響北應」的策略,即中國同盟會在"南部各省起義時,須在晉省遙應"。1909年(宣統元年),26歲的閻錫山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回國,參加陸軍部舉辦的留日歸國士官生會試,考列上等,此後就開始他開掛的政治生涯。

回國的剛剛幾個月他就升任山西新軍第四十三協第八十六標教練官與標統,相當於上校團長軍銜。隨後他響應孫中山先生的號召,在山西省內發動了辛亥起義,成為了山西督軍。在他對山西長達三十八年的統治里,他也幹了不少實事,一手抓軍政,一手抓經濟。在軍政方面奉行"三不二要主義",即"不入黨、不問外省事、不為個人權利用兵,要服從中央命令、要保衛地方治安"。後來閻錫山概括為"與鄰省聯絡,使能不為我患,或竟鄰疆樂與合作,進而為我用,代我禦侮"。至1924年(民國十三年),閻錫山多次拒絕參加軍閥混戰,使山西維持了數年的和平與安定。對內,閻以興利除弊為施政大要,於1917年(民國六年)10月發表"六政宣言",成立"六政考核處",推行水利、蠶桑、植樹與禁煙、天足、剪髮(男人剪辮子),後來又增加種棉、造林、畜牧,合稱"六政三事"。

1918年4月,他又推行"用民政治",提倡發展民德、民智和民財。他認為行政之本在村,又推行"村本政治"。改編村制,以5戶為鄰設鄰長,25戶為閭設閭長,村設村長,代行警察職務,加強行政管理;頒布《人民須知》和《家庭須知》,宣揚以儒家思想為中心內容的封建倫理道德;又整理村政,頒布《村禁約》,設立村公所、息訟會、監察會、人民會議等機構,對販賣和吸食毒品、窩娼、聚賭、偷盜、鬥毆、遊手好閒、忤逆不孝等壞人進行感化教育和處罰;成立"保衛團"對青壯年進行軍事訓練。

在他的統治下,山西暫時出現了比較安定的社會局面。昔日那個精明的少年已是叱吒政壇風雲的人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欠我的錢坎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欠我的錢坎歷史 |